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震分布图:集中在北纬30-40度地震死亡线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我国的台湾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宁夏自治区,以及四川、甘肃省所处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发生高等级地震的频率较多,中、东部,以及东北地区相对较少。就整体省级单位而言,重庆、湖南、广西、江西、浙江这五个省份的历史地震频率最小,湖北、福建、上海、内蒙、吉林、黑龙江次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省份基本都在地质较为稳定,断层很少的扬子地块和东北地块。
计算表明,地球自转时,赤道至北纬35°地带鼓起,35°至两极之间的地带下陷.上升与下降的交界带为35°线.
其次,太阳和月亮引潮力的长期项是赤道到南北纬35°间的地带为上升区,35°至两极之间的地带为下沉区.其交界带为35°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03/00/7237295_131143704.shtml
赤道和低纬度地区上升,转动惯量变大,自转变慢;高纬度地区下降,转动惯量变小,自转变快。所以,35度线也是地壳自转快慢转变的分界线。
我们已经论证,潮汐形变是地震的主要激发动力。由于北纬35度是地球升降反向和旋转反向的分界线,所以,北纬30-40度是垂直升降和水平扭转最剧烈的地区,应该是明显的地震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9402.html
相关报道
中国历史地震分布图:这五个省份地震发生得最少,有你家乡吗? 2019-04-12 00:00
2019年3月21日下午,网传江苏省连云港发生地震事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根据事后的调查显示,此次震感来源并非真正的地震,而是盐城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产生的震动,让人稍微松了一口气。毕竟相比于安全事故来说,地震要更加的难以预防和控制。
近些年来,我国曾发生了许多大型地震,比如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每一次,都造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令人痛心疾首。在所有的自然灾难中,地震由于其不可预测,以及不定地点的性质,让其一度被列入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1898年至今的世界地震记录
在历史上,我国地关于地震最早的记载,是在舜帝时期,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历史。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科学家张衡还曾制作了地动仪,用以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预测出具体方位和距离,进而快速实施震后救灾工作,挽救更多的被困人员。
地震记录+地震感知,这正是古人防范地震的有效方法。记录地震有利于人们在“历史地震多发地”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而地震的感知则有利于及时发现新的地震区域,并即使救援,减少损失。那么我国从舜帝开始,到21世纪,究竟哪些地方地震频发,哪些地方地震最少呢?我们来通过下面这张图来了解一下。
从一组公元前2300年-公元2000年间,地震等级大于里氏4.0级及其以上详细的记录图当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看出我国历史地震分布,以及震级大小(圆圈越大表示震级越高)。
在这当中,我国的台湾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宁夏自治区,以及四川、甘肃省所处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发生高等级地震的频率较多,中、东部,以及东北地区相对较少。
而就整体省级单位而言,重庆、湖南、广西、江西、浙江这五个省份的历史地震频率最小,湖北、福建、上海、内蒙、吉林、黑龙江次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省份基本都在地质较为稳定,断层很少的扬子地块和东北地块。
相比上述地震频率较低的省份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地震频率就要高很多了。
比如说,我国的台湾省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云南、西藏、新疆这些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些地区的地震基本都是由于不同板块之间的直接冲突引起的。而像宁夏、四川西北部、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区,则是大陆断裂带,属于板块运动衍生的负面效果。
至于我们今天的焦点城市-连云港来说,虽然在历史上没有记载该地区曾过发生大型地震,但连云港的西边却有着一条号称我国四大强震带之一的郯庐地震带,这个地震带在历史上出现过强震。
根据资料记载,1686年7月25日晚上,位于连云港以西约70公里的山东郯城发生里氏8.5级地震,地震导致郯城西部约100公里的徐州“城垣官署民庐顷复过,远近压死人不可计数”。徐州距离郯城100公里都尚且如此,那相距70公里的连云港应该也能感受到震感,甚至直接受灾。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虽然但相比于日本、东南亚,以及南美安的第斯山脉地区来说,我国的情况要好很多。但也正因为这样,我国的地震预防知识的普及程度远没有这些地方的高,还有不少人在遇到地震时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处理……
总之,不管你所处的地区、省份是否地震频繁,都应该学习正确的地震逃生方法,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千万不要认为我的家乡历史地震很少,完全用不着预防,我们每个人的活动范围都不只停留在故乡,不是吗?
