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霾日数量最多的年份还是1980年:元凶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杨学祥,杨冬红
2013年11月4日,《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正式发布,揭示北京的PM2.5中,有30%-40%来自区域输送,北京霾日数量近年增加明显,亟须采取联防联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手段加以控制。
绿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组织编写。绿皮书显示,随着华北降水日数减少、风速减少、稳定类天气增多等有利于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更为频繁,北京的霾日数量增加比较明显,但数量最多的年份还是1980年,为135天。
http://news.sina.com.cn/c/2013-11-05/142728625996.shtml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为1959-1960年、1977-1979年、1995-1997年、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为1968-1970年、1986-1988年、2005-2007年、2024-2025年。从图1 中可以看到,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对应雾霾高峰,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对应雾霾低谷。原因在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月亮潮大幅度的潮汐南北震荡,激发冷空气南北流动幅度加大,减弱了雾霾的形成条件。
图1 9月1日至12月6日北京雾霾日数历年变化(1961-2011年)
郭增建等人在1991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12];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932年(松花江大水)、1933年和1935年(黄河特大水)、1951年(辽河大水)、1969年(松花江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13,14]。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大气潮和海洋潮最大幅度的南北震荡可激发冷空气活动,从而增大降雨机会。
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由此造成降水日数减少、风速减少、稳定类天气增多等有利于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
拉马徳雷冷位相时期的拉尼娜也是重要因素,沙尘暴在1954-1956年、1964-1967年和1974-1976年出现三个高峰期[101],与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三次流感爆发一一对应,而1954-1956年、1964年、1967-1968年、1975-1976年都发生了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与沙尘暴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共同形成与禽流感爆发的一一对应前兆。1978-1980年也处于沙尘暴的高峰期。
图2 北京1954-1999年沙尘天气日数的逐月分布(a)和年际变化(b)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8339.html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雾霾进入高发期,值得关注。科学研究选题应该来自社会焦点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报道:
北京霾日数量近年增加 近40%PM2.5来自周边污染
北京近四成PM2.5来自周边污染
北京霾日数量近年增加明显,气候变化绿皮书建议采取联防联控手段控制
昨日,《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正式发布,揭示北京的PM2.5中,有30%-40%来自区域输送,北京霾日数量近年增加明显,亟须采取联防联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手段加以控制。
京津冀霾日今年“异常偏多”
绿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组织编写。绿皮书显示,随着华北降水日数减少、风速减少、稳定类天气增多等有利于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更为频繁,北京的霾日数量增加比较明显,但数量最多的年份还是1980年,为135天。
昨日,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介绍,京津冀的雾霾日一般为每年12天,而今年1-10月就达到49天,异常偏多,而京津冀一带,PM2.5平均浓度和超标日数也是各主要经济区中最高的,达到79天,其中,监测站指标最多的是石家庄、保定和天津。
绿皮书总结,雾霾天气增多的主因是,社会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同时也受到周边沙尘区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京津冀周边的沙尘输送至本地,与本地的污染大陆性气溶胶混合,加重了污染。”
“北京要加紧退工业化”
绿皮书认为,北京的强霾污染治理不仅要考虑市内污染源,还必须考虑天津和河北地区的污染来源,或可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在区域联防联控时,明确不同地区的责任,充分考虑各地的环境容量、承载能力等。
同时充分利用电力、成品油价改革、征收“拥堵费”等经济手段,增强城市植物能力,制定一揽子计划。“高碳发展模式和这些环境污染是同根同源同步的。”国务院参事、前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认为,必须要加紧转变走低碳城镇化道路。
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称,在低碳城镇化过程中,北京等城市要紧跟潮流“退工业化”,将高耗能产业退到有承载能力的边远地区,带动后者的城镇化发展。(记者许路阳)
http://news.sina.com.cn/c/2013-11-05/142728625996.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