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撒哈拉沙尘暴影响英国带来雾霾天气:远距离输送得到证实

已有 3647 次阅读 2014-4-7 19:3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远距离输送, 欧洲雾霾, 撒哈拉沙尘暴, 电磁通道

撒哈拉沙尘暴影响英国带来雾霾天气 让英国下“血雨”(图集)
字号:
2014-04-03 08:55:02
关键字 >> 英国英国污染撒哈拉沙尘暴英国沙尘暴英国污染天气雾霾英国雾霾雾霾天气伦敦雾都

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称,污染和撒哈拉沙尘暴正在肆虐英国大部分地区,有些地方的污染等级达到“极高”。政府已发出健康警告,提醒老人、心脏病或肺病患者避免户外剧烈活动。此次污染主要来自英国和欧洲的污染排放以及撒哈拉的沙尘暴,英格兰中部、南部和东英吉利地区情况较为严重。

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称,污染和撒哈拉沙尘暴正在肆虐英国大部分地区,有些地方的污染等级达到“极高”。政府已发出健康警告,提醒老人、心脏病或肺病患者避免户外剧烈活动。此次污染主要来自英国和欧洲的污染排放以及撒哈拉的沙尘暴,英格兰中部、南部和东英吉利地区情况较为严重。

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称,污染和撒哈拉沙尘暴正在肆虐英国大部分地区,有些地方的污染等级达到“极高”。政府已发出健康警告,提醒老人、心脏病或肺病患者避免户外剧烈活动。此次污染主要来自英国和欧洲的污染排放以及撒哈拉的沙尘暴,英格兰中部、南部和东英吉利地区情况较为严重。

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称,污染和撒哈拉沙尘暴正在肆虐英国大部分地区,有些地方的污染等级达到“极高”。政府已发出健康警告,提醒老人、心脏病或肺病患者避免户外剧烈活动。此次污染主要来自英国和欧洲的污染排放以及撒哈拉的沙尘暴,英格兰中部、南部和东英吉利地区情况较为严重。

美联社2日称,英国南部本周遭受罕见的雾霾及“红雨”天气,民众惊奇地发现车辆和房屋天窗上蒙着一层红色尘土。英国环境、食物及农村事务部发言人称,这种奇怪现象是来自撒哈拉的沙尘混合了当地的空气污染物所致。气象专家解释说,非洲北部的强风将撒哈拉沙漠的尘土带往欧洲,当这些沙尘飘到英国上空时,由于风力减弱等因素,沙粒随降雨落到地上。英国媒体将这种天气现象称为“血雨”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4_04_03_219204.shtml

撒哈拉沙尘暴影响英国带来雾霾天气 让英国下“血雨”(图集)
字号:
2014-04-03 08:55:02
关键字 >> 英国英国污染撒哈拉沙尘暴英国沙尘暴英国污染天气雾霾英国雾霾雾霾天气伦敦雾都

英国《每日邮报》称,这些来自撒哈拉的“不速之客”给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环境部门将污染程度划分为10级,2日南部大片地区达到7级甚至9级的“重度污染”,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的污染程度已达到最严重的10级。英国媒体2日纷纷发出呼吁,劝诫民众“最好待在家中”。《每日邮报》称,这种恶劣天气至少要维持到本周五。在此期间,英国540万名哮喘病患者将面临严峻考验。

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称,污染和撒哈拉沙尘暴正在肆虐英国大部分地区,有些地方的污染等级达到“极高”。政府已发出健康警告,提醒老人、心脏病或肺病患者避免户外剧烈活动。此次污染主要来自英国和欧洲的污染排放以及撒哈拉的沙尘暴,英格兰中部、南部和东英吉利地区情况较为严重。

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称,污染和撒哈拉沙尘暴正在肆虐英国大部分地区,有些地方的污染等级达到“极高”。政府已发出健康警告,提醒老人、心脏病或肺病患者避免户外剧烈活动。此次污染主要来自英国和欧洲的污染排放以及撒哈拉的沙尘暴,英格兰中部、南部和东英吉利地区情况较为严重。

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称,污染和撒哈拉沙尘暴正在肆虐英国大部分地区,有些地方的污染等级达到“极高”。政府已发出健康警告,提醒老人、心脏病或肺病患者避免户外剧烈活动。此次污染主要来自英国和欧洲的污染排放以及撒哈拉的沙尘暴,英格兰中部、南部和东英吉利地区情况较为严重。

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称,污染和撒哈拉沙尘暴正在肆虐英国大部分地区,有些地方的污染等级达到“极高”。政府已发出健康警告,提醒老人、心脏病或肺病患者避免户外剧烈活动。此次污染主要来自英国和欧洲的污染排放以及撒哈拉的沙尘暴,英格兰中部、南部和东英吉利地区情况较为严重。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4_04_03_219204_2.shtml

雾霾是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中6大灾害之一

已有 620 次阅读 2013-12-12 18:1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雾霾 沙尘 拉马德雷 冷位相 灾害链    推荐到群组

雾霾是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中6大灾害之一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200832文汇报发表的文章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流感全球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那、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然灾害呈链状相互连接,彼此激发,为人类预防预测灾害提供预兆和信号。

近十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缩写为PDO,亦称拉马德雷现象)密切相关。PDO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其暖位相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PDO已经出现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890-1924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25-1945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946-1976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77-1999年。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

统计分析表明,严重低温冻害、8.5级以上强震、猛烈的台风和飓风、严重的旱涝、强烈的沙尘雾霾和流感世界大流行主要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呈时空有序的链状分布,称之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据专家的研究,雾霾的六成污染物来自沙尘,而沙尘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处于高峰期。

