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变暖和高海面并非是世界末日:谁能把地球变成恒温器?

已有 3952 次阅读 2010-7-6 20:0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恒温器

            全球变暖和高海面并非是世界末日:谁能把地球变成恒温器?

                                  杨学祥

 

IPCC最新报告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8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1859厘米。在2001年发表的评估报告中,IPCC曾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988厘米[1]

 

WuPeltier1983)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1350年前到7000年前,7000-5000年前间的冰融量减少。JaritzRuder1977)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2.65的速率快速上升,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0.47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2]

 

中国沿海全新世海面变化可分为6000年前的急剧上升、6000-5000年前期间的最高海面和5000年来相对稳定成微微下降等3个阶段;同时,海面是波动的,具有8500-7800年前期间、7300-6700年前期间、6000-5000年前期间、4600-4000年前期间、3800-3100年前期间、以及2500-1500年前期间6次波峰,其中后4次波峰为高于现今海面的高海面时期[2]

 

国际有说法称,2摄氏度是自然界最后安全阀门,全球变暖幅度不能超过2摄氏度。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吕学都反驳了这一说法。吕学都说,2度是一政治概念,欧盟提出要把大气温升控制在2度以内,实际上无科学说明。欧盟在很早就希望确定2度是一危险水平。客观地讲,说2度是危险的,2.1度、1.9度就不危险,在科学上不是那么准确。吕学都解释说,2度也能够说明问题,可能会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对海平面的升高、对自然生态系统等等会带来比较多的影响[3]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4]。世界并没有因此而毁灭。把2摄氏度设定为自然界最后安全阀门,这仅仅是纸上谈兵的推理数据,不符合气候变化的真实历史。即使我们能阻止人类自身造成的全球变暖,但是,我们无法阻止自然造成的全球变暖。如果“50年内上升7摄氏度”的事件重复出现,人类也会像从前一样继续生存和发展。

 

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2]。这说明当时的气温高于现在。全球变暖和高海面并非是世界末日。

 

适应气候变化才是人类的明智选择,改变气候变化的努力无异于向大自然宣战,只能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摄氏度设定为自然界最后安全阀门,这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历史上大冰期和大温暖期的温度差为10摄氏度以上,冰期和间冰期的温差为5摄氏度以上,小冰期和气候适宜期的温差在2摄氏度以上,它们都超过了人为设定的安全值。

 

要保持全球变暖幅度不能超过2摄氏度,谈何容易!谁能把地球变成恒温器?

 

参考文献

 

1.  刘浩,王宇。联合国最新报告:人类活动引起全球变暖。2007020308:41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http://it.sohu.com/20070203/n248019491.shtml

2.  赵希涛,杨达源。全球海面变化。科学出版社,199211810874

3.  中国专家反驳国际"全球变暖幅度不能超2"说法。20100601 15:30  来源: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zg/201006/01/t20100601_21470614.shtml

4.  汪品先, 翦知湣.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第四纪研究. 1999(1): 1~1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1666.html

上一篇:7月5日地震信息和潮汐组合
下一篇:鄂西未来几天多暴雨和潮汐组合
收藏 IP: .*| 热度|

3 钟炳 毛克彪 吕喆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0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