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之谜:自然宿主蝙蝠为什么安然无恙?

已有 7535 次阅读 2020-1-31 04:53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冠状病毒, 蝙蝠传播, 超声波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之谜:自然宿主蝙蝠为什么安然无恙?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最新研究指出,与SARS病毒相比,2019-nCov与浙江舟山采集到的两种蝙蝠冠状病毒更相似(bat-SL-CoVZC45bat-SL-CoVZXC21),同一性达88%。但病毒受体与SARS冠状病毒更接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可作为新冠病毒受体。不过,作用过程不完全相似,在2019-nCov受体结合域中,几个关键氨基酸残基是可变的。研究还指出,另一种未知动物是中间宿主,在蝙蝠与人之间传播。

新冠肺炎最初爆发在201912月下旬,武汉大部分蝙蝠在冬眠,且华南海鲜市场未发现或出售蝙蝠,可供购买的是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非水生动物。

尽管病毒与bat-SL-CoVZC45bat-SL-CoVZXC21同一性较高,但仍小于90%,它们仍处于不同分支,两种蝙蝠冠状病毒并非2019-nCoV的直接祖先。

SARSMERS传播路径中,蝙蝠均是自然宿主,由不同物种作为中间宿主传染给人类。

因此造成肺炎疫情暴发的新冠病毒,最初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且已经通过华南海鲜市场售出的未知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5264.shtm

 

2015-06-15 南方日报报道:近期,中东呼吸综合征在韩国暴发,我省也发现一例输入性病例。这一急性呼吸道疾病由冠状病毒MERS引起,令全球高度关注。而去年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也让人一度胆战心惊。 

  在这些病毒肆虐的背后,都少不了蝙蝠的身影。研究显示,蝙蝠很可能就是多种病毒的自然宿主,直接感染人类的果子狸、骆驼、灵长类动物等可能只是病毒的中间宿主。

  蝙蝠与病毒确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鉴定,25个病毒科能够感染脊椎动物,其中10个科与蝙蝠有关;在感染脊椎动物的16RNA病毒科中,至少有9个科的病毒可感染蝙蝠。

  可以说,蝙蝠就是一座自然界的活体病毒库。为什么蝙蝠这么“毒”?

  人们早注意到的蝙蝠所携带的病毒,是狂犬病毒。到目前为止,对它的研究也多。2012年新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报告称,狂犬病毒属有12种,除了蒙哥拉病毒外,其中11种的自然宿主是蝙蝠。

  2003年暴发的SARS疫情让人们记忆犹新。研究结果表明,可能是蝙蝠将体内的SARS病毒在野生动物交易市场传播给果子狸等野生动物。SARS病毒在这些中间宿主体内大量复制并进化后,感染了与其频繁接触的人。

  去年暴发在西非的埃博拉疫情以其高死亡率和严重症状令人闻之色变。研究发现,果蝠作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通过某种途径,将病毒传染给了灵长类。科学家们推断,可能是灵长类动物在旱季时与果蝠争食水果而被感染。

蝙蝠携带的其他病毒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禽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替曼病毒、罗斯河病毒、基孔肯雅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和汉坦病毒等,其中很多病毒都在近几十年引起过人兽共患病大暴发。

http://www.39yst.com/xinwen/278495.shtml


令人费解的是,蝙蝠能传播9个科的病毒 蝙蝠本身为何安然无恙?

除了携带病毒之王的美誉,超声波是蝙蝠与外界沟通和捕捉食物的有力武器。或许,这一特殊的武器使蝙蝠逃脱了病毒感染的灭顶之灾。

 

超声波能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吗?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30兆赫兹。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如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很难利用血流使药物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

 

超声波治病机理(网上资料)

 

机械效应

 

超声波超声在介质中前进时所产生的效应。(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是由反射而产生的机械效应)它可引起机体若干反应。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使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细胞的功能变化,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伸,松软。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系统和细胞功能,因此具有超声波独特的治疗意义。

 

温热效应

 

人体组织对超声能量有比较大的吸收本领,因此当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地被组织吸收而变成热量,其结果是组织的自己身体的温度升高。

产热过程既是机械能在介质中转变成热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即内生热。超声温热效应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一般情况下,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


理化效应

 

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促发若干物理化学变化。实践证明一些理化效应往往是上述效应的继发效应。TS-C型治疗机通过理化效应继发出下列五大作用:

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超声波作用后,细胞膜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加速代谢,改善组织营养。

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

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或继发膨胀以致崩溃,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内钙水平增高。成纤维细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胶原张力增加。

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关节内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胶原合成及成熟。促进或抑制损伤的修复和愈合过程。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如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很难利用血流使药物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在医学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

 

超声除螨

 

