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现131年来最热纪录 美国出现严寒极端天气:为什么南热北冷?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最新模型研究表明,如果格林兰冰盖融化可导致其附近海平面将下降 100m ,北苏格兰的海平面将下降 3m ,冰岛周围海平面将下降 10m ,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将上升 10m 。在海平面附近,大气等位面的变化幅度与海平面变化幅度非常接近。 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北极地区海平面和大气等位面的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迫使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这是美国极寒发生的原因。
与此同时,南半球海平面反向上升,赤道热水南移,从低纬度直到南极大陆。这是澳大利亚创纪录高温和南极大陆海冰为南极海冰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小的 1 月份的原因。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确定!澳洲现131年来最热纪录,2019年气候“不稳定” 原创 环球科学猫 昨天
2019年的气候变化 真的是不寻常,虽然全球如今都处于在不同的气候状态下,但是各种极端气候我们全球人类都在体会。根据科学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已经确定出现了厄尔尼诺 状态,这可能会导致一个极端气候的状态,厄尔尼诺引发的极端气候要么是暖,要么就是冷,可能说到今年是冷还是热,不少科学爱好者都难以想象,因为一些区域热一些区域冷,所以2019年气候状态短暂时间来看是“不稳定”的,未来可能变化大。
科学家们也分析了近段时间的气候变化,主要因素厄尔尼诺,并且厄尔尼诺现象 已经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极端寒冷模式和极端高温现象都是打破了纪录,所以今年的气候现象可能并不太好,我们接下来就是看看全球的一个极端高温现象,就是位于澳大利亚 ,在1月份我们就听到了他们的高温消息,没想到在3月依然是可以听到的。
根据科学报告显示,在澳大利亚南部最近也遭受到了热浪的袭击,并且温度达到了39.1℃,创下了131年来最热纪录,这不难现象高温是在澳大利亚刷新多次纪录,并且在1月的时候这个温度更加的高,我们也说了依然是刷新纪录,根据澳大利亚科学数据显示,在1月多地气温均超过40摄氏度。澳气象局表示,这样的极端气温“前所未见”,专家则警告称高温只是气候问题的开端,最坏的时刻仍未到。
所以说2019年1月澳大利亚也打破了1910年有纪录以来,最炎热的1月,这次又创下一个纪录,看来今年全球可能都会遇到很多极端天气,根据气候学家沃特金斯 则称,澳洲气温在过去100年来上升了1摄氏度,也是导致现时高温的原因。热浪影响多地,打破了最长时间、单日高温的记录。所以说,确实2019年澳大利亚遭受的极端天气较多。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 预报,2019年在厄尔尼诺的状态之下,我们可能还会出现一个高温的情况,也就是比2018年还要高,当然同时也会出现更多的极端气候现象,也许澳大利亚 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们也说了厄尔尼诺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的,自从2018年以来,虽然科学界最初没有发布厄尔尼诺的状态,但是它的酝酿一直持续了下来。
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季还有80%概率存在,世界气象组织 也发布了最新预报,在未来三个月内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50-60%。所以说无论是谁的科学报告显示,厄尔尼诺现象 将会继续保持之中,这也不得不说了,厄尔尼诺 引发的各种极端气候都可能会出现,例如,降雨,高温等自然现象。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Qw3LzF
冰火两重天使温室效应失灵:美国极寒澳大利亚酷热 已有 945 次阅读 2019-2-3
13:08 |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 美国极寒 , 澳大利亚酷热 , 温室效应失灵 , 人类不能改变自然规律
推荐到群组
冰火两重天使温室效应失灵 关键提示:如果说澳大利亚酷热是温室气体增加的结果,是否由此可以推论,美国极寒源于温室气体的减少?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使温室效应失灵。
有人强词夺理:美国极寒是全球变暖造成的。当然,澳大利亚酷热也是全球变暖造成的。全球变暖可以解释一切,无论是变暖还是变冷。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冷暖互变和物极必反。但是,相关的转化机制必须给与有说服力的论证,特别是,对未来作出有效的预测。
冰火两重天:美国极寒澳大利亚酷热 2019年02月01日 09:34 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骜]澳大利亚和美国人民最近的生活恐怕很煎熬。
一边,澳大利亚人民正被极端炙热烘烤,另一边,美国正在遭遇创纪录严寒,这两个国家算得上是“冰火两重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月1日报道了澳大利亚的景象,当地先是经历了当地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斗争18个月后,又遭极端热浪侵袭。
新南威尔士州农场主邓福德忧心忡忡,不知在极端炎热和大风完全使土地干涸之后,他是否还能种庄稼。
“你转过身去,都看不到院子的另一边,因为风把尘土从那边吹过来,把人都吹瘦了。不仅如此,还有热浪,”他站在农场院子里说。
一周又一周,澳大利亚所有8个州和地区的气温持续上升。各地道路融化,基础设施瘫痪,动物和鱼类大量死亡。
(当地人给口渴的考拉喂水)
澳大利亚南部城市阿德莱德在1月24日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温度达到46.6摄氏度。
高温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在超过40摄氏度的温度下,人体开始经历热衰竭。一旦温度超过41摄氏度,身体就会开始停止运转。
为此,澳大利亚各地都发布了健康警告,建议人们在一天最热的时候呆在室内,尽量减少体育活动,保持水分。
而在遥远的美国,又是另一番景象:气温骤降至零下32摄氏度。
