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转载]南方暴雨为何陷“车轮战”:关注长江巨洪三因子

已有 1889 次阅读 2020-7-13 13:03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长江巨洪, 厄尔尼诺, 太阳黑子22年周期, 地震 |文章来源:转载

南方暴雨为何陷“车轮战”?强度与98年相比如何?

2020-07-13 11:28澎湃新闻评论(0人参与)


  6月以来,我国南方迎来持续强降雨,呈现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局地强降水重叠度高等特点。7月4日至10日,重庆、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对此解读说,引发此次强降水过程是梅雨在作怪,具体而言,入梅偏早和梅雨锋偏强,是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异常偏多的原因。

7月11日,在沅江市南洞庭芦苇场澎湖潭垸,一栋房屋被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图

  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

  从6月2日至7月12日6时,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成为2007年开展暴雨预警业务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近期南方暴雨之强可见一斑。

  气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入汛以来,截至7月10日,我国南方共出现15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其中,自6月11日至7月10日,主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多雨中心位于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等地,浙江、安徽、江西局地累计降水量超过800毫米。

  多地日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比如在7月4日至10日的强降雨过程中,湖北黄梅、浠水,江西吉安、峡江,湖南隆回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雨量突破极值。

  6月1日至7月9日,湖北、安徽、江苏、贵州、浙江、重庆、湖南、江西、上海、广西、四川等省份共计85站累计降水量超过年降水量的一半。

  暴雨给长江流域防汛带来了压力,6月1日至7月9日,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达到369.9毫米,较1998年同期偏多54.8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近期雨情与1998年同期相比如何?

  7月12日零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是,与1998年我国南方特大暴雨事件相比,此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强度如何?

  “综合考虑范围、持续时间和雨量发现,6月27日以来(截至7月9日)的我国南方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来第五强(1998年第一)。” 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翟建青说。

  与1998年洪水相比,今年6月27日至7月9日的南方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从区域上来看,1998年暴雨过程覆盖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超过250毫米区域集中在江南北部及广西东部等地;而今年暴雨过程位置偏北,集中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大部及重庆、贵州等地,超过250毫米区域集中在湖南西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南部、福建西部等地。

  今年南方暴雨为何陷入“车轮战”?

  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频繁出现强降雨过程。其频繁性不仅体现在强降雨过程多,而且强降雨一轮接一轮,间歇期非常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解释,这主要与今年6月以来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关。

  对我国影响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一个稳定而少动的暖性深厚天气系统。其外围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恰恰是向暴雨区输送水汽的重要通道。

  具体来说,今年6月以来,副高比往年同期势力偏强,其外围的西南气流将来自孟加拉湾或我国南部海区的充沛水汽输送到我国南方;同时,北方的冷空气活动也比较频繁,造成了冷暖空气在南方地区持续交汇的局面,由此导致强降雨过程频繁而持续发生。

  是否梅雨在作怪?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气候似乎越来越反常,那么此次持续强降水背后是异常的气候在作怪吗?

  据王永光介绍,引发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是一只“怪兽”——梅雨。具体而言,入梅偏早和梅雨锋偏强,是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异常偏多的原因。

  今年江南地区的梅雨比往年偏早了7天,而梅雨的“主战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9日就已经入梅。原来,今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并且6月上中旬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偏北,二者共同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偏早。

  此外,这只“怪兽”还从其他地方获取能量,导致梅雨锋偏强。2019年秋季发生了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同时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导致副高显著偏强。与此同时,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发展、冷涡活跃,冷空气在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移动过程中爆发偏强。由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交汇,致使梅雨锋偏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也明显偏多。

  未来雨带如何移动,防汛压力会否减轻?

  7月以来,我国主雨带维持在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11日至12日,主雨带阶段性北抬。

  短暂的间歇期之后,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13日至16日,主雨带又将南落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期间,主要强降雨区域会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庆东部、贵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马学款提醒说,这与4日至7日强降雨雨带有较大的重合度,需要关注降水的叠加影响。

  即使7月中下旬雨带东段北抬,长江流域防汛的压力并不会减轻,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明显降水依然会给水位高位运行的江河库湖带来威胁。

http://jiangsu.sina.com.cn/news/s/2020-07-13/detail-iivhuipn2697163.shtml?cre=tianyi&mod=pchp&loc=22&r=0&rfunc=79&tj=none&tr=12


今年长江中下游爆发大洪水可能性很大:关注长江巨洪三因子

已有 4284 次阅读 2016-4-2 08:0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太阳黑子, 地震, 长江巨洪

今年长江中下游爆发大洪水可能性很大:关注长江巨洪三因子

               杨学祥,杨冬红


  新华社武汉3月31日电(记者黄艳)记者从31日在武汉召开的长江防总2016年指挥长视频会议上获悉,由于罕见的超强等级厄尔尼诺事件,今年汛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部分地区已经提前进入汛期,防汛抗旱形势严峻。


   尼泊尔和阿富汗大震是2016年长江巨洪的信号

 

