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衣食住行如何保证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

已有 4054 次阅读 2020-2-4 11:43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冠状病毒, 紫外线, 远紫外线

衣食住行如何保证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缺一不可。保证每一个环节不给病毒留下可乘之机,既需要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人类的智慧。


远紫外线不会伤害人体并且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病毒


      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 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

      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皮肤癌。

      远紫外线又称C波或杀菌紫外线。波长200-280nm的紫外辐射,主要用于消毒灭菌。其中以253-257nm波长紫外线杀菌效果最好。

    数十年来,人们已经知道,广谱性紫外线通过破坏将DNA保持在一起的分子键来杀死病毒和细菌。不幸的是,它也会导致人类患上皮肤癌和白内障。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种窄谱紫外线 - 也被称为远紫外线 - 可以在不伤害人类的情况下根除空气中的病毒。

  在David J. Brenner教授的带领下,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此前已经证实,远紫外线可以在不伤害人体皮肤的情况下杀死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MRSA通常引起手术伤口感染。

      科学家们发现,远紫外线有效地消灭了病毒,与传统的广谱紫外线杀菌灯一样有效。不同于这样的光线,远紫外线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Brenner教授表示:“远紫外光的范围非常有限,不能穿透人体皮肤的外层死皮细胞或眼睛的泪液层,因此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因为病毒和细菌比人体细胞小得多,远紫外光可以达到他们的DNA并杀死它们。”

  研究团队希望这种产品可以最终用于阻止空气中病毒在医院、医生办公室、学校、机场和飞机等公共场所的传播。作为一个额外的好处,与接种疫苗不同,远紫外线应该能够有效抵抗即使是新出现的病毒株。

研究人员最近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

http://www.ufo-1.cn/article/201802/420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160.html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需要医院消毒系统换代更新


      将紫外线消毒升级到远紫外线杀毒,可以保持病房24小时无菌,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和控制疫情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类至今未找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物,因此,超声波疗法,紫外线疗法,远紫外线疗法是改变病毒生存环境,从根源消灭病源的有希望的尝试。

      相关部门要关注远紫外线灯的研制和应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222.html

 

      显然,将紫外线消毒升级到远紫外线杀毒,可以在衣食住行全方位杀灭病毒,营造最佳防疫环境,阻断病毒繁殖和传播无死角,让病毒无处藏身。


防紫外线和防病毒哪个更易行?


      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在远紫外线杀毒设备尚需研制的关头,逆向思维可提出一个简单问题:防紫外线和防病毒哪个更易行?答案当然是前者。

       因此,在人类衣食住行每一场所(包括一切运输工具)都安装紫外线杀毒器,人们只需穿紫外线防护服,就可时时处处保安全。紫外线防护服比病毒防护服要简单和廉价,适于普通百姓。

       对于工业环境中,处于强紫外线照射环境,需要配备紫外线防护装备。如:

       紫外线防护连体服

       紫外线防护连体衣

       紫外线防护大褂

       紫外线防护视窗头罩

       紫外线防护面屏

       紫外线防护眼镜

       紫外线防护手套

       紫外线防护套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


      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范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其中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就杀菌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1s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而UVA和UVB由于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杀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起到杀菌作用。


紫外线消毒作用机制:


       ①使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②破坏菌体蛋白质,使其光解变性;

       ③降低菌体酶的活性;

       ④使空气中的氧解离成臭氧。


紫外线杀毒器分三个档次:

 

     模拟正常太阳光紫外线含量杀毒(补充室内紫外线不足,无需防护,全时杀毒);

      模拟强太阳光杀毒(一级防护,定时杀毒);

      紫外线杀毒 (二级防护,定时杀毒)


本方法优越性


      紫外线杀毒全覆盖,病毒无藏身之处。


相关报道


待在家里是否就绝对安全了?

许鹏

已有 33125 次阅读 2020-2-2 14:50  


疫情来势汹汹,大部分人选择是在家里隔离,出门的时候戴口罩。但是是否待在家里就绝对安全呢?其实不是的。虽然待在家里可以大幅度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但是待在家里也不一定安全,疫情当前,你需要格外做好一些防护措施。

香港2003年SARS流行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个公寓楼里,一个病人通过下水管道层层传递,最终因他感染了324人的案例。 这个人甚至都不是住在这个楼里的,他只是来访问的时候,因为腹泻用了厕所。然后粪便里的病毒通过下水道系统最终感染了这个大楼里十几户人家。

昨天美国CDC宣布新冠状病毒病人的粪便里有大量的病毒存在。所以这次和SARS一样,是会发生粪-口的传播的。

总结一下,建筑往往是多人聚集地,所以很难做到绝对隔绝的。疫情面前,独善其身是很难的。病毒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也别心理负担太重,过于恐慌。本次疫情之后,搞建筑环境控制的人,无论对公建还是住宅,也需要反思一下各类建筑的设备设施到底应该怎样设计和建造,才能更好地保证人民健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6847-1216589.html


电梯按钮病毒多?复工后怎么防控?官方答复来了 

2020-02-02 16:54


2月2日下午15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风险人群的健康防护有关情况。


电梯按钮等光滑表面病毒多?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张流波指出,有媒体报道越光滑的表面上,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基于此应对门把手和电梯按钮重点消毒,其实“这种说法存在误会”。

张流波解释说,“实际上干净光滑的表面上,微生物是不容易存活的。病毒是在一些阴暗、潮湿,比较脏的地方存活的时间更长。这些天大家都在说电梯的按钮、门把手风险比较高,这个风险比较高并不是因为病毒在上面存活时间长,而是因为这些地方是高频接触的地方。你碰我也碰,相互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就大。”