美媒1月31月报道,来自北极的巨大寒流本星期席卷美国,上亿美国民众这两天历经了美国大陆有史以来最严寒的天气。
特别是在美国中西部地区,体感温度低至零下45度,凛冽的冷空气和低温使伊利诺伊、密西根和威斯康辛三州进入紧急状态。许多学校自星期二下午停课至星期四。
“当地刺骨的冷空气,使得滚烫的热水一泼洒到室外便立即挥发。走在路上一分钟,眼睫毛便结上冰霜。而在室外拿出手机,电量便急速下降,3分钟后自动关机。他说,走在路上,基本上看不到其他行人,车辆也相当稀少。一些地方的积雪甚至达到一公尺左右。”一位威斯康辛州麦迪逊市居民说道。
专家警告说,在这样的寒冷天气下,皮肤只暴露在外10分钟就可能被冻伤。
美国官员说,除去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国大陆85%的地区星期三的气温在冰点以下。
点击进入专题:
美国中西部遭遇极寒天气
责任编辑:张玉
http://news.sina.com.cn/w/2019-02-01/doc-ihqfskcp2274566.shtml
原创 美国遭遇极寒天气,出现破纪录低温,源于强大的“北极涡旋”来袭
2019-02-03 09:50 来源:地理沙龙号 冬季 / 阿拉斯加 / 美国
原标题:美国遭遇极寒天气,出现破纪录低温,源于强大的“北极涡旋”来袭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当地球在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从而产生了地球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现象,四季现象在中纬度地区表现的最为典型。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此时北半球正值寒冷的冬季,而南半球正值炎热的夏季,现在我国正是“数九寒天”的寒冷季节,位于地球另一面的美国,最近也遭遇了极度严寒天气,我们来看如下新闻:
美国遭遇极寒天气
2019年1月下旬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极寒天气,截止2019年2月1日,此次恶劣天气已经造成了至少21人死亡。美国的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和印第安纳州等州受灾严重,有的地区最低气温下降到了约-40℃,甚至出现了破当地气象记录的低温。 冰封芝加哥
美国和中国在自然地理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国土面积都超过900万平方千米,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我国的纬度位置从海南岛开始往北计算,大约位于20°N至50°N之间,美国除去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地区,其本土的纬度位置大约位于25°N至50°N之间,中美两国在纬度上几乎是相当的。
极寒天气
那么,为什么今年冬季,美国遭遇了极度严寒的天气,而地处同纬度的我国,好像没有这么寒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来研究,是什么因素使得我们冬季会产生极寒天气。当北半球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但是,中纬度地区也不至于出现零下30至40℃的低温。造成冬季快速降温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入侵。
湖面结冰
在两极地区,由于纬度高,是全球温度最低的区域,所以在两极地区的近地面会由于低温而使得空气冷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我们称为“极地高气压带”,在近地面空气会从极地高压向四周流出,形成冷空气向低纬入侵。不仅如此,极地地区的冷空气还在不断的旋转之中,形成“极地涡旋”,南极地区的极地涡旋势力通常更为强大。
西伯利亚东北部北极涡旋
在北极地区的极地涡旋有两个中心,一个位于加拿大的巴芬岛,另一个位于西伯利亚的东北部地区,影响我国的强冷空气多是来自此处。此次美国极寒天气与“极地涡旋”有很大的关系 ,正是由于冬季位于北美洲北部的极地涡旋势力增强,并向低纬度地区移动入侵,带来强冷空气南下,造成剧烈降温。
北美洲地形图
北美洲的地形又称为了加剧冷空气影响的因素之一,北美洲的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西部地区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北美洲的部分,主要是落基山脉,东部地区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北美洲的中部地区是南至墨西哥湾,北至北冰洋沿岸的中央大平原,由于中央大平原的存在,使得地形对于冷空气的阻挡较弱,使得冷空气的影响范围更大 。
极度严寒
http://www.sohu.com/a/293045219_79489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0576.html
北半球中低纬度极寒 南半球酷热:北极冰盖融化惹的祸 已有 894 次阅读 2019-2-21
10:16 |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 北极冰盖融化 , 等位面南移 , 北半球极寒 , 南半球酷热
推荐到群组
北半球中低纬度极寒 南半球酷热:北极冰盖融化惹的祸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2019年初,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又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极寒天气,部分州甚至气温低到零下 52° C!而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气温却又飙升到了 50° C。这都是北极冰盖融化惹的祸。
在美国,多城突破零下 50度,打破 340多项历史纪录。根据美国中西部地区气象中心,明尼苏达州气温降至摄氏零下 53度、威斯康辛州为零下 51度、艾奥瓦州则达到了零下 58度。
而在澳大利亚,尽管目前是干旱的夏季,高温并不罕见,但今年 1月澳大利亚的高温仍然是惊人的。比如南澳大利亚州城市奥古斯塔港的气温达到了惊人的 48.9度,比 2009年 2月 7日 创下最高记录又高出了不少。
http://www.sohu.com/a/293293607_115362
中国气象爱好者撰文指出,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和美国宇航局( NASA)的数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分析近日发布分析指出,在 2019年 1月,南极海冰遭遇危机—— 2019年南极 1月的海冰面积为有卫星记录以来的第二低值!