据康杜娟和王会军的研究,沙尘暴在1954-1956年、1964-1967年和1974-1976年出现三个高峰期[4]。康杜娟和王会军的文章揭示:在沙尘活动频繁年代(1956~1970)和稀少年代(1985~1999)冬、春季的气候和大气环流有显著差别[4]1956-197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47-1976),1985-1999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77-1999)。沙尘暴与雾霾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即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频繁爆发,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逐渐减弱。

 

1 北京1954-1999年沙尘天气日数的逐月分布(a)和年际变化(b

1.      沙尘天气;2. 沙尘暴;3. 扬沙;4. 浮尘(据康杜娟,200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271.html

非洲负磁异常的增强和北大西洋负磁异常减弱增强欧洲雾霾

已有 150 次阅读 2014-4-4 13:3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雾霾 地磁异常 雾霾高发期 拉马德雷冷位相    推荐到群组

非洲负磁异常(AF)的增强和北大西洋负磁异常(NAT)减弱增强欧洲雾霾

            杨学祥,杨冬红

 非洲负磁异常(AF)、北美正磁异常(NAM)区域、东亚正磁异常(EA)区域和北大西洋负磁异常(NAT)对应的地电场,成为巨大的静电除尘器,雾霾向磁异常中心集聚,形成菱形的雾霾通道。伴随磁异常强度变化,菱形通道有三条变弱,唯独非洲负磁异常(AF)和东亚正磁异常(EA)区域的通道变强,与2001-2006全球空气质量图的雾霾分布完全一致。

 非洲北部的强风将撒哈拉沙漠的尘土带往欧洲,当这些沙尘飘到英国上空时,由于风力减弱等因素,沙粒随降雨落到地上。英国媒体将这种天气现象称为“血雨”。非洲负磁异常(AF)和北大西洋负磁异常(NAT)阻碍了这条通道,而非洲负磁异常(AF)的增强和北大西洋负磁异常(NAT)减弱打通了这一通道(见图1-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1889.html 

  欧洲和全球又进入雾霾高发时期: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013.html 


图1 1900,1940,1980 2010非偶极磁场垂直强度(Z)分布和雾霾通道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099.html
黄土沉积和灰霾沉积:雾霾的远距离输送

已有 569 次阅读 2013-12-22 15:51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灰霾 远距离输送 黄土沉降    推荐到群组

                     黄土沉积和灰霾沉积:雾霾的远距离输送

                               杨学祥,杨冬红

1944年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职的马溶之就在《地质论评》912期上发表研究论文“中国黄土之生成”,首次提出了“中国黄土南北同源”的观点,指出中国黄土的生成是风力所为,地区形态差异源于各地成土作用的不同。马溶之将中国黄土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华北平原的马兰黄土,土壤肥美,开荒最早,二是包括南京在内的长江中上游下蜀黏土和成都黏土,三是结核性黄土,它是介于马兰黄土与黏土之间的一种过渡性黄土,因富含石灰结构核而得名。马溶之提出的“黄土风成说”,后被我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刘东生研究证实。刘东生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研究了黄土的分布、颗粒组成及其空间变化,分析了黄土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鉴定黄土中的动植物化石及孢粉化石。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黄土是西北地区戈壁、沙漠中的细粒物质被风吹到黄土高原上堆积而成的,与马溶之的观点不谋而合[1]

黄土是西北地区戈壁、沙漠中的细粒物质被风吹到黄土高原上堆积而成的,灰霾是否也是西北地区戈壁、沙漠中的更细粒物质被风吹到中国东部而成的?在历史上这一过程难以找到证据,但理论上应该是成立的:在沙尘暴由西向东传送的过程中颗粒大的物质先沉降,颗粒小的物质后沉降,直到最小的颗粒物质沉降到大海。这应该是灰霾远距离传送的大背景。静稳天气有利于大气中灰霾的沉降,并与当地的大气污染相配合,形成严重的雾霾灾害。这是严重雾霾集中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原因。

中国地形为西高东低,从西到东有4000-5000的青藏高原、1000-2000的黄土高原、50以下的华北平原。西风由西向东而过,气流横截面积逐渐扩大,流速不断缩小,漂浮颗粒物质由大到小逐段沉降,先细沙,后微尘,中间是黄土。

中国西部的开发,导致西部大城市大气污染加剧,西风远距离输送是导致东部城市雾霾加剧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一模型,兰州和西安的雾霾强度在相同天气条件下与河北正相关。

 

蒋大和教授最近指出,实际上空气污染物在被排放后直至消失(如果难以消散,就会像二氧化碳那样有累积了)的生命周期包括来源(排放),输送过程(风吹、扩散、化学转化等),和沉降(重力沉降、干沉积、湿沉降),或者还有分解(很少讨论)和衰减(放射性物质)。重力沉降主要指尺度比较大的粗颗粒物,即PM10中尺度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及大于PM10的颗粒物。PM2.5等细颗粒物因为空气阻力等原因,一般不考虑它们的重力沉降。湿沉降是指雨滴在成型时已经包含的污染物,和从云底降下过程中又冲刷空气中的污染物。干沉积只发生在地面,因为污染物和地表接触,发生吸收和吸附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不再介入输送,因此被从大气中“清除”。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14613363996715958.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195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835.html

上一篇:青岛提前入春43年来最早 "倒春寒"凶猛别大意:13-15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雾霾和流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沙尘暴带来的灾害
收藏 IP: 202.198.152.*| 热度|

5 庄世宇 周少祥 钟炳 welle xlway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