张流波建议对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适当增加消毒频次,另外还可以用面巾纸或消毒纸巾进行物理隔离。


复工后,办公室请做以下防控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张流波指出,复工后,办公场所人员比较多,建议员工佩戴口罩。

张流波还指出,办公场所的电梯按钮、门把手、手动水龙头、公用电话等,人员接触比较频繁,应重点要消毒。

他还建议办公场所的工作人员应该尽量减少集体面对面讨论,减少集中聚餐。他还提醒,用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消毒时,一定是无人环境,以防工作人员吸入消毒剂。另外向人身上反复喷洒消毒剂有潜在风险,应该尽量避免。


建议复工后各单位错峰吃饭


针对返程务工人员应如何防护感染新型肺炎,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2日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表示,务工人员返程前应先做好体温测量,有可疑症状的先不要返程;同时,返程过程中也要做好个人防护;用工单位要在进行上岗前进行体检。他同时建议,用工单位应加强通风,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如果在密闭环境上班,建议戴口罩;建议各单位错峰吃饭等。


办公大楼出现疫情应立即停用中央空调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张流波就“城市办公楼多采用中央统一空调不利于疫情防控”的问题指出,办公场所一有疫情出现,应该停止使用中央空调。

张流波提出,在使用中央空调前首先要对空调类别、供风范围、新风的取风口、冷却水池和卫生指标有所了解,结合建筑的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启用中央空调。他认为,中央空调有严格的设计规范,规范使用是安全的。但“万一有疫情出现,我们应该停止使用,应该按照相关的要求,不只是对中央空调系统,还要对整个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经过评价合格以后,再看看中央空调是不是可以打开。”


乘坐火车飞机长途车尽可能隔位而坐、分散而坐


有记者提问,春运返程高峰期,人员密集场所防控压力增大,针对当前防控形势,有哪些更加具体的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表示,针对不同场所,不同行业各自的特点,还有不同的人群,已分类制定了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以及不同人群防护的规范和指南。比如正常运行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一是加强消毒,增加对候车室、卫生间,包括其他公用设施的消毒频次;二是加强通风,高铁、地铁、飞机这些公共交通工具上,环境相对比较封闭,适当增加这些空调换风的功率,同时还要增加换气的次数。

如要乘坐火车、飞机,尽可能隔位而坐,或者分散而坐。现在返程还没有迎来高峰,还有条件分散而坐。公交尽可能要采用自然通风,在北京这样的地方,天气比较冷,还需要开空调,这样的公交车需要增加清洗消毒频次。对乘坐长途客车返回工作岗位的人们,我们也建议隔位而坐、分散去坐,同时建议长途汽车要两个小时去休息区休息一次。不仅仅是休息,主要是开窗通风。对出租车来说,每日载客之前要做好消毒。所有的交通工具我们都提倡利用电子显示屏广播,不断把已经发布的健康提示,卫生防护指南的信息传达给乘客人员。

第三,公共场所,比如宾馆、商场、超市、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也要做好室内的清洁和消毒,加强通风换气和垃圾处理。这些场所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做好个人的防控,按照规范戴好口罩,同时要加强手的清洁,注意手的卫生,另外提醒这些工作人员不要带病上岗。

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物品、减少和他人的接触。如有条件,尽可能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在办公楼也要加强对来访人员的管理,做好登记,还要做好体温等健康监测。此外防控指南、操作细则,我们的网站都有详细的介绍。


快递员安检员接触人多怎么办?专家:及时更换口罩、认真洗手


有记者提问,马上要复工了,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人群,如售货员、地铁工作者、媒体人等风险更高一些,对这样的人群有没有特殊建议?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广大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地铁、机场、海关安检和检疫人员,餐厅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这些人日常接触人比较多,感染风险比普通人群更大一些,所以要更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准备好消毒用品,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

工作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在岗期间要规范佩戴口罩上岗。口罩在变形、弄湿、弄脏之后会导致防护性能下降,及时更换。同时要注意手卫生,经常用洗手液或者流水洗手。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一般情况下不必穿戴防护服,如出现可疑症状,发热、咳嗽、腹泻、呕吐、肌肉酸疼,应该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带病上岗,及时就医。


十省市1200名重症医学专业医生护士今天将到武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发布会上说,很多媒体也在关注现在救治力量的问题,遏制传播和加强救治是现在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2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再次从全国调派专业力量,保证武汉重症患者得到医疗救治,今天10省市1200名重症医学专业的医生和护士也将到达武汉,他们将与前期组派的医务人员一起投入到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之中。


疾控中心:病毒是否通过粪口传播需进一步研究调查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在2日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已在病例粪便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但病毒是否可以通过粪口传播,需要我们研究调查进一步证实。现在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还是以近距离飞沫、接触传播为主。


相关消息


钟南山院士回应新型冠状病毒粪口传播风险:有可能,值得高度警惕


今天(2月2日)下午,总台央视记者就新型冠状病毒粪口传播的问题独家采访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现在这个问题应该非常重视,因为在粪便里已经发现病毒,粪便是否传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因为在湖北、江西等有些地方,还有使用便桶的习惯,还会在鱼塘里洗,确实要引起防控注意。

从研究来看,已经患病的人,首先要了解粪便中有没有病毒,粪便带病毒人有多少,要一步一步来调查。从了解来看,尿液初步没有,但大便确实要引起注意。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倪浩、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http://www.sohu.com/a/370151811_1625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900.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2020年2月4日早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2020年2月4日午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