据美国国家冰雪中心公布的数据, 1月份的南极海冰面积仅有 380万平方千米,比 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低少了 450000平方英里(约合 116万平方千米)!统计数据显示,这一结果比 1981-2010的平均值减少了 23.4%,为南极海冰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小的 1月份,仅有 2017年 1月比 2019年 1月的海冰范围略小。
在南极海冰消融的同时,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分析, 2019年 1月北极海冰面积也是 41年记录中的第六小,相较于 1981-2010平均值偏低了 6%,这对比起南极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情况也不容乐观。
当然,和北极不同,南极洲的海冰情况似乎与全球变暖的关系更为复杂——南极海冰的变化与全球温度增长之间并非是线性关联的,因此不能把南极海冰严重单纯偏低甩锅给全球变暖,但 2019年 1月,南半球很多地方遭遇了异常的天气,比如澳大利亚遭遇了史上最暖的 1月,智利和阿根廷也出现了破纪录的高温,南极的海冰偏少很难不让人联想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KR0uKU
为什么北半球中低纬度极寒南半球酷热
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北极地区海平面和大气等位面的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迫使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由此导致的极地涡旋分裂,是美国极寒发生的原因。类似事件在 2012年、 2014年和 2016年连续发生,是 2014-2016年连续三年最热纪录导致的北极变暖惹的祸。
一个重要的证据是,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在 科里奥利力 作用下向西偏移旋转,由此导致的极地涡旋分裂,与 NASA发布 “极地涡旋 ”影响下的美国红外热成像卫星影像完全一致,是美国极寒发生的原因。
近日,美国和 加拿大 部分地区因 “极地涡旋 /北极寒流( Polar Votex) ”席卷而遭遇极寒天气,中西部地区气温甚至跌破零下50 华氏度(约 -45.6℃ )。你无需亲临美国中西部,就可通过美国航天航空局 NASA发布的许多视觉化卫星影像了解这股急冻寒流的威力。
继 “极地涡旋 ”相关的 Terra卫星云图和 GEOS-5模型卫星影像后, NASA又发布了基于 Aqua水文气象卫星的大气红外探测仪( AIRS )的热成像卫星图。 NASA用大气红外探测仪( AIRS)监控全球在极地涡旋影响下的气象模式、整体气候和实时气温变化。
NASA解释基于 AIRS 数据的 红外热成像 图中,最低气温显示为紫色至蓝色,对应 -40℃ 至 -23℃ 。随着 1月 20-29日期间的数据变化,你可以看到最冷的紫色区块冷空气团如何南下进入美国部分地区。
受 极地涡旋 的影响,造成了美国中西部区域严重的问题,不过好在该情况或即将结束,美中西预计将在近日逐渐回暖,回归一二月正常的冬季气温。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814777.htm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受风暴系统影响,北极遭遇到一股罕见的热浪。 2015年 12月 30日 ,温度居然突破了零摄氏度,比起往年的温度真是高出近 30摄氏度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国际北极浮标项目的监测数据报道,北极附近区域 30日气温在 -1.1℃ 至 1.7℃ 之间变化,在某个短暂时段内超过了零摄氏度。这个气温比美国中西部大多数城市要高,与伊利诺伊州 芝加哥 基本持平。
而北极平时的这个时间段的气温大约在 -20℉ (华氏度,约 -28.9℃ ),而眼下气温已经逼近盛夏时的高温。在同一个风暴系统的影响与低气压的作用下,美国中西部在遭遇罕见的暴风雨和洪水,这股热浪从南向北袭击北极。
这正是厄尔尼诺现象,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比预期还要严重,对大气环流、天气模式以及北极气温均造成影响。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达到 1997年、 1998年的强度,即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我们在 2016年 1月 3日 指出, 2015年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增温,增大了赤道和北极的温差,达到一定极值,将形成赤道高温的低压区和北极低温的高压区,造成赤道暖流向北极的热输送,这是北极异常增温发生在极强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原因。这表明 2016年 北极海冰 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2006-2013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从中国的情况看,最近的 5个冬季更出现了 3个明显的 “冷冬 ”。我国平均气温 2011年是最低值。与我国类似,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与近几年相比, 2012年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 2007年、 2008年、 2009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 2006年、 2010年和 2011年,其中 2006年的情况基本是最严重的(杨冬红等, 2011)。
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自 20世纪就开始记录,上世纪 60年代,北极冬季 海冰 覆盖面积为 1400万 -1600万平方公里,夏季末海冰覆盖面积为 700万 -900万平方公里,此后北极海冰面积持续下降。海冰最低覆盖面积出现在 2005年、 2007年、 2008年和 2010年的 9月份,最低记录是 2007年 428万平方公里,这一最低记录于 2012年再次被打破。 2012年 11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多哈举行的 联合国 气候大会上发布报告称,从 2012年 3月至 9月间,北极海冰消失了 1183万平方公里,比整个美国还要大。因此,北极周围 海冰 面积 “创下了历史新低 ”。
