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12月28日 00:2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8日电(张奥林)2019年临近尾声,这一年,世界在前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在悄然变化。
冰川融化改变了北极地貌、海平面上升让城市慢慢消失、栖息地被毁可能让小丑鱼从地球上灭绝……
你知道吗?全球变暖正悄悄地改变着地球的“模样”。
冰川融化改变地貌,城市在消失?
2019年11月,意大利威尼斯经历了自1872年以来最危险的一周,整个水城被淹了个底朝天,遭遇“末日般的破坏”。有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威尼斯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被全部淹没,彻底消失。
2019年11月15日,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在涨潮时被洪水淹没。
威尼斯的洪水已然退去,但美国阿拉斯加州沿海小镇基瓦利纳的水,却无法退去。因海平面上升,这个小镇面积正不断缩减。到2025年,这里就会被海水淹没。
人类居住的城市,说淹就淹,说没就没?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或许都源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南北极地区冰川大量融化。
这些冰川本来安静地“沉睡”在两极,雄壮美丽。但是,气温升高却让它们慢慢融化消逝。当冰川褪去,冰下的岛屿显露出来,北极的地貌正因此悄悄改变。
位于格陵兰岛西部,伊卢利萨特以北80公里处的的Eqi冰川。 EqiEqi冰川有大量的冰山崩解,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崩解事件会引起海啸。图片来源:Sipaphoto 版权作品 禁止转载
科学家警告称,北极圈中的格陵兰大片冰层的融化速度比预期快许多,在21世纪末之前,恐让全球数百万人面临洪灾风险。
冰川融化背后,是变暖加速。自20世纪90年代起,北极变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2倍。过去6年,更是北极地区最热的6年。
北极圈边上的俄罗斯,甚至可能因此修订课本上的气候带边界,而以严寒著称的首都莫斯科,也打破了133年来12月的最高温,并因降雪少无缘白色圣诞。
气候变暖威胁栖息地,物种在灭绝!
气候变暖还严重威胁到了北极的象征——北极熊的生存。2019年北极海冰数量显著减少,习惯在浮冰上生活的北极熊,失去了厚厚的冰层,难以捕猎食物。很多饥饿的北极熊被迫去村庄觅食。
浮冰上的北极熊。
同样面临生存威胁的还有万里之外的孟加拉虎和深海中的小丑鱼。
位于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国孙德尔本斯地区,是孟加拉虎的主要栖息地。由于海平面上升,这一地区预计会在2070年彻底消失,这里的孟加拉虎也会随之灭绝。
资料图:小丑鱼。
电影《海底总动员》中可爱的小丑鱼“尼莫”,也正面临威胁。小丑鱼对栖息地相当挑剔,如果它们的自然栖息地珊瑚礁继续受到破坏,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或许只能在电影中与它们“见面”。
也有一些生物已经与地球告别。今年2月,澳大利亚官员正式把珊瑚裸尾鼠从濒临灭绝的物种名录,转移到了灭绝类别。这是第一种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哺乳类动物。
科学家认为,未来几个世纪,气候和人类的活动可能会毁掉三百多种哺乳类动物和鸟类,也许会有更多物种从“濒临灭绝”走向“灭绝”。
呼吸的空气日益浑浊,人会变笨?
全球变暖不仅关系到冰川融化、物种灭绝,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多项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还会导致早产率增加、GDP减少,甚至让智商变低。
气温变暖为何会增加孕妇早产几率?研究发现,当气温超过32.2摄氏度时,出生率增加了5%,妊娠期长度平均缩减了6.1天,有些婴儿甚至会提前两周出生。
资料图:工厂排污。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让人变笨。目前,已经有大量相关证据表明,人类认知功能与吸入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在不通风的房间里学习,学生成绩会下滑。
美国一名教授表示,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继续高速上升,室内二氧化碳也将攀升,到了2100年,人类将变迟钝。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还显示,如果忽视气候变化问题,全球人均GDP将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降低7.22%。
少吃肉、少开车,这样做关系地球未来!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警告称,如果不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2030年之后,地球会迎来毁灭性气候。地球留给人类的好日子,或许只有10年了。
应对全球变暖,不仅需要各国从宏观层面作出努力,普通民众也可以用切身行动做出贡献。
资料图:养殖场。刘刚龙 摄
联合国专家给出了看起来简单易行的建议:多吃菜、少吃肉。报告认为,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会加速全球变暖。我们只需要适当地减少一些肉食,就能为减碳贡献力量。
其次,汽车尾气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平时出行时,应尽量选择公交和单车等绿色方式,既能减肥,又能环保。
此外,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等行为,也有助节能减排。
2019年,气候变暖对地球的深刻影响,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应对气候变暖,刻不容缓。(完)
短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最严重后果是破坏地壳的重力均衡异常,导致卸载的大陆地壳上升,加载的海洋地壳下沉,形成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