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22年6-8月欧亚创纪录高温敲响冬季严寒的警钟

已有 4647 次阅读 2022-8-17 16:2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22年6-8月欧亚创纪录高温敲响冬季严寒的警钟

                                                         吉林大学:杨学祥


     2022年北半球(最大值在欧亚)热到离谱


      不可否认,2022年的地球真的是“热到离谱”,全球不少地区都出现了“极端性”高温。例如:特别是破纪录的高温最为普遍,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均出现了高温,不少区域的气温都是达到了40度以上,并且是频繁出现,甚至还有50度的高温区域出现。

       这相对往年来说,高温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英国在今年7月,气温突破40摄氏度尚属首次,历史罕见。美国 大部分地区发生了数次热浪,白天温度超过37.8摄氏度,导致高温带来生命危机等等。

       这都说明了,2022年高温太强了——地球冒烟了,高温在北半球普遍发生了,特别是欧亚高温特别强烈,这在图1中非常鲜明,但是被全球变暖的观念所麻痹了

2022年6-7月北半球异常高温.png

图1 2022年6-8月欧洲创纪录异常高温

       我们在7月12日指出,西北太平洋高温异常值得关注。

2022-07-10海温.png

图2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2022年7月9-10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南极半岛海冰比较。南极半岛海冰增大,增强秘鲁寒流,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7月12-13日强潮汐组合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两者的拉锯战已经开始。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值得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6969.html

3033-07-12海温.png

图3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2022年7月12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南极半岛海冰比较。南极半岛海冰增大,增强秘鲁寒流,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7月12-13日强潮汐组合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两者的拉锯战已经开始。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值得关注。

      2022年5-8月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9月潮汐组合和南极海冰最大值有利于拉尼娜形成。

      从7月15日开始,厄尔尼诺指数高于-0.5,拉尼娜事件结束。本预测提前被证实。7月29日,拉尼娜卷土重来,表明南极半岛海冰重新增长。

2022-08-13海温.png

图4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2022年8月13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南极半岛海冰比较。7-9月南极半岛海冰增大快于预期,堵塞徳雷克海峡通道,增强秘鲁寒流,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8月9-12日强潮汐组合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两者叠加,厄尔尼诺指数升降拉锯战又将开始。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值得关注。南极半岛海冰增大迅速,拉尼娜卷土重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1028.html

图1-4给出了北半球出现创纪录高温,南半球面临大面积降温的确凿证据。

         伴随南极海冰极大值的出现和拉尼娜的发展,2022-2023年冬季极端寒潮值得警惕,不要被北半球异常高温所蒙蔽。

谁是谁非9年内见分晓:2017年变冷,2025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326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2015125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事实上,2014-2016年连续三年创最热纪录。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2022-2023年拉尼娜将导致2023-2025年变冷。


      2022年地球内能异常释放

      北极高温带来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引发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冰川融化的大陆地壳由于卸载而上升,海洋地壳由于加载而下降,地下热能在陆海地壳断裂处喷出,形成陆海交界处的海洋高温。

      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达千年一遇,也是海平面长期上升的结果。从15-17世纪的小冰期结束到21世纪全球变暖,地壳均衡运动一直在反复进行,也一直被气象学家所忽视,使他们陷入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气候变暖的恶性循环。

       地球内部热能参与全球变暖是地质学家对全球变暖理论的重大贡献。

           2022年8月3日,冰岛西南部雷克雅内斯半岛的法格拉达尔火山喷发。这次喷发为裂缝喷发,通常不会导致大爆炸或大量产生散布到平流层的灰烬。在沉睡超过6000年后,法格拉达尔火山曾在2021年3月19日开始喷发。那次喷发持续了大约6个月。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59829217&ver=3967&signature=pz-MSBY6MZhzJ705qrixZhhnYl3XJJAmeFKwt07fWG84ndpQiELnYJfQL1hG56hPiRELSpZQ8HXctHSpmSxZP7BomQct7mO6praQQ9GpxG3U7Rjy7C1QclLFSaBB95F*&new=1

           2022年地球内能异常释放值得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0224.html


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

 

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

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能产生降水再循环的不仅有陆地植物的蒸发作用,还有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作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强构造活动的热点,也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热带森林纬度最高的气候变化启动区。热点和构造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大温度梯度加强大气对流,其二是把地下水和地幔水带到大气参加降水循环,对比马宗晋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大陆及邻区五个地震活动幕的时空分布和高庆华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七大江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年份,可以明显看到地震活动与特大洪涝灾害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比全球地震带,沙漠带,构造活动带和水系分布图可以发现,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如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西部。

由此可见,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是降水再循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地热不仅能造成干旱,而且能造成洪涝。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表明地热在降水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旱震理论讨论的干旱与地震关系,指的是构造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其认定和发展对预测干旱和预测地震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141.html

       关注欧亚高温干旱极值区的地震火山活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1540.html

上一篇:北半球40度以上高温频现!拉尼娜让南半球降温
下一篇:8月17日晚报:拉尼娜卷土重来与南极半岛海冰增加和12-15日强潮汐组合对应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6 尤明庆 张学文 周少祥 范振英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