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对“CO2浓度下降,全球温度也随之下降”等思路提出挑战

已有 2417 次阅读 2018-10-12 09:2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 潮汐调温效应, 深海巨震降温效应, 海洋藏冷效应

对“CO2浓度下降,全球温度也随之下降”等思路提出挑战

                               杨学祥

 

 

全球温升限定从2调整为1.5意味着什么?

作者:卜叶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8/10/11 0:12:22

 

全球温升限定从2调整为1.5意味着什么?

 

近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温升2的真实影响将比预测中的更为严重,若将目标调整为1.5,人类将能避免大量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与风险。业内专家认为,这是第六次评估周期内发布的重要报告。

其实,早在2015年,《巴黎协定》就提出,本世纪末前,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前工业水平的2以内,并将努力把温升限定在1.5内。

这些目标不过是避免气候变化最严重影响的最低目标。但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仍远未走上正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全球的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水平已高出接近1 而此时重新提出在本世纪末把温度控制在1.5内,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全人类的行动的警示. 它需要引起全球各国家的重视。

目前,已有研究数据证明,温升1.5情境下的影响比2情境下有所减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向《中国科学报》表示,此次的研究报告是为《巴黎协定》中提到的争取把温升限定在1.5内的可行性提供证据,并说明实现该目标的路径。

尽管,温度升高对一些地区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比如温度已有的升高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带来利好,但整体长期来看,依然是弊大于利。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原所长、研究员林而达向《中国科学报》表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无论高排放,还是低排放,温度都将持续升高,而此次《报告》中提到的将温升稳定在1.5的不确定性、难度、实现路径仍需要深入分析和细致研究。

“此次温升控制在1.5的目标不同于以往的IPCC历次报告,以往是假想排放曲线预估升温的幅度和与之相对应的气候变化和适应问题,而此次是提出最终到达的温度目标而没有规定到达目标所采取的排放曲线,因此带来的是全新的气候动力学问题”黄刚说。

无论如何,人们对“尽快采取行动,优于踟蹰不前”已达成共识。能否实现把全球温升控制在1.5内意味着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方面进行“快速而深远的”转型。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周大地表示,中国面临着能源结构、发展模式的调整,意味着一些行业的限制,比如煤炭行业,一些产业的发展,比如可再生能源。调整过程过程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发展,我们的成本如何,尚待研究。

新的问题出现了。自1860年以来,全球CO2浓度曲线从未出现过下降或变缓,黄刚认为,针对CO2浓度未来的变缓或下降的气候反馈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特别是针对区域的影响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对“CO2浓度下降,全球温度也随之下降”等思路提出挑战。

自然并非人类想象的那样简单,占地球表面的71%的海洋在调控全球温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CO2浓度持续升高情况下,当各大洋增温时,全球温度快速增暖,当各大洋温度变化不一致时,全球温度便会停滞或减缓;而当CO2浓度减缓或降低时,海洋特别是海洋深层可能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使得地球温度仍处于增温的状态。”黄刚说。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8479.shtm

 

“海底藏冷相应”和“海洋锅炉效应”被证实

已有 2855 次阅读 2013-12-17 06:19 |

“海底藏冷相应”和“海洋锅炉效应”被证实

              杨学祥

 

科学家的发现进一步证实,全球表面升温的暂停或许是由于空气中的大量热量被深海所吸收。这项研究通过微型海洋生物贝壳的化学组成间接获得了温度信息,这些海洋生物从太平洋的深处冲刷到了海底沉积物中。这些微生物展现了在1500英尺457)到3000英尺914)深度之间,太平洋在数千年时间里的长期冷却渐变过程,直到公元1100年的中世纪暖期开始,温度才开始有所上升。而随后在1718世纪的小冰河时期,温度再一次下降。

杨学祥和杨冬红分别在1997-2011年提出了“海底藏冷相应”、“海洋锅炉效应”、“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200年和准60年“潮汐降温效应”。

我们在2006年提出,气候潮汐循环说和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印尼发生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在20世纪50-70年代,强沙尘暴与流感爆发一一对应,沙尘暴可能传播禽流感。

