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3・11地震后,火山告急,“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刘嘉麒院士说,预示西太平洋板块开始了相当漫长的“不太平时代”。
火山与地震伴生 中科院院士:现在长白山最危险
2011-04-09 09:09 来源:北方网
3月26日,日本气象厅发布信息,富士山火山活动加剧。于是全世界的目光,又从地震、海啸、核危机,转向了富士山。
富士山告急,谁能淡定得了?
早在2011年1月26日、2月11日,日本新燃岳火山两度喷发。3・11地震后仅两天,3月13日,新燃岳火山再次喷发,烟尘喷向空中,高达4000米。
到目前为止,日本境内监测到的活动加剧的火山,增加到了13座。一系列的灾难,加上“13”这个基督最后晚餐上的不吉利数字,“末日”的恐怖,一时蔓延开来。
日本火山专家小山真人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在此期间火山喷发,将彻底宣告日本“地质平安”时代的结束。那时,日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漫长的“国难时期”。
中国地质所研究员李海兵解释说,由于3・11地震巨大能量的释放,震中西侧大约五六百公里范围、沿着整个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边缘的系列小火山,活动性都有可能增强。
一旦火山喷发,日本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但大量的火山灰、有毒气体最终会进入大气层,周边国家也将不能幸免。
国内公众与媒体都盯上了我国境内最具“潜力”火山――长白山。这座沉寂100多年的火山,会就此醒来吗?
早在2010年下半年,关于长白山的“恐慌”,就从韩国散布出来。韩国专家甚至发布了“精确”预测:长白山将在2014~2015年再次大规模喷发。
这一“预测”很快受到国内火山专家的质疑,平息了下来。此次富士山“告急”之际,国内公众再难保持“隔岸观火”的淡定,对长白山火山的忧虑,随着富士山的动荡,一起活跃起来。
对此,火山专家、中科院院士刘嘉麒,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李海兵,先后接受了《科学时报》的采访。
火山喷发:谁是主角?
“火山与地震是一种伴生关系,”刘嘉麒解释说,“火山喷发一定会有地震,但地震不一定会引起火山喷发。”
与火山活动相关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构造地震,其区别可以通过监测、分析判断出来,最大的差别就是两者间有着不同波形。根据以往的统计数字,火山地震在各类地震中约占7%。
地震并不是引起火山喷发的唯一因素,即使发生了火山地震,也不一定伴随火山喷发。地震是火山喷发的诱因,而岩浆,才是火山喷发的“主角”。因此,刘嘉麒说,有没有岩浆,岩浆囊的规模大小、埋藏深浅,是判断火山喷发的第二个条件。
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后,还要看岩浆囊上部的地质结构是否有薄弱环节,比如断裂,有了地质上的薄弱环节,才能为喷发提供通道。
在诱因、“主角”、出口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大致判断说:火山,一触即发。
从地质板块上看,新燃岳火山位于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触带上,但位置临近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接触带,李海兵认为,新燃岳火山在震前的两度喷发,很可能是此次日本强震前板块活动的信号。
3月15日,富士山下发生6.2级余震。李海兵说,这给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富士山下的地壳已经活跃,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再次喷发。“地震是一个危险信号,表明地质构造活动加剧。”刘嘉麒说,“火山,正在聚集能量。”
从地震―火山的“伴生史”可以看出,环太平洋地区大震之后往往伴随火山活动: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发生9.2级地震,此后一年多,爪哇岛发生强烈火山喷发;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地震,普耶维随后火山大规模喷发。
然而,火山喷发是一个复杂的地质现象,刘嘉麒说,能量聚集也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可能需要几天、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时间。
半数火山“无人驻守”
在地图上,刘嘉麒指点着中国境内“有潜力”的火山:东起长白山,西南到腾冲。仅中国大陆地区就有十几座火山被收入全球火山名录:长白山、五大连池、科洛、镜泊湖、龙岗、雷琼、腾冲、阿什库勒、可可西里等。此外,还有几座火山分布在中国台湾地区。
从地理位置与地质条件两方面分析,刘嘉麒认为,目前最具危险性的是长白山与台湾阳明山,应当给予重点关注。
“可以肯定地说,长白山火山在近期不会喷发。而存在危险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他遗憾地表示,“现在不能确定它何时喷发,喷发会有多大规模,是因为我们的工作还未做到那种程度……”
长期以来,火山研究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不属于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距离我国境内最近一次火山喷发也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相比地震研究,火山研究在人力、物力、研究手段上都相对落后。从火山观测点上看,全国仅有六个监测站,分别位于长白山天池火山、吉林龙岗火山,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镜泊湖火山,云南腾冲火山和海南琼北火山。
而且,每个站的监测能力和手段都相对落后,以长白山为例,偌大的长白山,只分布了一两个观测点,而且手段单一,很难为科学分析提供全面、精确的数据。更不用说,半数以上的火山处于“无人驻守”的局面。
而曾经亲临富士山考察的李海兵说,日本为防范富士山再度喷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日本气象厅已经在山体周围设立了15台地震仪、3台测斜仪和8台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台站,以便夜以继日地监测富士山的火山活动。
