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平均气温15年未上升:海洋底层水增温的波动性

已有 4109 次阅读 2013-9-27 14:07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变暖停止, 海洋地层水, 波动增温

全球平均气温15年未上升:海洋底层水增温的波动性
              杨学祥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数据显示,全球气温并未像一些气候学家预测的那样大幅上升。现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面临两难抉择:公布这些发现,还是隐瞒这些数据。为何全球气温暂停上升,科学家们提出两个假设:第一,太平洋近年来从地球大气中已经吸收大量热量,这意味着大部分温室能量暂时进入海洋。第二,大量煤烟导致大气产生冷却效应。
http://news.sina.com.cn/o/2013-09-24/152928288289.shtml

   有报道说,一些气候现象也可能源于复杂的海水活动。人们已经发现海底2000米的海水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从1955年起每年上升0.1℃。降温的太平洋可能在过去的十年减缓了全球变暖,但是并不会持久。这种自然变化的影响不会超过100年(即海温增加10℃)。
http://int.gmw.cn/2013-09/06/content_8816059.htm

   按照这一速度,目前已过58年,海底2000米的海水应该升温5.8℃,这需要实测资料证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727988
   
   我们在1996、1998、2006年和2011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海洋是能量的储库,无论是冷是热,都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强潮汐和强地震将海洋底层冷水翻到表面,导致表层海水变冷,阻止了全球变暖。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是全球温暖时期,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度,最终导致第四纪大冰期的发生。如果海洋底层冷水的温度没有提升到一亿年前的水平,强潮汐和强震就会不断将底层冷水翻到表面,阻止全球变暖。

  2002年郭增建提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会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从而使地球降温20年。全球变暖导致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海洋地壳均衡沉降,引发环太平洋地震带频发的地震活动。深海巨震的降温作用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自然的冷暖自调节作用,其能源来自太阳辐射变化造成的冰水转换。

  2000年美国科学家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潮汐大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33]。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54-56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50-70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6]。

  事实上,强潮汐和8.5级以上强震都集中发生在拉马徳雷冷位相时期,在此期间,厄尔尼诺热事件受到抑制,拉尼娜冷事件受到增强。因此,海洋底层水增温是强潮汐和海洋强震搅动的结果,在降低海洋表层水的同时,也使底层水增温。这一增温过程不是线性增加,而是波动变化:在马徳雷冷位相时期因强潮汐和强震而增温,在拉马德雷暖位因相失去强烈搅动而降温。有人认为,降温的太平洋可能在过去的十年减缓了全球变暖,但是并不会持久。这种自然变化的影响不会超过100年(即海温增加10℃),这种推测是没有根据的,也不会得到实际测量资料的证明。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3955.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7102.html


相关报道:

全球平均气温15年未上升 气候专家纠结是否公布真相
2013年09月24日15:29  国际在线 微博 我有话说
  国际在线专稿: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数据显示,全球气温并未像一些气候学家预测的那样大幅上升。现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面临两难抉择:公布这些发现,还是隐瞒这些数据。

  过去25年间,许多气候学家警告人类将迎来温室效应引发的末日,比如全球性瘟疫、空前大干旱、洪水以及飓风等。然而相信这种末日说法的人已大大减少。德国民调显示,德国人对气候变化的恐惧正降低,从2006年的62%下降至现在的39%。过去15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并未上升。

  对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来说,这是个难题。该组织将在9月27日公布最新全球变暖报告。尽管还无人泄漏其内容,但估计新的预测与旧的没有两样,只是可能更精确。比如到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29到82厘米。而关键问题是,IPCC如何解释全球变暖暂停现象?计算机模拟与预测哪个更可信?

  现在,IPCC气候研究员与政府代表关系很紧张。但多数人认为,过去的气候研究结果是可信的。至于为何全球气温暂停上升,科学家们提出两个假设:第一,太平洋近年来从地球大气中已经吸收大量热量,这意味着大部分温室能量暂时进入海洋。第二,大量煤烟导致大气产生冷却效应。总之,全球气温暂停上升并不能抵消全球变暖的确凿证据,IPCC需要向公众和政治家澄清,毕竟科学研究也不能保证不出错。(杨柳)

  (原标题:全球平均气温15年未上升 气候专家纠结是否公布真相)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 随时随地掌握天下大事】
http://news.sina.com.cn/o/2013-09-24/152928288289.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8282.html

上一篇:墨西哥西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6.1级地震:关注9月26-28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过去十五年变暖减缓不影响大趋势影响短周期
收藏 IP: 119.51.66.*| 热度|

2 钟炳 吴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