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宁夏海原大地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已有 3927 次阅读 2010-12-17 05:3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地震,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宁夏海原

宁夏海原大地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杨学祥

 

  新华网银川1216电(记者张钦)16日是我国震级最高、烈度最大、破坏力最为严重的海原85级大地震90周年纪念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邓起东在宁夏海原县举办的海原大地震学术研讨会上说,研究表明,海原大地震共造成陕甘宁地区27万余人遇难。

 

  此前,地震学界公认1920年发生的海原大地震造成23万余人遇难。19201216,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当时全球均有震感,被称为“寰球大震”。据当地地方志记载,海原大地震发生时,当地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一切荡然无存,震中地区“状如车惊马奔,轰声震耳,房倒屋塌,土雾弥天”,物品“如人乱掷”。在海原县城西部,至今存有遇难者万人墓。

 

  然而受经济、交通、通信等条件限制,当时的北洋政府救灾都很乏力,更别说及时统计遇难人数了。1921年,我国地震学专家翁文灏、谢家荣等人到海原实地考察,开始我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地震现场实地考察,认为海原大地震造成20余万人死亡。新中国成立后地震专家的多次调查认为,海原大地震共有23万余人遇难。

 

邓起东表示,经过地震学界新的调查,确认海原大地震共造成27万余人。中国近现代重大地震考证研究项目宁夏项目组2010年的一项调研称,23万余人的数据是基于宁夏、甘肃64个县的调查情况,没有包括陕西省的受灾情况。实际上,海原大地震受灾范围包括陕甘宁77个县,共造成2734万人遇难[1]

 

近期研究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国强震频发:19201216,中国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当时全球均有震感,被称为“寰球大震”。这次大地震就发生在第一周期的拉马德雷“冷位相”1890年—1924年之内;1950815中国西藏发生8.6级地震,这次大地震就发生在第二周期的拉马德雷“冷位相”1947年—1976年之内;2008512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这次大地震就发生在第三周期的拉马德雷“冷位相”2000年—2035年之内,该周期内是否会发生8.5级以上地震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实践检验。

 

“拉马德雷”(Lamadre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Lamadre 已经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890年—1924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25年—1945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946年—1976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77年—1999年。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Lamadre是西班牙语“母亲”的意思,即她是El NinoLa Nina的母亲。其形成原因尚待研究。为叙述简便,文中“太平洋十年涛动”也用“拉马德雷”表达。

 

近十年研究发现,El NinoLa Nina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缩写为PDO)密切相关[2-3]PDO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ENSO事件的频率和强度。1976-1977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对引起这种现象原因予以关注[4-5]

 

根据地震资料的统计数据,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潮汐有18.6年、60年短周期,其中准60年周期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周期对应。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18.6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增强了潮汐南北震荡,两个最大值时期和一个最小值时期对应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一个最大值时期和两个最小值时期对应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共约56)。这就是强潮汐南北震荡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对应的原因。52-56年是多种潮汐周期的叠加复合周期,因而有强烈的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与之对应[6-10]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4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12 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3292007912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8.5级地震,2010227智利发生8.8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11]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历史记录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和中国8.5级以上地震和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6-11],有备无患才是上策。

 

 

参考文献

 

1.  张钦。专家:90年前宁夏海原大地震或造成27万余人遇难。来源:新华网 2010121609:42http://news.sohu.com/20101216/n278331954.shtml

2.  杨修群, 朱益民, , .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2004, 28(6): 979-992.

3.  吕俊梅, 琚建华, 张庆云,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2): 238-249.

4.  Zhang Y, Wallace J M, Battisti D S. ENSO-lik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1900-93[J]. J. Climate, 1997, 10:1004-1020.

5.  Mantua N J, Hare S R, Zhang Y, et al. A Pacific ing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 with impacts on salmon production [J].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7, 78: 1069-1079.

6.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7.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8.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0-204

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32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10.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11.              杨学祥.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发表于 2010-4-11 11:31:22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09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94380.html

上一篇:欧美暴雪和中国暴雪的关系:关注历史经验
下一篇:我国多地现今冬最低温度 弱潮汐导致寒流滞留北方
收藏 IP: .*| 热度|

1 赫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