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于地球气候最坏时期的前夕:关注地球自转长期加速
杨学祥
摘要: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记录了距今252~247Ma前早三叠世时期的温度变化,当时海洋表面温度高达40℃,陆地温度可能达到50℃多。这一高温期与2.48Ma前西伯利亚暗色岩喷发时间相一致。
理论模型研究和实际测量表明,地球内核自转较快,地壳和地幔自转较慢,形成地球内外圈层的差异旋转,核幔边界不仅是热交换边界,而且是圈层角动量交换的边界。圈层角动量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内核自转变慢,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这是地球自转加速对应大规模热幔柱喷发的原因。
距今252~247Ma前早三叠世时期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中生代温暖期的转折时期,超级火山喷发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多是变暖的原因之一。目前,地球气候也面临从第四纪大冰期向下一个温暖期的转变,我们现在正处于地球气候最坏时期的前夕。
不过,致命高温发生前,一定要发生超级火山喷发,而核幔角动量交换是超级火山产生的原因,所以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加快是超级火山喷发的前兆。
实际测量和理论推理表明,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应对致命高温的到来,其前兆是: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加快;核幔角动量交换积聚大量热能;超级火山喷发;温室气体增加;动植物大量灭绝,地球不适于人类生存。
正文:
10月1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发了中、英、德三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该成果记录了2.52亿年前至2.47亿年前早三叠世时期的温度变化,当时海洋表面温度高达40摄氏度,陆地温度可能达到50多摄氏度。科学家认为,致命高温导致赤道低纬度区生态系的坍塌,是致使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的早三叠世早期的死亡区持续五百万年的“元凶”。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1023158591426181.shtm
北京时间10月2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英格兰利兹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维格纳尔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发生在三叠纪早期的地球生物大灭绝缘于地球表面温度过高,而当前越来越高的地球表面温度,似乎预示着另一场大灭绝的到来。
三叠纪早期的大规模生物灭绝让地球彻底沦为了一颗荒废的行星。在2.47亿年至2.52亿年前的时期内,地球正在缓慢地从三叠纪大灭绝的灾难中复苏过来。这次毁灭性的灭绝事件几乎让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消失了,包括大多数的陆生植物,整个地球奄奄一息,地球赤道附近的环境几乎让生命体无法生存。研究人员通过对化石中氧同位素的检测得出,在三叠纪晚期赤道附近海域的海面温度大约为40摄氏度,这个温度在科学家们看来是“致命的热”。现在在同样一片海域,平均温度仅为25-30摄氏度。
这种高温也解开了萦绕在科学家脑海中的谜题:为什么地球在三叠纪大灭绝后经历了500万年才恢复过来,而在其他大灭绝后数十万年就回复了生机。这样的灭绝还会再一次发生么?维格纳尔给出了答案:“从理论上来说,很有可能。”不过,人类距离大灾难那样的气候还比较遥远,在人类灭亡之前,植物会先消失。从地质年代表中看,我们现在正处于地球气候最坏时期的前夕。
http://www.bioku.net/archives/3418
最新研究表明,发生在2.47亿年至2.52亿年前三叠纪时期的致命高温,与超级火山喷发有关,在2.48亿年前超级火山猛烈喷发,形成西伯利亚暗色岩。
在过去450Ma中地球旋转速率、地磁轴视极移、洋脊的活动、海平面和气候变化有伴随出现的现象。地球旋转加速时期主要对应了正极性时期,而旋转减慢时期主要对应了负极性时期,前者如志留纪至早泥盆纪和中生代,这阶段由于地球旋转速度加快,使地磁极具正极性、洋脊活动增强、全球性海侵和古气候变暖。自晚泥盆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是地球旋转速度减慢时期,表现为负极性为主、洋脊活动减弱、全球性海退、气候剧烈变化和出现大冰期。这些资料表明,在几亿年时间尺度上,各种地质旋回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存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相对应。
