|||
海洋主导气候变化的新证据:海洋环流参与调节气候变化
杨学祥
大多数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集中在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而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海洋环流对调节地球气候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我们在2011年指出,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2000-2010年气候的自然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振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60年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潮汐和太阳黑子活动不仅有相同的变化周期,而且都和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强震与低温冻害频繁发生。
我们在2013年指出,温室效应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温室气体的主体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水汽。当水汽凝聚为云,就会遮蔽阳光,起到降温作用。太阳辐射量变化不足以解释气候变化的振幅,关键在于存在太阳能量积累和释放的多种效应,其中“潮汐调温效应”、“海洋巨震降温效应”、“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最为显著。
太阳能在地球各圈层的不同分配也是地表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其中“地磁层漏能效应”和“臭氧洞漏能效应”最为显著。气候变化周期是天文周期微力激发的结果,其能量来自太阳能量的长期积累。目前处于1500-1800年气候周期的变暖高峰,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6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阶段。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反复核对,证实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大于11年时期、潮汐极大期、低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已经查出重复出现两个连续周期,除太阳活动变化外,强潮汐是其形成的原因。全球气候有准60年、200年、1800年等周期,这些周期与潮汐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特别是179-200年周期,在太阳黑子活动、潮汐变化和冷暖变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形成对应的周期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冷暖变化的原因不只限于大气层本身,而确有可用于气候预测的星体运行的变化信息。规律表明,2007年开始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使我国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并将在2020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相关报道
海洋环流也参与调节气候变化
作者:Stella C.Woodard 来源:《科学》发布时间:2014/10/30 9:39:38 选择字号:小中大
大多数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集中在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而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海洋环流对调节地球气候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认为,在270万年前,地球北半球的冷却和大陆冰川的积聚与海洋环流的变化一致,大西洋深处的二氧化碳和热量被从北到南输送到太平洋中释放。
研究人员认为,海洋输送系统变化的同时,北半球冰川体积扩张,以及海平面大幅下降。而南极的冰切断了发生在海洋表面的热交换,迫使其到海洋深处。这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而非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起作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24日报道,科学家基于250万年前到330万年前的海洋沉积物岩芯样本,深入了解到今天的气候变化机制。该论文的首席作者、罗格斯大学海洋和沿海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斯特拉·伍德说:“我们认为,大约建立于270万年前的现代深海环流,即海洋输送,引发了北半球冰盖扩张,而不是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重大变化所致。”
研究表明,在海洋盆地之间热量分布的变化,对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很重要。然而,科学家不能准确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海洋对气候产生的变化。不过,他们认为,近200年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超过近期在地质历史上任何一段时期,二氧化碳、温度变化和降水之间的互动,将导致海洋循环的深刻变化。
研究人员认为,300万年前的深海环流是另一种不同模式,对温度的升高负有责任,而海洋输送使得地球降温,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气候。
论文合著者、罗格斯大学海洋和沿海科学教授罗森塔尔说:“研究表明,在深海中储存热量的变化对于气候变化与其他假设同样重要,如构造活动或二氧化碳水平下降,可能是过去300万年的一个主要气候过渡。”(来源:科技日报华凌)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41029939386234851.s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