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10月左右形成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降低

已有 2375 次阅读 2014-10-12 02:4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球自转, 南极海冰, 厄尔尼诺, 气候开关

10月左右形成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降低

           杨学祥

  中国气象局今年9月4日举行2014年9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李清泉介绍,目前厄尔尼诺状态仍在维持。预计10月左右,能达到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最终发展成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李清泉表示,国家气候中心监测,目前厄尔尼诺状态仍在维持,8月综合区的监测指数为0.6,较7月上升了0.1度,处于待维持和发展状态。前期稍微有一点停滞,没有预期发展得快。预计到秋季10月左右,能达到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最终发展成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http://gongyi.sohu.com/20140905/n404092886.shtml

    据计算,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日本气象厅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只有到9月到11月期间某个时间出现,这一预测也缺乏根据。2014年11月18日-2015年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在2014-2015年冬季形成的可能性最大。

   我在6月21日指出,厄尔尼诺3区自2014年5月中旬海温异常超过0.5℃,目前超过1℃,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持续到11月,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不过,4月9日-7月28日地球自转加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时期已过去大半,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大值,将加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速度减慢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8月形成厄尔尼诺的预测还是阻力重重,除非9月南极半岛异常变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33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9242.html

    据美国宇航局(NASA)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数据显示,目前南极海冰覆盖的范围已经达到自1979年开始的长期卫星记录以来前所未有的程度。


   图1 2014年9月19日南极海冰面积

http://henan.youth.cn/ms/hb/pic/201410/t20141009_5814244.htm 


   图2 2014年10月9日海温矩平


   图3 南极海冰的三个气候开关

   目前,非洲海冰开关处最冷,澳大利亚海冰开关处次之,南极半岛海冰开关处第三。这表明,2014年的厄尔尼诺发展受阻,最强厄尔尼诺的预测失败,使全球进入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的温暖时期的希望泡汤。厄尔尼诺在10月形成的可能性降低,2014年11月18日-2015年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每年2月南极海冰处于最小值,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这两个因素使厄尔尼诺在2014-2015年冬季形成的可能性最大。

目前南极海冰覆盖的范围已经达到自1979年开始的长期卫星记录以来前所未有的程度。这表明类似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南极海冰状况正在到来。

 


图4 1973-1994年南极海冰面积变化

相关报道:

气象局:10月左右形成厄尔尼诺事件 达中等强度

2014-09-05 09:30:42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4日电  中国气象局今日举行2014年9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李清泉介绍,目前厄尔尼诺状态仍在维持。预计10月左右,能达到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最终发展成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李清泉表示,国家气候中心监测,目前厄尔尼诺状态仍在维持,8月综合区的监测指数为0.6,较7月上升了0.1度,处于待维持和发展状态。前期稍微有一点停滞,没有预期发展得快。预计到秋季10月左右,能达到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最终发展成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责任编辑:UC008)

http://gongyi.sohu.com/20140905/n404092886.shtml

    据中国科学报2014年06月30日报道,“今年爆发厄尔尼诺事件的几率高达80%”已不是什么秘密,已有众多国家的专业机构和学者为此背书,世界气象组织、美国国家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等对可能将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密切关注。基于目前的发展态势,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一次的厄尔尼诺很可能与1997年至1998年间那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相抗衡。最近一次监测公报认为,7月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几率超过70%,而秋冬季发生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概率可能超过了80%。

   如果今年真的发生了一次超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有可能使得滞缓了近15年的气候变暖重新抬头。

   “所以现在很多科学家关心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到底有多强,因为如果非常强的话,肯定会使得整个这一段时间的温度在未来几年发生逆转。”丁一汇说。

   “对于气候科学家来讲,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否足够严重,是否会使全球进入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的温暖时期。”

   不过,王庚辰认为,即使发生一次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该事件使太平洋年代际涛动返回到温暖阶段的证据仍不充分。

http://kepu.sciencenet.cn/index.php?s=/Index/datail/id/283

    我在2014年5月25日的评论中指出,今年夏秋季或有中等强度厄尔尼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年。

   统计资料表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一般持续20年左右,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一般持续30年左右。2000年开始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才经历15年,绝不会因为厄尔尼诺的发生而半途终止。

   改变客观规律以适应全球变暖理论,这显然是学派的偏见,必须得到纠正。

   面对两种2014年厄尔尼诺预测,相关管理部门如何应对?

   实践检验是最终的判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37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52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757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4958.html

上一篇: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6.3级地震:关注10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10月突发雾霾12月更严重:“月亮赤纬角”惹的祸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2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