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本灾难的最新证据:2011年大地震或因地幔喷水所致

已有 4187 次阅读 2014-1-18 03:0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特大地震, 日本灾难, 连续发生, 2014-2018年

日本灾难的最新证据:2011年大地震或因地幔喷水所致

                                杨学祥

 

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海沟附近的深层海水中一种氦同位素比率升高,这意味着在震源附近有水从地幔中喷出。东京大学教授佐野有司认为,水的流动会使板块更加容易活动,从而有可能成为大地震的导火索。

http://news.sohu.com/20140117/n393691920.shtml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指出,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自1亿8千万年(180 Ma)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东部,中国东部的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地震活动、裂谷形成、岩石圈减薄无不与此有关。2011311日本发生的9.0级地震不过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之下亿万年的俯冲又迈出了一小步。俯冲板块的先头部队早已穿越上-下地幔边界(660千米深)并深达核-幔边界(2900千米深)。郯庐断裂与日本海沟俯冲带的地震活动具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别担心由太平洋俯冲板块在中国境内形成的直接的地震,因为它们都是些深源地震,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珲春-汪清一带,震源深度高达500-660 千米,这样的深源地震对地面工程建筑破坏性较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421720.html

200514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BRUCE ALBERTS博士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严肃指出:经过了20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亚洲-太平洋板块正在变得越发脆弱,地震和海啸也将越发活跃。尤其是亚洲东部的日本列岛已经处在了一个随时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平均深度8000,距离日本列岛最近处不过200公里),由于受到亚洲大陆板块的推压和太平洋板块的后退的原因,正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向东北方向,即太平洋-日本列岛一线扩张。

这次大地震后,科学家观测到海沟又进一步加快了东扩的步伐!处在太平洋和亚洲两大板块交界的日本列岛无疑已经身处在这个世界上最深的漏斗的边缘!如果遇到一两次印尼一样的海底地震的话,很可能除了南部的琉球群岛以外,日本列岛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滑入大海沟。

BRUCE ALBERTS博士建议日本政府应该尽快成立“灭顶预警专家小组”,并且在05年尽快启动“大灾难应急预案”,更不要对日本民众实行欺瞒政策——日本人民有权利知道自己的未来命运。

BRUCE ALBERTS博士还建议日本政府向周遍的友好国家——中国、韩国、美国寻求帮助,在大灾难一旦降临的时候,能够将日本的众多的平民百姓迁移到中国等国的领土上,作为[自然灾害难民],以避免日本的[整个民族的毁灭]……

曾经在1996年就预测日本将在2011年发生9级地震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专家阿卜拉莫夫325再次做出悲观预测:于311发生的日本地震及海啸,仅是正在开始的一系列地震的前一部份,日本及俄罗斯远东部份仍将面临高级别地震。

俄罗斯独立报在报导说,日本官方在311的大地震之前就已经获得了相关的预测,因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太平洋海洋学研究所地质和地壳构造物理学实验室负责人瓦西里?阿卜拉莫夫曾在14年前的1997年发表于[科学院教授俱乐部]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准确的预测了2011年日本大地震。

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51403_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61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证实了日本311地震深层次原因,也认证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专家阿卜拉莫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BRUCE ALBERTS博士的判断:日本灾难已经开始。

 

特大地震有连续发生的统计特征:

阿拉斯加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57-03-091964-03-271965-02-04,时间间隔为1年、7年和8年。

 

俄罗斯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3-02-031952-11-041963-10-13。时间间隔为11年、30年和31年。

 

中国西部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0-12-161950-08-15。时间间隔为30年。

 

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2004-12-262005-03-282007-09-122012-04-11,时间间隔为3个月、2年半、3年、4年半、7年。

 

1年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周期,半年是由太阳潮汐引起的地球自转变化周期。每年49-728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25-47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计算表明,由于气圈、水圈和固体地球扁率变化不同,所以产生不同圈层的差异旋转,是激发地震的重要因素。

 

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2004-12-262005-03-28,时间间隔为3个月。12月为地球扁率变小和地球自转加快的高潮期,3月为地球扁率变大和地球自转减速的高潮期,后一次地震是对前一次地震的调整。

 

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2004-12-262005-03-282007-09-122012-04-11,时间间隔为2年半、3年、4年半、7年。这与潮汐的2.23.37.7年周期对应。

 

阿拉斯加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57-03-091964-03-271965-02-04,时间间隔为1年、7年和8年。与地球自转年周期,潮汐1.16.67.7年周期对应。

 

俄罗斯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3-02-031952-11-041963-10-13。时间间隔为11年、30年和31年。与地球自转的1130年周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的29.783年周期对应29.46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11年也是太阳黑子周期,113031年也是潮汐周期。

 

中国西部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0-12-161950-08-15。时间间隔为30年。与地球自转的30年周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的29.783年周期对应29.46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30年也是潮汐周期。

 

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PDO),所以,中国西部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0-12-161950-08-15。时间间隔为30年。分别处于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而1980年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中国西部没有发生8.5级以上地震。这是一个重要的限制条件,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几率很小。

 

根据全球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时间间隔频率,日本今后2-48.5级以上地震可能在2011311日后的3年、4年半、7年、8年、11年发生,即2014-2016年、2018-2019年和2022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9692.html

 

2004-2030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和低温冻害等灾害频发,2004-2018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频发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6574.html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1884.html

 

日本教授称2011年大地震或因地幔喷水所致

 

2014011714:20来源:东南网作者:蓝建中

 

  新华网东京117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海沟附近的深层海水中一种氦同位素比率升高,这意味着在震源附近有水从地幔中喷出。

  研究小组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发生1个月和3个月后,在日本海沟附近水深约18005700米处采集了海水,与地震前的海水比较了氦同位素的比率。结果发现,地震后海水中比较轻的氦-3的比率要比以往高出1%3%

  与通常的海水相比,地幔中的水氦-3的比率更高。研究小组认为,上述结果是地幔中的水喷出到海中的证据。研究小组推测,这些水是顺着引发地震的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喷出的。

  东京大学教授佐野有司认为,水的流动会使板块更加容易活动,从而有可能成为大地震的导火索。

(责任编辑:刘盛钱) 原标题:日本大地震时有水从地幔喷出

http://news.sohu.com/20140117/n393691920.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0130.html

上一篇:雾和霾预警齐发 9省大雾8省有中到重度霾:关注13-16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河北山东等九省有中到重度霾:关注13-16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198.152.*|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