http://www.sohu.com/a/307352790_120068472
临界纬度:北纬35° 线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线 已有 700 次阅读 2019-4-9
13:20
临界纬度:北纬35° 线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线
关键提示:地球的 北纬 30。线常常是飞机、轮船失事的地方,人们常常把这个区域叫做“死亡旋涡区”。如果将北纬30线上下各移动5°左右,那就是令人恐怖的 地震死亡线 !在北半球这两条相邻的纬度线,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令人费解、怪事迭出、祸患隐忧、灾难频频的神秘地带?这么多令人费解的神秘之地都会聚于此,不能不叫人感到异常的蹊跷和惊奇。而如果将北纬30°线上下各移动5左右,还会有更加令人吃惊的发现一在北纬35°
线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线 。
M.B. 斯托瓦斯把地球作为体积不随时间变化的不等速的二轴椭球体,计算了它的基本参数随扁率或偏心率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得出南北纬 35 o 线不随扁率变化而伸缩,由于其固定不变的特性而称为临界纬度。相反,南北纬 62 o 与赤道纬度,当地球扁率发生变化时,互为消长,称为共轭纬度 [3] 。 0 o 和 62 o 共轭纬度以及 35 o 临界纬度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中的特殊作用,表明地球扁率变化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中可能起到某中特殊作用。
图1 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全球性地表风带和气压带由赤道向两极依次为:赤道无风带(低压带)、纬度为0-30度的南北两个信风带(贸易风带)、纬度为30-35度南北两个亚热带无风带(高压带)、纬度为35-60度左右南北两个盛行西风带、纬度60度左右南北两个多风暴带(低压带)、纬度60度以上南北两个寒带东风带与极地高压带。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相邻两个风带之间的过渡带,即0度,南北30-35度,南北60度的5个纬度带,其两侧空气水平流动方向明显不同,故称为大气临界纬度。这是北纬30-35度线多灾多难的主要原因。
固体地壳的扁率变化与大气圈的扁率变化大致相同,规模变小,是地震火山活动的基本动力(地球扁率变大时,赤道圈和低纬度圈扩张,高纬度圈收缩;地球扁率变小时,赤道圈和低纬度圈收缩,高纬度圈扩张)。这是北纬30-40度线成为地震死亡线的主要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2289.html
潮汐形变引发地震和中国北纬35度地震带 已有 1068 次阅读 2018-8-12
19:06
潮汐形变引发地震和中国北纬 35度地震带
杨学祥,杨冬红
(吉林大学)
35 度临界纬度
M.B.斯托瓦斯把地球作为体积不随时间变化的不等速的二轴椭球体,计算了它的基本参数随扁率或偏心率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得出南北纬 35o 线不随扁率变化而伸缩,由于其固定不变的特性而称为临界纬度。相反,南北纬 62o 与赤道纬度,当地球扁率发生变化时,互为消长,称为共轭纬度 [3] 。 0o 和 62o 共轭纬度以及 35o 临界纬度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中的特殊作用,表明地球扁率变化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中可能起到某中特殊作用。
本文 计算结果表明,一个旋转速度不断增大的气体星球,在扁率不断变大的过程中,被削平的两极突起通过35 o 不变圈向赤道流动,形成一个几乎静止的(相对星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快速旋转)大气环流。在星球外部看来,加速旋转的气体星球象一个层层包裹的洋葱,每层的旋转速度不同,中心转速快,外层转速逐渐减小(见图1)。这非常符合木星环的旋转特征:美国学院公园市马里兰大学的Douglas
Hamilton和德国海德尔堡马普学会核物理研究所的Harald
Krüger发现,行星环中的微粒缓慢围绕木星运转,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4] 。理论计算结果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行星环形成机制:变速旋转的气体星球,赤道有慢速旋转的环,两极有快速旋转的帽。
图 1 地球变扁南北纬 35 度线长度不变 (杨冬红, 2009)
根据这一变化规律,在引潮力使地球扁率变大时,赤道上空的高速气流,产生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由东向西运动,加大赤道东风带的风速,在外空间看来几乎静止不动;在引潮力使地球扁率变小时,大气赤道突起减小并向两极流动,在南北纬35度线以上的中高纬度地区,形成两极突起,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速度加快,加大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风速。这一变化规律与星体大小以及形变规模无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253.html
地球自转时,赤道至北纬 35°地带鼓起, 35°至两极之间的地带下陷.上升与下降的交界带为 35°线.