海底温度测量表明,海底冷水层的温度为摄氏2度,表层海水水温为27.5度左右,温差为25.5度,为强潮汐调温效应和海震调温效应提供必要的条件。历史资料显示,在全球温暖的白垩纪,海洋底层温度为15度,表层温度为21度,温差为6度。这是强潮汐调温效果在白垩纪显著降低的原因。而在第四纪冰期到来之前,海洋底层水温度逐渐降低到0度,增大的温差为强潮汐和海洋巨震的调温作用准备了条件。超低海底冷水被强潮汐和海洋巨震翻到海洋表面,使大气迅速变冷,导致冰期的到来[2-819]

  赤道热两极冷是太阳能量纬度不均匀分布造成的。由于大气热容量低,大气热对流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规律。海水则不同,其热容量大,热对流的传热效果十分显著。计算表明,每立方米的水和空气温度降低一度所释放的能量分别为4180000焦尔和1290焦尔,前者是后者的3240倍。这个巨大差别可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中看到。瓦伦西亚岛和赤塔同在北纬52度附近,前者位于爱尔兰的大西洋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后者位于亚洲大陆内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虽然纬度相近,但温差在一年内的分布相差悬殊。一年内最冷和最热月份温度的差值,在瓦伦西亚只有7.9度,在赤塔则为46.1度,大于前者5.5倍之多。前者年均温度为摄氏10.3度,后者为零下3度,差值为13.3度。这说明海洋的内能多于大陆,海洋是大气热量的重要供应者。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此处核幔速度差最大,积累的热能最多)。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产生晚白垩纪赤道海洋表层低温之谜(当时温度为摄氏21度,比现代低6.5度)。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洋锅炉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度。这是典型的地、海、气相互作用。计算表明,一亿二千万年前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海底热幔柱喷发,其释放的热量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33度,喷发过程经历了几百万年时间。有证据表明,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度以上。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深海热对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2-8]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25/content_715516_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6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1283.html

 

中国的科研创新被忽视:准备迎接长期的海洋降温作用

已有 905 次阅读 2013-10-29 06:36 |

中国的科研创新被忽视:准备迎接长期的海洋降温作用

                杨学祥,杨冬红

 

由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并发表的报告显示,从1980年至1996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1997年年初至20128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16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1980年之前的40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最新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证实了这一事实,很多研究表明海洋降温作用是主要原因。

2000年美国科学家Keeling 提出了1800年的“潮汐降温效应”;

2002年中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了“深海巨震降温效应”;

杨学祥和杨冬红分别在1997-2011年提出了“海底藏冷相应”、“海洋锅炉效应”、“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200年和准60年“潮汐降温效应”。

我们在2006年提出,气候潮汐循环说和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印尼发生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在20世纪50-70年代,强沙尘暴与流感爆发一一对应,沙尘暴可能传播禽流感。

见: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我们在2011年提出,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200911月至20101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2000-2010年气候的自然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振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60年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潮汐和太阳黑子活动不仅有相同的变化周期,而且都和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强震与低温冻害频繁发生。

见: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我们在2013年提出,温室效应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温室气体的主体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水汽.当水汽凝聚为云,就会遮蔽阳光,起到降温作用.太阳辐射量变化不足以解释气候变化的振幅,关键在于存在太阳能量积累和释放的多种效应,其中"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锅炉效应"最为显著.太阳能在地球各圈层的不同分配也是地表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其中"地磁层漏能效应""臭氧洞漏能效应"最为显著.气候变化周期是天文周期微力激发的结果,其能量来自太阳能量的长期积累.目前处于1500~1800年气候周期的变暖高峰,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6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阶段.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反复核对,证实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大于11年时期、潮汐极大期、低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已经查出重复出现两个连续周期,除太阳活动变化外,强潮汐是其形成的原因.全球气候有准60年、200年、18000年等周期,这些周期与潮汐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特别是179~200年周期,在太阳黑子活动、潮汐变化和冷暖变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形成对应的周期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冷暖变化的原因不只限于大气层本身,而确有可用于气候预测的星体运行的变化信息.规律表明,2007年开始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使我国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并将在2020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见:杨冬红, 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doi: 10.6038/pg20130405

中国气象学家长期不关注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现在承认了,但对最初提出者不予承认,不尊重首发权是中国科研创新难被承认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7295.html

    中国科研缺乏及时的科学评论,使很多独创见解难以被发现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6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0399.html

 

