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国多数城市规划未考量雾霾影响:被忽视的警告

已有 2791 次阅读 2014-5-19 17:4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雾霾, 高层建筑, 引风治霾, 城市风道

全国多数城市规划未考量雾霾影响:被忽视的警告

           杨学祥


   城市大气中的污染颗粒本可随风而散,但越建越高的楼房,却把污染牢牢“锁”在了上空。

   我们在2010年10月23日指出,北半球最近30年风速减慢的研究提出如下两个重要课题:其一,风速减慢是否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二,利用风能是否存在负面效应。

   事实上,大陆集中在北半球,比森林高得多的城市高层建筑密布在沿海地区,阻挡陆海之间的季风循环,是北半球最近30年风速减慢的人为原因。密布在大陆内部的高架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如蜘蛛网,也是减慢内陆风速的重要原因。风力发电机利用风能发电,更是风速减慢的重要人为因素,这表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风能利用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由温差产生的大气环流是信风和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其结果是均衡赤道和两级、大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差,营造全球正常均衡的气候变化。人为降低风速,阻碍大气环流的正常运作,可造成热带地区更热、寒带地区更冷的极端气候频发,是严重气象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城市内涝与城市减慢风速、云层阻挡在城市上空有关。由于城市减慢风速和改变风的方向,大城市的无序扩张将导致周围农村大气环流的改变和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这些问题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和解决。

   风速减慢对风能利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从1979年到2008年,大部分地方的风速都有所下降,风速下降幅度介于5%到15%之间。这可能意味着风力发电机的发电能力同比下降5%到15%之间。就像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一样,伴随全球风能利用率的增大,风能也是有限的资源。

   其次,过度的城市高层建筑开发和过度利用风能将导致大气环流功能的减弱甚至降低到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水平,城市扩张和开发风能也应该受到合理的限制。

   第三,人类应该汲取浪费清洁的空气、无污染的淡水、净化环境的森林的无数教训,慎重对待风能的开发,重视能源利用的负面效应。

   重要的启示是,破坏和阻挡大气环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同样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城市高层建筑的无序扩张和风能利用也在其中。我们不能等到大气环流恶化了、风能利用受限制了、城市灾害频发了,再做事后的调整和修补。“发然而后禁,则悍格而不胜”,“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研究必须要有预见性。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376098.html 


   2013年中国雾霾多发创纪录证实了我们在2010年的预言:

   风速减慢对风能利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度的城市高层建筑开发和过度利用风能将导致大气环流功能的减弱甚至降低到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水平,城市扩张和开发风能也应该受到合理的限制。人类应该汲取浪费清洁的空气、无污染的淡水、净化环境的森林的无数教训,慎重对待风能的开发,重视能源利用的负面效应。破坏和阻挡大气环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同样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城市高层建筑的无序扩张和风能利用也在其中。我们不能等到大气环流恶化了、风能利用受限制了、城市灾害频发了,再做事后的调整和修补。

   意想不到的雾霾灾害真的来了!

   2013年11月,第十五届高交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中国新能源发展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国风力发电产业经过10年发展,到去年发电量已经超过发展了40年的核发电产业。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则在讲话中透露,在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以后,更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新能源。中国近年来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2004年,中国的风能发电仅占中国的15.6%,但是现在已经占全世界的27%,“去年风力发电在全国4.85万亿千瓦时发电量中占2%,而我国核电发电量为980亿千瓦时,这意味着风能发电已经超过了核电的发电量。

   中国国际能源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国迪表示,目前中国的能源70%是煤炭为主的能源,相信再过10年,中国煤炭为主的能源会下降到50%。“目前中国的雾霾25%来自于汽车尾气,假如说中国的汽油都用清洁汽油的话,我相信这个雾霾就没有了。”

http://www.chinaepe.com/news/news_detail.asp?xwid=hy11197 


   可惜的是,事与愿违,风电发展了,风力减弱了,静稳天气条件使雾霾也扑面而来,难以遏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3147.html 


全国多数城市规划未考量雾霾影响

 

作者:潘晔 蒋芳 秦华江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4-5-19 10:01:58

   城市大气中的污染颗粒本可随风而散,但越建越高的楼房,却把污染牢牢“锁”在了上空。上海、杭州、南京、武汉等地另辟“风”径,提出了“引风吹霾”的方式,即在城市规划中腾出通风的“风走廊”,借由“穿堂风”来吹散雾霾。

   这样人工“引风”的方式靠谱吗?“穿堂风”真的可以吹走雾霾吗?