其次,太阳和月亮引潮力的长期项是赤道到南北纬 35°间的地带为上升区, 35°至两极之间的地带为下沉区.其交界带为 35°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03/00/7237295_131143704.shtml
赤道和低纬度地区上升,转动惯量变大,自转变慢;高纬度地区下降,转动惯量变小,自转变快。所以,35度线也是地壳自转快慢转变的分界线。
我们已经论证,潮汐形变是地震的主要动力。由于北纬35度是地球升降反向和旋转反向的分界线,所以,北纬30-40度是垂直升降和水平扭转最剧烈的地区,应该是明显的地震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9402.html
证据:北纬 30-40
度地震带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有记载以来发生震级 M≥8.0 地震共有 18 次,自公元前 1177 年至公元 1969 年,除资料不确切外,共发生震级 M≥5.0 地震 2097 次(部分数据为史料推断)。 1970 年至 2007 年年底,中国(含边界附近)共发生震级 M≥5.0 地震约 4500 余次(真实记录)。
表 1 中国 M≥8.0 地震基本信息表
序号
发震时间
地名(部分为古地名)
纬度
经度
震级(部分为推算震级 )
01
1303-09-17
山西 赵城、洪洞
36.3
111.7
8
02
1556-01-23
陕西 华县
34.5
109.7
8
03
1604-12-19
福建 泉州海外
25.0
119.5
8
04
1668-07-25
山东 郯城、莒县
35.3
118.6
81/2
05
1679-09-02
河北 三河、平谷
40.0
117.0
8
06
1739-01-03
宁夏 银川、平罗
38.9
106.5
8
07
1833-09-06
云南 嵩明
25.2
103.0
8
08
1902-08-22
新疆 阿图什
40.0
76.5
81/4
09
1906-12-23
新疆 玛纳斯
43.9
85.6
8
10
1920-06-05
台湾 花莲海外
23.5
122.7
8
11
1920-12-16
宁夏 海原
36.5
105.7
81/2
12
1927-05-23
甘肃 古浪
37.6
102.6
8
13
1931-08-11
宁夏 银川、平罗
38.9
106.5
8
14
1950-08-15
西藏 察隅
28.4
96.7
81/2
15
1951-11-18
西藏 当雄
31.1
91.4
8
16
1972-01-25
台湾 新港东 海中
23.0
122.3
8
17
2001-11-14
新疆 若羌、青海交界
36.2
90.9
8.1
18
2008-05-12
四川 汶川县
31.0
103.4
8.0
图 2
1303-2008 年中国历史上 8 级地震分布
(资料来源科学出版社 1977 年出版的《地震学基础》第 9 ~ 10 页,部分资料来自中国地震目录, CEIC.ac.cn 制图)
D:\E\53887ed947f1201c6d1b3a91\我国8级地震.mht
表1和图 2 表明, 1303年 -2008年中国共发生 18次 8级以上地震,其中发生在北纬 30-40度之内的地震有 12次,占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杨学祥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1818。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 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29( 4): 652-657.YangDH,Yang 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 (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4):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4.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等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4): 616~621。 YANG X X, HAN Y B, CHEN Z, et al. New Evidence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o Triggering by Strong Tid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4, 47(4): 616~6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8836.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3554.html
上一篇:
4月15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4月15日晚报 下一篇:
4月15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4月16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