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登陆中国大陆台风排行榜: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证据

已有 3478 次阅读 2014-7-19 07:1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马德雷冷位相, 灾害链, 台风

 登陆中国大陆台风排行榜: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证据

                                杨学祥

 

统计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那、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然灾害呈链状相互连接,彼此激发,为人类预防预测灾害提供预兆和信号。

2007年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中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

60年的数据记录中,飓风的出现存在一个周期性模式。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上一次的飓风高活动期是从1926年到1970年,曾重创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从1970年到1994年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年,新一轮的飓风高活动期开始。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重新进入高活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989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98972.html

1949-2013年,登陆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除外)达到50/秒或以上强度的台风,一共有7个。其中有两个发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5个发生在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


1949-2013年登陆中国大陆地区台风排行榜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kepu/5.html

关注台风"威马逊"

 

相关报道:

 

台风"威马逊"横扫海南:风力剥光树皮铁皮被撕碎

2014-07-19 06:39 来源:钱江晚报 我有话说

  白日如夜,加上多处电路短路爆炸,海南多地已陷入一片黑暗。

  “威马逊”踏足海南,成片的树林被连根拔起,风像刀一样剥光树皮,铁制指示牌像纸一样被台风撕碎—这些灾难电影中的景象就发生在车窗外不远的地方。18日,海南遭遇41年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台风登陆前后短短几个小时,“威马逊”的“下马威”就让海南大部陷入了一片黑暗。“交通瘫痪、停水停电、窗户不断地进水,甚至连楼房都在摇晃。”海口市民符舒耕向记者描述着身边发生的一切。

  “当时楼晃得厉害,吊灯不住地摇晃,我以为是地震了,没来得及穿衣服就跑下了楼,没想到居然是台风吹的,海边的树都被连根拔起。”居住在海甸岛的何勇先生是离海最近的居民之一,他在家目睹了5高的海浪拍击着防波堤,“这些场面让我永生难忘,家人都聚在了一起,我们共同祈祷台风能够赶快离开。”

  正当千家万户都被这份恐惧笼罩时,却有一些人在焦急地等待机会冲进风里。“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我们想出去救人却寸步难行。”距离台风登陆点最近的抱虎边防派出所所长许全准焦急地说,这比我们能够想象的灾难还要严重,登陆点已经成了孤岛,我们派出所干警已经多次尝试冲出去救人,但是不仅人行走困难,即使坐在车里也有被掀翻的危险。

  “站在海南海事局办公楼十五层的办公楼顶,整栋大楼都在不住地摇晃,迎面的玻璃窗不断地渗水,一楼的铁质防盗窗被吹断。”海南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吴育耀说,这场风太可怕了,一线工作人员都要保证24小时待命,大家看着视频监控都心有余悸,“我们希望报警电话始终不要响起。”吴育耀说。

[责任编辑:廖慧]

http://politics.gmw.cn/2014-07/19/content_12049131.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2903.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现象尚未出现
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出处: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前兆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4 许培扬 周少祥 钟炳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