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6日午报:太阳黑子增加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杨学祥,杨冬红 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影响的因素有南极半岛海冰(周期性因素)、强潮汐南北震荡(周期性因素)、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突发性因素)、强潮汐组合和太阳风7-9天周期(周期性因素)。综合叠加结果决定厄尔尼诺指数的升降。
图1 2024年09月05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568,比2024年09月05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568,减速0.000,减速停止,进入停滞区间和拉尼娜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2024年9-10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大,10月达到极大值,增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与8月26-28日弱潮汐组合向9月3-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强震频发对应,与太阳黑子上升(151)对应,与6-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增加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
图2 2024年09月05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564,比2024年09月05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568,增速0.004,减速变增速,进入上升区间和拉尼娜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2024年9-10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大,10月达到极大值,增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与8月26-28日弱潮汐组合向9月3-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强震频发对应,与太阳黑子上升(167)对应,与6-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增加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
强震频发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2 2024-09-05 09:03:19 -3.55 144.30 20 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5.0 | 2024-09-02 16:26:24 | 23.90 | 121.73 | 20 | 台湾花莲县海域 |
3.8 | 2024-09-02 07:16:10 | 40.25 | 83.23 | 34 |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 |
3.3 | 2024-09-02 05:21:54 | 43.39 | 84.82 | 15 |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 |
6.4 | 2024-09-02 04:13:37 | -6.85 | 155.45 | 70 | 所罗门群岛 |
2024年9月2日太阳黑子200使厄尔尼诺指数上升133恢复下降
2024 08 31 232 180 1640 3 -999 * 6 4 0 6 0 0 0
2024 09 01 226 156 1560 0 -999 * 7 4 0 8 0 0 0
2024 09 02 238 200 1500 2 -999 * 6 5 0 3 0 0 0
2024 09 03 242 133 1320 0 -999 * 9 2 0 7 1 0 0
2024 09 04 262 151 1490 1 -999 * 9 6 0 10 1 0 0
2024 09 05 241 167 1490 0 -999 * 16 6 0 5 0 0
2024年9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
2024年9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潮汐组合A:9月4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2度,9月3日为日月大潮,9月5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B:2024年9月12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8.68度,9月11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C:2024年9月18日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1度,9月18日为日月大潮,9月18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D:2024年9月24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8.67度,9月24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24-2025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值,与强潮汐叠加,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或暖)空气活动(最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5624.html
南极半岛的海冰快速减少是厄尔尼诺增强的原因
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南极海冰持续快速减少,再创消融纪录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24-09-05 11:55
来源:澎湃新闻
∙ 绿政公署
9月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例行发布会,会上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3)》。年报显示,南极海冰持续快速减少,再创消融纪录,引起全球关注;北极海冰继续减少,但减少速度有所放缓。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与全球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稳定的上升趋势。
南北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利用多种气候资料分析表明,2023年南北极地区表现出持续的气候变化放大器效应,极端事件频发,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星介绍,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整体呈东-西区域差异大、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常年略高0.05℃。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年均气温持续快速上升,2023年有3站秋季气温创历史第二高、7站创历史第三高纪录。7月7日极夜期间,南极点气温一日内飙升40℃,由-74℃增温到-34℃。东南极则出现冷异常,7月中旬至8月末,南极大部地区连续发生4次极端寒潮,维多利亚、威尔克斯等区域13个观测站点创造有观测以来最冷纪录;威德尔海A23a冰山脱离冰架,面积达4000km2,成为世界上最大冰山。
北极地区增温放缓,仍经历了1979年以来最暖夏天,整体呈“陆暖海冷”分布。1979—2023年,北极增温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0.18℃/10年)的3.4倍。2023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9.19℃,较常年高0.97℃;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平均气温为-12.74℃、4.52℃、-7.09℃和-21.14℃,其中秋冬季节严重偏暖;按照区域来看,环北冰洋大陆地区特别是加拿大北部、巴伦支海-喀拉海沿岸,2023年偏暖幅度达到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加拿大北部地区异常高温少雨,导致严重干旱,诱发了持续5个月的野火,造成巨大损失;6月26日,格陵兰冰盖最高点气温达到0.39℃,超过了零点,造成冰盖大面积融化。
南极海冰持续快速减少,再创消融纪录,引起全球关注。2023年2月21日,南极海冰范围低至1.788×106km2,再次刷新2022年最低纪录;特别是,南极海冰在过去一年中持续保持低位,年累积海冰范围远远低于历史纪录。这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最极端的事件之一。
北极海冰继续减少,但减少速度有所放缓。2023年最大范围为14.62×106km2,是历史第5低值,最小范围为4.23×106km2,是历史第6低值;受春季海洋气温影响,北冰洋海冰开始消融较晚,夏秋季高温导致冻结也同样推迟。
南极臭氧洞形成提前且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北极臭氧总量高于历史平均。2023年南极臭氧洞提前了10天形成,9月21日达到单日最大面积2.6×107km2;受汤加火山喷发物质输送影响,南极平流层云偏多,使得南极臭氧洞持续到12月20日关闭。同时,北极极涡偏弱且平流层气温较高,抑制了北极大规模臭氧损耗,使得臭氧总量偏高。
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与全球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稳定的上升趋势。相对于2021年,极地地区大气主要温室气体平均浓度均有所升高。2022年南极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14.40ppm、1857.87ppb、334.72ppb和10.78ppt;北极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20.12ppm、2004.02ppb、336.08ppb和11.28ppt。其中,南极和北极地区六氟化硫较2021年平均浓度分别上升0.38ppt和0.42ppt,均为历年最大增幅。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39617
南极海冰对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