从目前科学发展水平上看,火山预报比地震预报的可靠性要高些。20世纪发生在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地的几次大规模火山喷发,都做出过较为准确的预报,以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为例,与实际喷发时间大约相差一周。
3・11地震后,火山告急,“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刘嘉麒说,预示西太平洋板块开始了相当漫长的“不太平时代”。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4/09/10160714.html
韩国料长白山2014年喷发:与特大地震对应
已有 2582 次阅读 2010-6-19 11:02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火山,地震,2014,准四年周期
韩国料长白山2014年喷发:与特大地震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
【文汇网讯】冰岛火山喷发造成全球空中运输大打结,而现在可能又有一个更大的火山将喷发,那就是位在内地东北及朝鲜边境的长白山。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长白山极有可能在2014年喷发,相关损失可能超过冰岛火山。韩国气象厅决定采取应对方案。
韩国气象厅日前举行了相关的研讨会,釜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尹成孝表示,横跨内地吉林省及朝鲜两江道的长白山也极可能喷发,预料时间在2014年至2015年。研究显示,吉林省的汪清县在去年6月发生规模7.3的地震后,长白山的地震频率增高到10倍以上,而且上头的天池地形逐渐变高,甚至时常喷发出气体。由于海拔2154米的天池南北长4850米,东西宽3350米,水量达20亿吨,因此尹成孝指出,今年春天冰岛火山喷发排放物总量只有0.11公里,就已造成火山灰四散,长白山一旦真的喷发,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对于这项研究,与会的气象厅人士表示认同,韩国官方也决定未雨绸缪,开始着手研拟高规格的应对方案。据了解,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的活火山,在清朝时曾多次喷发【1】。
根据林振山等人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准两年海温震荡规律,2010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2012年、2015年、2018-2019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密集的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相互转换可以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导致海洋地壳均衡升降13-20厘米,激发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2-6】。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加强了这一变化趋势【7】。
2008年7月,我们提出全球进入强震频发期。2004、2005、2007年印尼三次8.5级以上地震和2010年智利8.8级地震的发生使中国地震首席预报专家承认:现在可能又一次进入了高震级地震活动频发的阶段【8】。
尽管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全世界有不少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预测,探索预测的有效途径。近期,一些研究人员预测,全球有可能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南加州大学地震研究中心的专家于今年 4月联合发布了一份地震预测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未来30年内发生能造成大面积破坏的强地震的可能性为99%。作为报告参与方之一的美国地质调查局解释说,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模型,以研究大地震的发生几率。他们发现,加州在2038年前不发生6.7级地震的几率只有 1%;同一时期,加州发生7.5级以上大规模地震的几率预计为 46%:其中,加州南部人口稠密地区遭遇地震的可能性最大。地质学家同时认为,加州最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洛杉矶以东里弗赛德县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南段。
不仅仅是美国,俄罗斯的研究人员也大胆预言,未来10年,全球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其破坏力堪比2004年的印尼海啸。这一结论是基于俄地震学家所研制出的一种能记录地震生成过程并预测地震的模型。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测理论和数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索博科夫说,这场地震的震中可能位于以下5个地区之一:美国和加拿大西部交界带、智利、克什米尔、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安达曼群岛附近的印度洋。
统计数据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有 21次。其中,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其余全部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2000 年后,地球逐步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并将一直持续到 2035年。这期间会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这一观点与上述国际科学界的最新研究结果吻合。
