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特大强震持续发生

已有 3661 次阅读 2012-5-4 16:59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活跃期, 时间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特大强震持续发生
          杨学祥
    据2010年3月8日大洋网报道,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研究员孙世鋐近日在多个场合指出目前地球已进入强震高发期。他的依据是对过去100年地震历史资料的分析。
  20世纪100年前60年,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是7次,也就是从1964年的阿拉斯加8.5级地震以后,在之后的四五十年里,全球没有发生过一次8.5级地震。但自2004年底的印尼9.1级大地震以来5年多的时间,全球发生了4次8.5级以上的强震。
    长期从事地震观测研究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雷军博士告诉记者,最近几年8.5级以上强震确实比较密集,显示了比较强烈的地球内部运动,但他接下来话锋一转:“是不是说地震已经进入了一个强震频发期,或者说公众希望了解是否紧接着还会发生一系列如此巨大的地震,对此,实事求是地说,地球科学理论和观测到目前为止尚未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雷军进一步解释说:“地震活动有一个规律已经被大量的地震观测发现,地震活动往往经历一个相对平静时期之后进入一个相对活动时期,反之亦然。因为地震特别是8.5级以上的巨大地震的能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积累起来。地震学家尚未发现地震从平静到活动、从活动到平静是经历哪个地震、在什么时候必然转折的。”雷军向记者出了困扰国际地震学界的科学难题。
  对于大家关心的近期是否会再次发生强震,雷军很谨慎地说:“从概率上看地震近期趋于缓和比趋于更强烈可能性更大。”
    我们在2008年指出,20世纪所有4场9级以上的特大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952年在堪察加,1957年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1960年在智利,1964年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大约每4年一次。
    从1955年以后,用近代仪器观测到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根据美国华盛顿和里士满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其转折点各在1957年7月、1961年9月和1965年6月。而这三个年份都在当年的1月17日(地球近日点附近)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和较大潮汐形变,影响地球自转速度。潮汐准4年变化周期,与四次特大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依据拉马德雷冷位相的规律,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特大强震也可能发生在2000年至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左右,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如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见: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由于2010年、2014年、2018年这3年中的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而在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4年周期。由于智利地震没有达到9级,所以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补充发生,这两次强震符合2010年9级地震发生的预测。
见:对话杨学祥——4月地壳活动密集发生近期会有强震吗
http://epaper.lnd.com.cn/lnrb/20120504/index.htm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截止到2012年5月4日,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日本9级地震,2012年4月11日发生了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自2004年底的印尼9.1级大地震以来7年多的时间,全球发生了6次8.5级以上的强震。
    “从概率上看地震近期趋于缓和比趋于更强烈可能性更大。”是一个错误的预测,而“目前地球已进入强震高发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对指导人们防震减灾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新闻:
地球疑进强震活跃期 专家称科学无法解释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10-03-08 点击: 37
  深度关注
  去年年末至1月以来,全球多地接连发生强震,前有海地7.3级地震,后有智利8.8级地震,台湾高雄又在上周五发生6.7级地震。地震频繁发生,加之对“2012世界末日”预言的联想,引起人们广泛讨论。
  北京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雷军在接受本报采访说回应说:“最近几年8.5级以上强震确实比较密集,显示了比较强烈的地球内部运动,但是不是说地震已经进入了一个强震频发期,或者说公众希望了解是否紧接着还会发生一系列如此巨大的地震,实事求是地说地球科学理论和观测到目前为止尚未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文/本报记者李明波
  预测
  强震也有
  百年周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研究员孙世鋐近日在多个场合指出目前地球已进入强震高发期。他的依据是对过去100年地震历史资料的分析。
  20世纪100年前60年,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是7次,也就是从1964年的阿拉斯加8.5级地震以后,在之后的四五十年里,全球没有发生过一次8.5级地震。但自2004年底的印尼9.1级大地震以来5年多的时间,全球发生了4次8.5级以上的强震。
  孙世鋐由此提出假设:强震可能存在一个百年周期,每一百年的前几十年容易发生强震,后几十年则相对平静。不过他本人也承认,以我们现在地震观察资料,历史的尺度太短,仅仅由100年的资料来预测百年尺度的周期性也不够科学。
  对于孙世鋐的观点,记者联系多位地震专家,但他们均不愿作出直接回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震专家说,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是近百年甚至近几十年的事,因此目前的地震研究水平和地震资料,很难得出这种百年周期的观点。
  现状
  近几年强震
  确实较密集
  长期从事地震观测研究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雷军博士告诉记者,最近几年8.5级以上强震确实比较密集,显示了比较强烈的地球内部运动,但他接下来话锋一转:“是不是说地震已经进入了一个强震频发期,或者说公众希望了解是否紧接着还会发生一系列如此巨大的地震,对此,实事求是地说,地球科学理论和观测到目前为止尚未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雷军进一步解释说:“地震活动有一个规律已经被大量的地震观测发现,地震活动往往经历一个相对平静时期之后进入一个相对活动时期,反之亦然。因为地震特别是8.5级以上的巨大地震的能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积累起来。地震学家尚未发现地震从平静到活动、从活动到平静是经历哪个地震、在什么时候必然转折的。”雷军向记者出了困扰国际地震学界的科学难题。
  对于大家关心的近期是否会再次发生强震,雷军很谨慎地说:“从概率上看地震近期趋于缓和比趋于更强烈可能性更大。”
  建议
  目前不可测
  不如学防震
  在科学上,地震究竟能否准确预报?1996年,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上,与会者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没法预测,将来也没法预测!因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
  如果要预测一个大地震,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大范围,而不仅仅是断层附近的物理状况的所有细节,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想通过监控前兆来预测地震,也是不可行的。多数甚至所有的“地震前兆”可能都是由于误释,令人怀疑“地震前兆”是否真的存在。
  因此,美国地质勘探局明确表示,他们不会预测地震,只做长期概率预报,对地震灾害做出评估。例如,2009年4月,美国地质勘探局评估说,在未来30年内加州发生6.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99.7%,但不能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雷军建议说:“对普通民众来说,与其关心近期是否发生大地震,不如多增强地震防灾意识、特别是地震发生时的救援和自救知识。“雷军给读者提出了一些成本较低又能显著见效的措施,比如疏通家庭门道、居民楼的楼道,建立小区避难所,家中尤其是卧室少一些位置较高的堆积物等。
 
  海外观点:
  地壳运动
  近15年趋活跃
  针对近期地球强震频发的现象,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斯蒂芬·高回应说:“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这20年,地壳运动在过去15年间确实更活跃了。”
  不过斯蒂芬坦率地表示:“我们现在也没有找到其中的原因,这可能只是因为地球岩石圈的应力场由于自然原因而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
http://www.xgrb.cn/plus/view.php?aid=9329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7014.html

上一篇:印尼苏门答腊4次8.5级以上地震的潮汐特征
下一篇: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8 许培扬 张鹏举 张骥 鲍海飞 孙根年 孟津 钟炳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