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极端天气频发时代:气象专家不认识拉马德雷

已有 4833 次阅读 2011-1-24 07:57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极端天气, 拉马德雷

极端天气频发时代:气象专家不认识拉马德雷

                                                      杨学祥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陈振林说,2008年初,我国出现过“北旱南冻”异常现象,时隔两年再次发生。去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此外,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正洪水滔天,一些欧美国家也遭遇雪灾。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阿斯拉尔说,该机构电脑模拟研究预测,世界正进入“极端天气频发时代”[1]

 

国内外气象专家有意或无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气候循环:拉马德雷现象,正是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导致世界极端天气频发。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2-8]。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官方科学家在新闻媒体上闭口不谈,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周期为50-70年。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则完全相反。拉马德雷暖位相使厄尔尼诺事件增强,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拉尼娜事件增强。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这是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拉尼娜事件异常强烈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黄海。我国“南冻北旱”极端天气可能致国内粮价上涨。来源:新京报 2011012401:43据新华社电。http://news.sohu.com/20110124/n279044520.shtm

2.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32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3.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4.  杨学祥、杨冬红。4种原因可能是祸首。新文化报,201016(第5版)。http://enews.xwhb.com/html/2010-01/06/content_144259.htm

5.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2010-01-12 来源: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6.  两个"拉马德雷冷位相"的灾害对比. 大公网. 时间:2010-07-21 09:17: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www.takungpao.com/index/syzt2/1319757.html

7.  杨学祥. 两个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自然灾害对比:1947-1976年和2000-2030. 刊发时间:2010-07-20 01:09:38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7/20/content_1185572.htm

8.  世界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 20年内全球灾害较频繁。2010/07/17 6:33:40 PM ●南洋商报 http://www.nanyang.com/Newscenter/articledetail.asp?type=N&ID=167462&sID=7&cID=1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7295.html

上一篇: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滦县交界地震与潮汐组合、拉马德雷对比
下一篇:塔吉克斯坦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90公里和潮汐组合对比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金小伟 周少祥 杨正瓴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