   阿富汗东北部2015年10月26日下午发生7.8级强烈地震,巴基斯坦、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邻国均有强烈震感。目前地震已造成阿富汗境内至少34人死亡,巴基斯坦境内至少125人死亡。

   我们在2015年10月28日指出,阿富汗大震敲响2016年长江巨洪的警钟。

   我们多次发文指出,1997年和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1998年为-2,1997年发生了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了最强拉尼娜事件;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2016年为-2 ,2015年的厄尔尼诺和2016年的拉尼娜发生的概率超过5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48.html 


   2015年厄尔尼诺:今年干旱明年洪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99.html 


   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2016年发生拉尼娜,那么,长江大洪水有可能在2016年发生,因为1997-1998年厄尔尼诺和1998-2000年拉尼娜与2015-2016年厄尔尼诺和2016-2017年拉尼娜的发生条件极为相似。

   事实上,长江特大洪水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交替发生有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3年发生弱厄尔尼诺,1954-1956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最大的特大洪水;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1998年发生长江流域20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

   关注2015-2016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对长江大洪水的影响。

   关注2016-2017年强拉尼娜事件带来的灾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718.html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和2016年强拉尼娜,足以给中国带来1954年和1998年规模的长江巨洪。

   20世纪最强厄尔尼诺发生在1997-1998年,1998-2000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长江巨洪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后期和拉尼娜事件前期,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交替是长江巨洪发生的原因。

   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预测,2015-2016年发生较强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类似1954年和1998年中国巨洪在2016年发生的概率增加,今年不过是小试锋芒,加速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已刻不容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2140.html 


   冯利华和陈立人在2001年指出,形成长江3次巨大洪水有4个遥相关因子:(1)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1913,1933,1954,1976,1996,2020年);(2)厄尔尼诺事件,(3)青藏高原南部7级以上大震;(4)青藏高原大雪。

   从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一个认识:如果前3个因子同时具备,即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同时在厄尔尼诺次年和青藏高原南部大震后的一年左右(即3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时),长江很可能发生巨洪。因为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如果此时出现厄尔尼诺事件,那么在厄尔尼诺次年,海洋异常增暖所释放的能量已通过传播集中到30~40oN的副热带纬度,从而使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如果此前一年左右青藏高原南部发生7级以上大震,那么高原下垫面前期适度增温,将使大气环流异常加剧,导致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在江淮地区强烈而持续的交绥,从而有利于长江流域梅雨带的加强和维持,最终使长江出现巨洪。

   1931、1954和1998年具备了三个以上条件,因此出现了20世纪长江的三次巨洪。1976年也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尽管1976年是厄尔尼诺年,但在1976年青藏高原南部未发生大震,故长江1977年未出现巨洪。根据以上认识可以推断,在2020年(太阳黑子活动的下一个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如果3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那么长江有可能发生21世纪第一次巨洪。

   2015年发生了厄尔尼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但是,2015年不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按照长江巨洪的3因子标准,2015年不会发生类似1998年的长江巨洪。

   用以上认识去验证19世纪的长江巨洪就不能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如19世纪排在第一位的长江巨洪出现在1870年,尽管1868-1869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并且1869年1月10日缅甸发生了7-8级以上的大震,但该年不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谷年),而是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年。

   不过,如果把第一个因子的限定条件放宽为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峰谷年前后(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峰谷年前后,长江容易出现洪水),那么该年还是具备了长江发生巨洪的3个因子[1]。这一判定标准可称之为长江巨洪新3因子。

   我们在2015年10月28日指出,2015年发生了强厄尔尼诺,2015年4月25日青藏高原南部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以上大震,2015年10月26日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8级强烈地震,2014年为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年,这完全符合长江巨洪新3因子的标准,2016年有可能发生类似1870年的长江巨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165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113.html


   地震专家研究发现,西部地震是东部灾害先兆。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郭增建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上指出,20世纪,中国西部共发生了6次8级或大于8级的地震。1842年6月新疆巴里坤发生7级地震,1843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1932年12月甘肃昌马发生7.5级地震,1933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1957年12月蒙古国西南部靠近中国新疆地区发生8.3级大震,1958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1974年7月在蒙古国和新疆交界处发生7.2级地震,1975年在河南发生特大水灾。

   专家还发现,云南、缅甸一带一旦发生7级以上地震,长江流域往往发生特大水灾。如1931年、1954年、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发生的前半年,在云南、缅甸地区都有大地震出现。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780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79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65138


   尼泊尔和阿富汗大震敲响2016年长江巨洪的警钟!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互影响,构成气象-地质超级灾害链。

   尼泊尔地震是长江巨洪和更大地震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61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91.html 

2020年6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修改)

已有 1183 次阅读 2020-1-6 16:39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潮汐组合潮汐预警日月大潮近地潮月亮赤纬角

                    20206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修改)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20202-5月、9-12月为强潮汐时期,1月、6-8月为弱潮汐时期。6-8月弱潮汐时期导致潮汐南北震荡减弱,有利于长江巨洪的发生,与1998年相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64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311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41850.html

上一篇:新疆伊犁发生5.0级地震:关注7月12-13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0年7月13日晚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