火山活动高峰对应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自转加快,火山活动低谷对应全球气候变冷和对应地球自转减慢。火山喷发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与全球温暖期相对应。在全球温暖期,海洋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伴随海温增减而消失,火山喷发出的温室气体大量积累在大气中,增强了温室效应。
火山活动高峰对应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自转加快,火山活动低谷对应全球气候变冷和对应地球自转减慢。表1给出了这种地质旋回与地球自转周期的相关关系,热幔柱强烈喷发导致大量生物灭绝。在15~20Ma前南极的夏季温度要比现在高出大约11℃,最高可以达到大约7℃。这一南极地区的“绿化”过程最高峰大致出现在中新世中期,距今大约16.4~15.7Ma。可以对比的是,在15~25Ma期间,地球自转处于增速阶段,火山活动强烈[44]。这种对应并不是个例,叶淑华院士指出,在距今0.65-1.4亿年前的白垩纪,地磁场突然倒转,岩浆活动非常剧烈;大气温度比现在高18℃左右;海平面比现在约高150米;地球的自转变快;古生物大量灭绝;大气中CO2的含量十倍于现在;陨石增多[48]。在此期间,地球自转速度处于峰值。与此相反,437Ma的奥陶志留纪大冰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低谷。
表1 地球自转周期与地质旋回
时间 /Ma |
地球 自转 |
全球 气候 |
生物灭绝事件
|
火 山 喷 发 形成物 体积/106km3 |
480 |
高峰 |
温暖期 |
|
北美火山活动高峰 |
437 |
低谷 |
大冰期 |
|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
370 |
高峰 |
温暖期 |
|
北美火山活动高峰 |
280 |
减慢 |
大冰期 |
|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
252 - 247 |
加快 |
|
海洋表面温度40℃,陆地温度50℃,高温导致赤道低纬度区生态系的坍塌 |
西伯利亚暗色岩, 北美火山活动小高峰 |
230 |
|
|
|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
160 |
加快 |
|
|
三大洋底重大裂解作用 |
140 |
加快 |
|
|
香港超级火山 |
139 |
加快 |
|
|
三大洋底重大裂解作用 |
120 |
高峰 |
温暖期 |
不明显 (水下喷发) |
翁通爪哇海台36 |
120 |
|
|
|
北美火山活动高峰 |
110 |
高峰 |
|
大规模生物灭绝 |
凯尔盖朗海台 |
97 |
|
|
|
三大洋底重大裂解作用 |
65 |
|
|
恐龙灭绝 |
德干暗色岩 |
55 |
|
|
陆生哺乳动物灭绝 |
北大西洋火山边缘 |
25 |
低谷 |
低温 |
|
|
15 |
加快 |
变暖 |
大规模生物灭绝 |
哥伦比亚河溢流玄武岩1.3 |
10 |
高峰 |
变暖 |
|
|
0 |
低谷 |
大冰期 |
|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
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记录了距今252~247Ma前早三叠世时期的温度变化,当时海洋表面温度高达40℃,陆地温度可能达到50℃多。科学家认为,致命高温导致赤道低纬度区生态系的坍塌,是致使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的早三叠世早期的死亡区持续五百万年的“元凶” [49]。这一高温期与2.48Ma前西伯利亚暗色岩喷发时间相一致。
理论模型研究和实际测量表明,地球内核自转较快,地壳和地幔自转较慢,形成地球内外圈层的差异旋转,核幔边界不仅是热交换边界,而且是圈层角动量交换的边界。圈层角动量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内核自转变慢,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这是地球自转加速对应大规模热幔柱喷发的原因。
距今252~247Ma前早三叠世时期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中生代温暖期的转折时期,超级火山喷发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多是变暖的原因之一。目前,地球气候也面临从第四纪大冰期向下一个温暖期的转变,我们现在正处于地球气候最坏时期的前夕。
不过,致命高温发生前,一定要发生超级火山喷发,而核幔角动量交换是超级火山产生的原因,所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是超级火山喷发的前兆。
实际测量和理论推理表明,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应对致命高温的到来,其前兆是: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核幔角动量交换积聚大量热能;超级火山喷发;温室气体增加;动植物大量灭绝,地球不适于人类生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