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西伯利亚将在100年内变得宜居?全球变暖有利有弊

已有 5281 次阅读 2019-6-10 07:5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气候变化, 有利有弊, 自然规律

西伯利亚将在100年内变得宜居?全球变暖有利有弊


地球不是恒温器,

冷暖转换有规律。  

饥荒瘟疫冷中来,

洪水梵风暖之弊。


顺其自然得清闲,

逆水行舟靠蛮力。

改造自然功几何?

修复环境谈何易!


相关报道

西伯利亚将在100年内变得宜居?俄罗斯科学家用气候数据作出推测

泛知识点昨天

早在石器时代,西伯利亚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考古证据表明,大约45000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以捕猎猛犸象、披毛犀和野牛等为生,后来从西而来的古北西伯利亚人,以及从东亚而来的人类群体都曾到达西伯利亚定居生活。

但是,西伯利亚的极寒气候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对人类来说是生存的挑战。在1.8万年前的末次冰盛期,气候变化就曾促使一些古北西伯利亚人和东亚人群,通过白令海峡陆桥到达北美阿拉斯加;如今,还有一些居住在西伯利亚的族群,每年会随着季节变化进行迁徙。

一项由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联邦研究中心(the Krasnoyarsk Federal Research Center, Russi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erospace, USA)共同进行的研究,利用气候数据对西伯利亚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推算,认为21世纪后期,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将变得适宜居住。

俄罗斯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伯利亚,占俄罗斯陆地面积的77%,但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27%,他们集中在南部的森林、草原等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地方。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对气候变化的预测可以推算出这些地区未来的宜居程度。

研究团队主要考察了三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指标:生态景观潜力、冬季严寒程度、永久冻土覆盖率,标识出温和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变化。

研究主要作者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联邦研究中心的艾丽娜·帕尔凡诺娃(Elena Parfenova)博士表示:“根据推测,西伯利亚冬季平均温度可能会上升3.4-9.1摄氏度,夏季会上升1.9到5.7摄氏度,同时降水量会增加60-140毫米。”

模拟结果还显示,在极端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到2080年,西伯利亚将拥有更多更为温和的气候条件,永久冻土的覆盖率会从现在的65%降到40%左右。即使是在温和气候变化的情况下,西伯利亚15%以上的生态景观将会得到改善,人口容量可以扩大到现有的5倍。

虽然现在还非常寒冷,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种植在这里将成为可能,人类新的定居点也可能随之诞生。但是,新居住地的开发利用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比如经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帕尔凡诺娃表示,目前只能从环境情况推测出西伯利亚巨大的农业生产和定居潜力。

更多的可居住土地,看起来似乎是件好事,但它实际上却是气候变暖加速的结果。长远来看,这对人类的生存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与居住在高寒地区相比,减缓气候变暖更为重要。


工业革命的利弊功过:简单地批判有失公允

已有 1188 次阅读 2019-2-9 17:0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工业革命, 小冰期, 温室气体, 历史功过, 人工排放    推荐到群组  

工业革命的利弊功过:简单地批判有失公允

                                    杨学祥


地球不是恒温器,

冷暖转换有规律。  

饥荒瘟疫冷中来,

洪水梵风暖之弊。


顺其自然得清闲,

逆水行舟靠蛮力。

改造自然功几何?

修复环境谈何易!


      伴随全球变暖的加剧,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工业革命成为现代社会的众矢之的,批判和声讨之声不绝于耳。

      如果不考虑自然变化因素,单纯从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而言,全球气候从14-17世纪的小冰期过渡到目前的全球变暖,工业革命是有功有过。

      在13-17世纪小冰期时期,人类经历了低温、饥荒、瘟疫、强震等严重极端灾害,直到工业革命后才得到缓解,温室气体的人工排放功大于过。使人类摆脱小冰期严寒天气的威胁,全球变暖的功不可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3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564.html


       目前的气候适于人类生存。任何改变气候变化的因素都可能打破目前这一平衡状态,产生严重后果,控制温室气体的浓度至关重要。但是,继续暖化存在风险,回归小冰期也存在风险。没有证据表明,第四纪大冰期已经结束。


历史教训:顶级气候学家出尔反尔


      全球气候波动是客观存在的,温室气体的增加不能解释气候变化的波动性。历史上,顶级气候学家的预测都被证实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忽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

       在气候冷暖变迁这一重大问题的预测上,科学界一直表现得“出尔反尔”。气候变暖和变冷之争也不是从今天开始的。

       1971年,丹斯加德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推算,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曾是主流。        1973年3月3日,日本气象厅的朝仓正在《东洋经济周刊》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也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

       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

       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彼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的彼得森。

      直到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自7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今天人们对于气候变暖学说的认可。几十年后的现在,他们的理论成为了主流。

      全球变暖进入新的转折时期,现在轮到全球变暖理论犯错误的时候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50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488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38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4088.html

上一篇:6月9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9年6月10日早报
下一篇:大规模造山作用导致气候变冷 为什么大冰期与大褶皱对应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钟炳 周少祥 刘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