科研人员发现,螨虫的听觉神经系统很脆弱,对特定频率的超声非常敏感,针对螨虫的这种生理特性,已有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超声波除螨仪。这种新型的除螨产品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手段,直接用特殊频率的超声作用于螨虫的听觉神经系统,使其生理系统紊乱,烦躁不安,食欲不振,最终奄奄一息逐渐死亡。采用这种原理的除螨产品不用添加任何化学药剂,无毒无二次污染,对人体和家中宠物都没有伤害,是比较理想的除螨产品。


超声波检查

 

医学超声波检查的工作原理与声纳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将超声波发射到人体内,当它在体内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及折射,并且在人体组织中可能被吸收而衰减。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与结构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与折射以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也就不同,医生们正是通过仪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线,或影象的特征来辨别它们。此外再结合解剖学知识、正常与病理的改变,便可诊断所检查的器官是否有病。

医生们应用的超声诊断方法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A型、B型、M型及D型四大类。

A型:是以波形来显示组织特征的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器官的径线,以判定其大小。可用来鉴别病变组织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实质性、液体或是气体是否存在等。

B型:用平面图形的形式来显示被探查组织的具体情况。检查时,首先将人体界面的反射信号转变为强弱不同的光点,这些光点可通过荧光屏显现出来,这种方法直观性好,重复性强,可供前后对比,所以广泛用于妇产科、泌尿、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统疾病的诊断。

M型:是用于观察活动界面时间变化的一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心脏的活动情况,其曲线的动态改变称为超声心动图,可以用来观察心脏各层结构的位置、活动状态、结构的状况等,多用于辅助心脏及大血管疫病的诊断。

D型:是专门用来检测血液流动和器官活动的一种超声诊断方法,又称为多普勒超声诊断法。可确定血管是否通畅、管腔是否狭窄、闭塞以及病变部位。新一代的D型超声波还能定量地测定管腔内血液的流量。近几年来科学家又发展了彩色编码多普勒系统,可在超声心动图解剖标志的指示下,以不同颜色显示血流的方向,色泽的深浅代表血流的流速。还有立体超声显象、超声CT、超声内窥镜等超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并且还可以与其他检查仪器结合使用,使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超声波技术正在医学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它将更加完善,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超声波是一种波动形式,它可以作为探测与负载信息的载体或媒介如B超等用作诊断;超声波同时又是一种能量形式,当其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它就可以通过与传播超声波的媒质的相互作用,去影响,改变以致破坏后者的状态,性质及结构用作治疗。

https://baike.sogou.com/v356166.htm?fromTitle=%E8%B6%85%E5%A3%B0%E6%B3%A2

 

蝙蝠流感病毒能传染给人类?我们是否应该担忧?

 

2019326 /生物谷BIOON/ --2012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蝙蝠流感病毒,虽然发现的均为甲型流感病毒,但其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似乎与其它甲型流感病毒并不相同,这就让研究人员非常奇怪,考虑到人畜共患病的恐惧,即便从动物到人类,比如禽流感等,研究人员会进行相关研究来阐明这些病毒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文章中,研究者鉴别出了一种特殊的受体,其能帮助蝙蝠流感病毒进入到宿主细胞并引发感染,但不幸的是,这种受体存在于某些牲畜的细胞上,更让人担忧的是,该受体同样也存在于人类细胞上。

 

危险的疾病传播

 

蝙蝠在已知的哺乳动物中占到了20%的比例,其会携带超过65种人类病原体,包括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和尼帕病毒等,这些病毒能通过蝙蝠直接或中间宿主的方式传播到人类群体中;更有意思的是,能在不同蝙蝠种群之间成果传播和扩散的病毒还能够快速扩散到人类中,这就提示了蝙蝠传播人畜共患病的风险。

我们并不知道是否过去人类会被蝙蝠病毒所感染,但本文研究表明至少蝙蝠流感病毒是可能传染给人类的;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细胞中MHC-II的表达会促进蝙蝠流感复制,从而使得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类中;由于MHC-II受体在不同器官中都存在,而蝙蝠流感病毒能通过蝙蝠的唾液、尿液或粪便进行扩散,由于蝙蝠与人类的接触不断增加,因此这种传播途径更有可能发生。

与猪流感和禽流感一样,蝙蝠流感病毒也在全球广泛流行,而新发现的途径在许多农场动物中非常常见,因此蝙蝠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和牲畜的风险可能会明显增加。重要的是,由于人类与包括蝙蝠在内的野生动物的接触越来越多,猎取蝙蝠作为野味儿会使得人类暴露于这种人畜共患病的风险之中;在很多事件中,蝙蝠流感病毒与MHC-II的相互作用或许会消除这些重要的免疫分子,并使得人类和动物暴露于其它病毒或细菌感染的风险之中。(生物谷Bioon.com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35932.htm

 

蝙蝠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和牲畜的风险的警告余音未远,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更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217.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2020年1月30日晚报
下一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需要医院消毒系统换代更新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王从彦 周少祥 姜进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