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的雾霾战略:宣扬中国的雾霾威胁

已有 3560 次阅读 2014-5-11 08:2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雾霾战略, 污染排名, 美国策略

                  美国的雾霾战略:宣扬中国的雾霾威胁

                             杨学祥

 

近日,国内外媒体报道和转载新闻,说最近美国阿拉斯加出现较严重空气污染,源自中国。依据是美国气象部门在其脸谱(Facebook)网页上展示的一张“轨迹”计算图。美国Alaska Dispatch的新闻网页还在,但上面引用的Facebook网页过了几天就被撤下了。

美国国家气象局在其Facebook主页上写道,“大气学家和研究人员可以‘倒回’沉降物的路线,这样就知道(污染的)源头了。在53日安克雷奇的案例中,沉降物的‘起点’位于5000英里之外的地区,而且漂浮过程持续了14天之久。”

蒋大和教授查了英文新闻原文,这段翻译文字和原文相符。但是,译者和读者恐怕都没有注意到,新闻中已经出现了重要错误:“。。。位于5000英里之外”。可能误读了图中的文字“5000”(这只是我的猜想)。但“而且漂浮过程持续了14天之久”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因为是“气团轨迹”,即假设201452日安克雷奇市上空有污染气团(图中显示其中心约2000高),根据以往14天的气象数据,反过来计算这个气团的来源。图中曲线展示了,这个气团曾经“上天入地”即在近一周里到达过约7500的高度,也到达过海面附近。再追溯,该气团在2000~6000之间输送,最前(14天前),北京上空,约5000高度。这个“14天”是轨迹计算人员设定的,不是“漂浮过程持续了14天之久”。完全可以再计算一个月(?),算出轨迹来自欧洲或美国本土!

例如:美国人不是不知道空气污染在地面,而是如果取近地面的空气团,“后向”轨迹计算14天,就不能找那么远,很可能就在太平洋里了。特别是,很可能找不到中国了。

何况轨迹计算只是该类空气质量模型的前一部分。完整的模式是,先确认此轨迹,然后以其终点(北京)开始计算污染物沿轨迹传输的物理化学过程:扩散、转化、沉降和沉积等。“后向轨迹”并允许路经的污染源向该气团扩散输入污染物,最后计算到达终点时的污染物浓度。北京上空5000的污染物,即使如轨迹计算那样到达阿拉斯加,主要路经太平洋,沉降和沉积之后,还有多少浓度?

蒋大和教授最后的结论是,不要轻信和传播这类新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792994.html

我在评论中指出,从美国大使馆公布北京雾霾指数开始,雾霾战略就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部分:卡住了中国发展的喉咙和软肋。美国驻印度使馆为什么不公布印度新德里的雾霾指数?最近国际组织的监测表明,印度首都新德里大气污染世界排名第一。

 

相关报道:

京城雾霾污染六年记

钱没处放 千万实盘资金跪求带走2014年04月12日 09:26   来源: 华尔街见闻   网友评论(0人参与

  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上个月发布了北京过去六年的空气质量数据,美国科技博客Quartz将其形容为令人震惊。

  数据显示,2008年4月以来,北京至少有1022天的空气质量状况达到了不健康的级别,而良好级别仅有184天。

  下图为北京空气质量指数(PM2.5)日内最高值分布图:

  (数据来源:美国国务院)

  如图所示,2008年以来北京PM2.5的均值到达了100微克/立方米,是美国环保局认定的安全标准的六倍。去年有一天甚至曾经超过了800微克/立方米,是2008年以来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


  数据还显示,只有在重大事件的前后,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才会出现好转。因为政府会采取暂时关闭附近工厂和私家车限行等手段净化空气以迎接重大事件的到来。每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也是北京PM2.5最低的时候,期间每小时PM2.5均值都在100微克/立方米以下。

  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发布了该数据以后,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空气质量的争论。中国政府也受此启发,开始发布全国范围的官方PM2.5数据。

  与此同时,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发布此数据的用意也遭到了质疑。在外,中国糟糕的空气质量成为了国际舆论批评、嘲讽的对象;在内,它引起了国民的不满。更主要的是,新德里有好几个冬季的空气污染状况比北京还要严重两倍,但是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却没有发布那里的空气质量数据。

  Quartz认为,新德里和北京的空气质量都存在问题,中国之所以受到了区别对待,是因为中美和印美关系的不同:

  印度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外交上的盟友,而中国或多或少被认为是美国经济上的对手。

【作者: 林建建】 (责任编辑:余朝清)

 

http://gold.jrj.com.cn/2014/04/12092617030059.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3270.html

上一篇:新德里PM2.5指数最高:雾霾污染是全球性的
下一篇:暴雪、龙卷风、强震、雾霾、暴雨:2014年全球极端灾害频发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3 杨文祥 钟炳 zhxftcl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