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虽然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到达地表的全球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带状,只有在低纬度地区受到破坏。在赤道地区,由于多云,年辐射总量并不最高。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特别是在大陆荒漠地区,年辐射总量较大,最大值在非洲东北部。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等。
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太阳黑子与降水的相关性如下:
1)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相对数的年变化有相关性,二者变化周期大体为11年;
2)不同地区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相关性不完全一致;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的电离层;从而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例如1989年3月发生的几十个强烈耀斑活动,引起短波通讯15次部分中断,24次全部中断。
3、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的指示方向。
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各国都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早作准备,把太阳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反射——云层;散射——空气分子;吸收——对流层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
削弱作用解释太阳能:
(1)高海拔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农业上就是光照条件好);
(2)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光照强)
(3)天气状况
我们在解题时,经常会遇到分析某地太阳辐射能量大小的情况,太阳辐射能量大小既取决与以下两个因素:
太阳辐射强弱;太阳辐射时长
其中的太阳辐射时长基本上等同于是昼长(晴天的前提下);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就较多了,下面我来着重来分析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
2.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5、其它
(1)大气的透明度:如空气中浮尘多时,则太阳辐射强度弱。
地形:
(2)坡向:阳坡获得多;阴坡获得少。背风坡降水少可能获得的太阳辐射多,迎风坡由于降水多可能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3)坡度:
阳坡
A、随着坡度的增加,获得的太阳辐射先增多后减少;
B、当太阳光线与坡面垂直时,获得的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为临界值;
C、临界值时的坡度等于纬差,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阴坡:当阴坡与太阳光线平行时,阴坡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为0。
我国所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强,高值出现在青藏高原,低值出现在四川盆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物体所受的遮挡程度
比如乔木下的草本或灌木受太阳辐射弱,绿叶遮蔽中的苹果受太阳辐射少等。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