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转载]重力分异导致地球圈层差异旋转

已有 2439 次阅读 2020-10-7 19:0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重力分异, 差异旋转, 核幔边界, 热能积累 |文章来源:转载

重力分异导致地球圈层差异旋转 杨学祥

wishful


wishful


民工的地幔环流说专栏,地幔对流不靠谱

摘自 杨学祥 老师的科学网博客

       地球各圈层成分的不同,是重力分异造成的,地球表面的重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向地心集中的同时,地球动能也向地核集中,加快了内核的自转速度,减慢了地壳和地幔的自转速度,形成了不同圈层旋转速度的差异,其中内核旋转最快,地壳最慢,这就造成了重力分异使地球自转变慢的假象。地震波测量表明,内核每年相对东向旋转约0.4°~1.8°。当核幔角动量交换将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时,由于重力分异导致地球转动惯量减少,地球各圈层的平均转速将加快。

       模型计算表明,早期均匀地球的初始自转角速度ω0为4.36×10-4rad/s,自转动能为9.2×1030J。重力分异使一个均匀自转的地球变为分层差异旋转的地球,由于重力位能降低,位能减少量为2.3×1031J,其中1.05×1031J转变为地核的动能,1.25×1031J转变为热能使地球增温1500℃,分层差异旋转的地球自转动能增加到1.97×1031J。通过核幔角动量交换,地球各圈层最终以统一的自转角速度1.2w0自转,地核输出自转动能1.25×1031J,其中,3.85×1030J使地壳和地幔的动能增大,8.66×1030J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这是外核是地球内部唯一的液态圈层的原因。



       根据表1的计算数据,均匀地球通过重力分异演化为2层不同密度地球,顶层角速度减少为原来的0.9倍,底层角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旋转动能由原来的9.2×1030J,增加到12.76×1030J;转动惯量由原来的9.7078×1044g·cm2,减少为9.4525×1044g·cm2;通过角动量交换,外层加速,内层减速,内外两层以1.0265 w0的角速度统一旋转,有3.29341×1030J的自转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内外圈层的边界。

       根据表的计算数据,均匀地球通过重力分异演化为8层不同密度地球,顶层角速度减少为原来的0.602倍,底层角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7.405倍;旋转动能由原来的9.2×1030J,增加到19.67×1030J;转动惯量由原来的9.7078×1044g·cm2,减少为8.11693×1044g·cm2;通过角动量交换,外层加速,内层减速,内外两层以1.1949 w0的角速度统一旋转,有8.65733×1030J的自转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这是外核成为地球内部唯一的液态圈层的原因。

       比较表2和表3,2层地球变为8层地球,统一角速度由1.0265 w0变为1.1949w0;有5.36392×1030J的自转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核幔边界是密度增减变化的分界面,是压力增减变化的分界面,是转动惯量增减变化的分界面,是自转动能增减变化的分界面,因此,它既是动能交换的界面,也是热能交换的界面,其物理学意义不容忽视。因为内核的密度最大,接近极限,不可能继续分层,所以8层地球和18层地球模型各项典型数据差别不大,这表明地球重力分异的大规模能量释放过程基本结束。

       除了重力分异外,潮汐摩擦使地壳和地幔自转速度减慢,为核幔差异旋转提供新的动力。

发布于 2017-11-27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436059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3514.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0年10月7日晚报
下一篇:10月5-7日太阳黑子监测和新冠疫情发展数据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1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