全球变暖减缓持续:深海降温效应是主因

已有 2080 次阅读 2013-11-14 06:04

全球变暖减缓持续:深海降温效应是主因

            杨学祥

 

    新华网日内瓦1113 (记者吴陈 王昭)世界气象组织13日发布《2013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声明》,称2013年有望入围自1850年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的十个最热年份。

  报告显示,在2013年的前九个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值高出0.48摄氏度,与2003年同期水平相当。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2003年是第七个最热年份。

    1993年以来,海平面正以每年约3.2毫米的平均速度不断上升。9成以上通过温室气体产生的额外热量都会被海洋吸收,因此海洋将在几百年中持续扩张。

    http://news.sina.com.cn/w/2013-11-13/214328701824.shtml

    由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并发表的报告显示,从1980年至1996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1997年年初至20128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16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1980年之前的40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最新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证实了这一事实,很多研究表明海洋降温作用是主要原因。

    2000年美国科学家Keeling 提出了1800年的“潮汐降温效应”;

    2002年中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了“深海巨震降温效应”;

    杨学祥和杨冬红分别在1997-2011年提出了“海底藏冷相应”、“海洋锅炉效应”、“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200年和准60年“潮汐降温效应”。

    我们在2006年提出,气候潮汐循环说和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印尼发生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在20世纪50-70年代,强沙尘暴与流感爆发一一对应,沙尘暴可能传播禽流感。

    见: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我们在2011年提出,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200911月至20101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2000-2010年气候的自然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振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60年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潮汐和太阳黑子活动不仅有相同的变化周期,而且都和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强震与低温冻害频繁发生。

    见: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我们在2013年提出,温室效应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温室气体的主体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水汽.当水汽凝聚为云,就会遮蔽阳光,起到降温作用.太阳辐射量变化不足以解释气候变化的振幅,关键在于存在太阳能量积累和释放的多种效应,其中"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锅炉效应"最为显著.太阳能在地球各圈层的不同分配也是地表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其中"地磁层漏能效应""臭氧洞漏能效应"最为显著.气候变化周期是天文周期微力激发的结果,其能量来自太阳能量的长期积累.目前处于1500~1800年气候周期的变暖高峰,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6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阶段.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反复核对,证实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大于11年时期、潮汐极大期、低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已经查出重复出现两个连续周期,除太阳活动变化外,强潮汐是其形成的原因.全球气候有准60年、200年、18000年等周期,这些周期与潮汐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特别是179~200年周期,在太阳黑子活动、潮汐变化和冷暖变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形成对应的周期规律.

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冷暖变化的原因不只限于大气层本身,而确有可用于气候预测的星体运行的变化信息.规律表明,2007年开始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使我国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并将在2020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见:杨冬红, 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doi: 10.6038/pg20130405

    中国气象学家长期不关注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现在承认了,但对最初提出者不予承认,不尊重首发权是中国科研创新难被承认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72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6985.html

 

干旱、高温和雾霾: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的灾害

2013-11-5 19:40 |

干旱、高温和雾霾: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的灾害

                 杨学祥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中国雾霾进入高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73926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8339.html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中国高温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5532.html

    此期间爆发的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将加大灾害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90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90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9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1548.html

 

2016年最热 2017年第二 2018年第四:做好地球变冷的准备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实践预测见证真知:变暖是事实,变冷是趋势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05-1906年、1923-1925年、1941-1942年、1959-1960年、1977-1979年、1995-1997年、2014-2016年,对应全球气温的峰值;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896-1897年、1913-1914年、1931-1932年、1949-1951年、1968-1970年、1986-1988年、2005-2007年,对应全球气温谷值。全球气温也有相应的约18.6年变化周期,整数周期为19年。

全球气温也有相应的约18.6年变化周期,整数周期为19年。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导致1998年最热年,而后是15年的全球变暖停滞;同样,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也将导致2016年最热年,而后是15年的全球变暖停滞,甚至变冷。

这一理论推导出的结论,与主流观点截然相反。

可供检验的证据: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6-2017年将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气候变冷将进入新高潮,气温将远远低于最近16年变暖停滞时期,是本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最冷阶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5139.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44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0389.html

上一篇:10月11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10月12日早报
下一篇:10月11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10月12日午报
收藏 IP: 221.9.97.*|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