   南京布局6条通风走廊

   今年年初《南京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向社会公布,其中首次提出“清洁空气廊道”的概念,并明确给出“时间表”:在2014年底前划定城市“清洁空气廊道”,以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在2017年底前“清洁空气廊道”内排放废气的企业将全面退出。

   “‘清洁空气廊道’的提出,也是为了遏制环境继续恶化,逐步改善空气质量,为子孙后代留下清洁空气。”南京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徐小怗说,当前,不少城市普遍存在工业企业布点不断侵害环境质量、房地产开发不断蚕食生态功能区的现象。因此,保证城市主风道畅通,减少污染物在城市上空逗留的时间,对改善城市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向德国鲁尔区学习,在一个工业区的周围,有大片的森林为公众的健康护航。”徐小怗说。

   记者了解到,在计划中,南京布局了6条生态通风走廊。目前,大部分生态通风走廊已基本形成,并正在发挥作用。但个别生态通风走廊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清洁空气廊道”要与南京生态红线的划定联系起来,涉及工业布局调整,牵扯到一些利益主体博弈,需要多部门协同、企业配合,共同推动,不可能一蹴而就。

   “引风治霾”国内早有先例

    记者了解到,打造类似南京这样的“清洁空气廊道”,实际上在国内已有不少先例:

    ———上海夏天多刮东南风,秋天多是西北风,所以,上海在规划建设浦东新区时,特意留出了“风走廊”即世纪大道;

    ———武汉市去年在国内率先启动《城市风道规划管理研究》的编制工作,利用气候数据、地理地貌信息、规划和土地利用信息等,对武汉市风道基础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建立武汉市风道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市风道总体布局初步设想;

    ———杭州市规划局、市环保局等部门也正在研究,希望在杭州建一个“城市风道”,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把空气的霾等污染物“吹”走。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营造出‘风走廊’或是‘空气走廊’,可以缓解雾霾天气的发生,减少热岛效应的产生。”采访中,多位环保专家表示,这些生态通风走廊就像城市的一个个大“出气孔”,可确保郊外的凉爽空气吹进来,把主城的热空气置换出去。

    “风走廊”落地靠规划设计不是靠花钱

     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姜有山认为,治霾的关键是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风的因素只是其中一方面,并不能彻底解决雾霾的问题。

    “在城市规划中,原本就有“生态走廊“绿廊”的概念,目的就是加强通风空气交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董卫教授说“提出概念就要执行到底。”董卫说,目前,国内一些城市,比如北京、南京都在规划制定时考虑风廊,但最后规划实施又成了另外一回事,都被建筑蚕食掉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崔恺说,目前,“造城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升温,但多数城市规划并未考量雾霾的影响因素。现在,各地都在谈节能环保,但一些决策者更关注节能产业的发展,看重的是有表现性的节能材料生产,却并不太重视少花钱降能耗的设计方式。但事实上,设计“风廊”的目的,是将绿色带进入城市,让城市与自然不要隔离,建筑也要通过自然采光、采风,这一切应靠规划设计来解决,而不是靠更多地花钱。

     在采访中,一些城市规划专家也表示,治理雾霾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建筑无序的状态是一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靠时间慢慢消化。(原标题:多数城市规划未考量雾霾影响 全国多地另辟“风”径吹霾)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5/294618.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5853.html

上一篇:2020-2021年极寒爆发: 准200年冷暖周期
下一篇:5月南方已现3轮强降雨:关注21-23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4 秦逸人 庄世宇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