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夏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关注冷夏的发生
杨学祥
日本气象厅10日发布消息,今年夏天(6月至8月)太平洋赤道附近东边的水温将高于常年气温,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日本部分地区今年可能遭遇冷夏,同时雨量增多。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我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的自然结果。
强震频发与低温冻害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降温的物理机制也很明显。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和飓风的增强,近20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
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易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5)、1957、(1964)、1969、1972、1976、1977年中国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的“冷位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6972.html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的厄尔尼诺都给中国东北地区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和冷夏,给中国南方带来严重低温和冰冻灾害。
关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发展。
相关报道:
日本气象厅称2014年夏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2014年03月10日16:45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日本气象厅10日发布消息,今年夏天(6月至8月)太平洋赤道附近东边的水温将高于常年气温,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很大。
根据一个月前气象厅发布的数据,发生与不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各占50%,但是本次观测的数据显示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偏高。
日本气象厅2月25日发表的2014年夏天的预报考虑到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北日本(北海道和东北)的平均气温低于往年平均气温,东日本的气温基本和往年持平,西日本和冲绳地区高于往年。
如果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日本部分地区今年可能遭遇冷夏,同时雨量增多。2013年夏天,日本高知县四万十市曾观测到有史以来最高气温41℃,今年夏天的温度会如何,将倍受关注。
http://roll.sohu.com/20140310/n396356328.shtml
2014年4月见分晓:拉尼娜还是厄尔尼诺?
已有 467 次阅读 2014-2-15 06:1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拉尼娜 厄尔尼诺 潮汐组合 地球自转 南极海冰 推荐到群组
2014年4月见分晓:拉尼娜还是厄尔尼诺?
杨学祥,杨冬红
据澳大利亚气象局周四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南方涛动指数(ENSO)继续呈现中性值,这一态势可能持续到上半年。
对于下半年,厄尔尼诺现象发展情况依然未知。不过一些气象模型预示从五六月份开始热带太平洋温度将会上升,将接近厄尔尼诺现象的水平。
澳大利亚气象局指出,三十天的南方涛动指数(SOI)为+13。SOI值持续两三个月超过8,说明拉尼娜气象形成,而SOI值持续两三个月低于-8,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形成。
目前的数据显然对拉尼娜的形成有利,拉尼娜还是厄尔尼诺,2014年4月见分晓。
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到 2014年4月7日为止, 拉尼娜将继续发展。
根据林震山和赵得秀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2011年的厄尔尼诺和2013年的拉尼娜均被推迟。海洋中积累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能量,都有被激发的可能。
4月9日-7月28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如果2月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减少不显著,秘鲁寒流继续增强,拉尼娜发展势头足够强大,能持续到8月,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9月南极海冰最多,秘鲁寒流增强,赤道太平洋海温变冷,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根据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拉尼娜的趋势,我们预测2014年发生拉尼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7658.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