“拉马德雷”是一种低温高压气流,通常处于大气层较高的位置,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30年。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会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个大陆向太平洋中部移动,低空气流的运动方向则正好相反,结果导致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则完全相反。中太平洋海面的反复升降就导致了地壳跷跷板运动,从而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人们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就发生了强地震海啸,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尼的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的9级地展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暖位相末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就像船的吃水线卸载上升,加载下沉一样)也是冷位相初期强震频发的一个原因。
地球自转加速度是不断变化的,自转加速度表示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程度。从1955年以后,用近代仪器观测到,地球自转加速度大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突然变化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根据美国华盛顿和理士满(Richmond)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可用一条折线近似地表示,其转折点分别在 1957、1961和1965年,与20世纪所有4场特大地震的发生时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2004年,我们发现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有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地球自转加速度的四年周期变化一一对应,这表明潮汐对自转加速度和特大地震也有影响。
过去就曾有专家研究过太平洋地区的部分地震,认为其发生与海洋潮汐有关。海洋潮汐是在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天体对地球的海水会产生引潮力。当新月或满月出现,即太阳、月球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会形成合力,引发大潮。专家认为,大潮能够对太平洋地区的地壳产生巨大的压力,部分坚固性稍差的地壳会出现裂缝。如这种破裂正好发生在地震带上,就会使该地区的地球内部能量得以猛烈地释放,这样地震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
不过,专家表示,潮汐作用只是引发地震的一种因素,能否形成地震还要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如构造带的分布,构造应力的积累程度,地震活动的周期性等等。
以近20年世界上影响最大的 16次大地震为例,其中发生在上、下弦前后两天内的大地震为5次而发生在农历初一(朔)和十五前后各两天的大地展有8次;发生在其他时间的大地震有3次。上、下弦前后是潮汐极小值,农历初一(朔)和十五前后是潮汐的极大值。16次大地震有13次与潮汐的极值有关,这恰恰说明地震与潮汐变化有关。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都发生在日月大潮附近。
资料表明,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全球灾害有很好的对应性,为强潮汐导致全球灾害提供了新的证据。
综上可知,接下来的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左右,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中的每一年(2010年,2014年,2018 年)及其前一年都是可能的发生年。而且由于2010年、2014年、 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和俄罗斯科学家预测的结果相吻合【9】。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地震的准四年周期。
根据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的准四年周期,2014年和2018年是下两次9级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釜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尹成孝表示,横跨内地吉林省及朝鲜两江道的长白山火山极可能喷发,预料时间在2014年至2015年。这表明,2014年地球的地震火山活动将非常强烈。1999年以来,我国火山研究也发现长白山火山活动有增强的趋势【10】。
参考文献
2. 林振山, 赵佩章, 赵文桐. 1999,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 42(6): 732-738
3.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2004,47(4):616-621。
4.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5.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6. 杨冬红,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2(5): 1-10
7.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10. 杨学祥, 陈殿友.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33~4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31294.html
上一篇:
未来三天我国北方大范围降温 局地可达10至12℃和潮汐组合对比下一篇:
广西气象农业联合开展大会商应对低温寡照天气和潮汐组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