2012年秋季,北极海冰的面积与体积均降至历史最低点。但根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冰雪 数据中心 ( NSIDC) 2013年 3月 25日 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北极海冰的面积又逼近这一最低点,随时可能 “打破纪录 ”。 “北极海冰正在迅速融化,目前的面积甚至不足 30年前的两成,导致北极变暖。 ”美国罗格斯大学沿海和 海洋 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詹妮弗 ·弗朗西斯说,这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 “症状 ”,并令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南下。
但是,全球变暖如何导致北半球气候变冷,专家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变化机制。
图 1 格陵兰 海冰融化 导致的海水和大气的流动是北半球中低温度地区变冷和南半球变热的根源,
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北极地区海平面和大气等位面的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迫使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太平洋海温下降导致全球变暖停止。
极地冰盖融化后全球海平面都将上升,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最新模型研究表明,如果格林兰冰盖融化可导致其附近海平面将下降 100m,北苏格兰的海平面将下降 3m,冰岛周围海平面将下降 10m,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将上升 10m。在海平面附近,大气等位面的变化幅度与海平面变化幅度非常接近。
近期 北极海冰 和冰盖的融化只是最新模型的一个缩影。北极大量冷水和冷空气在下降等位面的压力下流过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导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
有报道称,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涨的一种跷跷板现象。通常情况下,北极地区冬季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中纬度地区受高气压支配。此时, 北极 涛动处于正位相,限制了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图片来源:香港天文台)
美官方预测,下月跷跷板上的两泡走弱,高低压间坡度有走缓趋势。这意味着冷空气即将趁虚而入强势回归?
我们在 2016年 12月 1日 指出,关键是冷空气在西伯利亚的积累。
赤道热带高温气流南移造成南半球高温
如图 1所示,北极冰盖融化造成的等位面变化不仅导致北极寒流南移,而且导致赤道热带高温气流南移,由此造成南半球高温。 2019年 1月,南半球很多地方遭遇了异常的天气,比如澳大利亚遭遇了史上最暖的 1月,智利和阿根廷也出现了破纪录的高温,南极的海冰偏少也与等位面南移有关。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 2007: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 海啸 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 ——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204。
2. 杨冬红,杨学祥。 “拉马德雷 ”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28( 1): 95-96
3.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年 12月 26日 印尼 地震 海啸 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 3): 1023-1027
Yang Donghong,Yang Xxuexiang, Liu Cai.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Indonesia[J].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6, 21( 3) :
1023~ 1027.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4):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5. 杨学祥 , 杨冬红 .2008.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8-9.
6.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 气候 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7. 杨冬红 ,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615.
8. 杨冬红, 杨学祥 。 2008. 全球变暖 减速与郭增建的 “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3 (6): 1813~ 1818
Yang D H, Yang XX.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8,
23(6): 1813-1818.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FZkNc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3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3374.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6187.html
上一篇:
3月6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3月7日早报 下一篇:
3月6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3月7日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