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极“沉睡巨人”将热醒 全球变暖或致最大冰层融化
2018-09-21 10:0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中新记者姓名} 责任编辑:魏巍
2018年09月21日 1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9月21日电 综合报道,日前,专家警告,全球平均气温即使仅增加2摄氏度,仍足以导致世上最大冰层、南极洲“沉睡的巨人”东南极冰盖(East Antarctic Ice Sheet)融化,并使海平面上升数米。
此前,气候专家主要注意西南极冰盖,其中许多部分位于海平面下。南极洲目前大部分融冰都发生在西部冰层。随着气候变迁速度迅速超出人类的掌握,科学家深入研究南极洲东部远古冰层,发现被称为南极洲“沉睡的巨人”的东南极冰盖(East Antarctic Ice Sheet)也受到全球变暖影响。东南极冰盖是全球最大的冰层,涵盖地球上大约一半的淡水资源。
日前,科学杂志《自然》(Nature)刊登的研究,分析澳南方的威尔克斯冰下盆地(Wilkes SubglacialBasin)上次融化,约125000年前留下的海床沉积层。
专家发现,只要气温持续上升2摄氏度,就会使威尔克斯盆地开始又融化。增幅2摄氏度是2015年具里程碑意义的《巴黎气候协议》为避免全球变暖失控所设定的上限,最好控制在摄氏1.5度以下。
研究主笔、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的威尔森表示:“这是我们首次看到直接证据显示,从过去地质看到这部分的冰层如何受微幅全球变暖影响。”威尔森还说:“这次变化程度将取决于全球变暖的程度,但在2摄氏度左右就会发现变化。”
团队发现,如果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较工业革命前水平上升2摄氏度,这整个盆地就会融化,导致全球海平上升大约4米,危及小岛国家,影响沿海地区数以亿计居民。照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速度,到了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升幅将远远超过2摄氏度,可能多达4至5摄氏度。
威尔森表示:“由于目前全球气温已较工业时代前高出1摄氏度,如果我们无法减少碳排放,未来冰层融化似乎无可避免。”
http://it.chinanews.com/gj/2018/09-21/8633011.shtml
|||| 推荐到群组
全球变暖的极限:近千年海平面上升不会超过6米
杨学祥,杨冬红
危险的信号!东南极冰川也在快速消退?
2016-08-19 10:37:45 来源:科学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与脆弱的西南极冰盖相比,东南极冰盖相对来说要稳定些。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以前预期的要脆弱得多。这意味着,南极冰川融化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来得更快,也更为剧烈。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冰盖,面积接近1400万平方公里,最厚的地方4200多米,总体积达2450立方千米,它被横贯山脉分为两部分:面积较大的东南极冰盖与较小的西南极冰盖。长期以来,气候学家认为西南极冰盖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会逐渐融化,而东南极冰盖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预期的要脆弱得多。
2016年6月15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表明,假如气候变化维持现有速率,南极洲东部最主要的冰川之一托滕冰川将在下个世纪不可逆转地快速消退,在接下来的几百年向内陆退缩达300千米,并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超过2米。
对于南极冰川融化,大家并不陌生,而实际上科学家对此始终存在争议,特别是对东南极冰盖的认识,观点是针锋相对。早在2014年5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人们可能一直“高估”了东南极冰盖的稳定性,该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显示,东南极冰盖的威尔克斯冰下盆地就像一个倾斜的瓶子,一旦位于沿海地区的“冰塞子”融化,瓶中的冰就会大量流出,结果将导致海平面在数千年内上升三至四米,纽约、东京、孟买等沿海城市被淹的风险也因此大幅上升。
然而,也有学者对此并不认同,甚至一度出现了“南极冰盖不减反增”的观点。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11月2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研究显示,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内部的冰盖自1万年前起就在不断增厚,增厚速度为每年1.7厘米左右,在1992年到2001年间南极洲每年净增1120亿吨冰,而在2003年到2008年间这一数据是820亿吨,其增加量超过了冰川融化带来的流失量。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冰川学家甚至还认为南极洲的冰川融化并没有造成海平面上升,反而是将每年的海平面上升高度减少了0.23毫米。该观点一反常态,与主流学术观点明显相悖,立即招致很多学者的议论,一些顶尖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文指出,使用卫星资料无法辨识一两厘米差异的积雪量,因此NASA科学家使用卫星测量南极冰川高度的方法是可疑的,其结论存在问题。
诸多观点,莫衷一是。我们不妨通过研究东南极冰盖的历史,试想一下未来的变化。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组织的科学家对东南极冰盖的淤泥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虽然它形成于3400万年前,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500万至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地质时期曾反复发生过融化,并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了10米,而根据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接近于上新世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按照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发展,东南极冰盖融化将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不能小看这海平面可能上升仅有的几米,对于沿海那些海拔较低的城市来说,这足以是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地势低洼的泰国首都曼谷,平均海拔不足2米,2011年,这里发生了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洪灾,而且迟迟未能消退,这与它海拔较低具有直接联系。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未来的曼谷将面临着巨大威胁,所以泰国一位官员担忧地说,曼谷的大片地区将于2030年被淹没。
近年来有媒体报道,在全球变暖、海冰融化的大趋势之下,南极海冰出现大块浮冰的总量实际上是不断增加的。有数据表明,南极的海冰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年增长速度约为1%。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制定的国际气候科学评估报告显示,在1979-2005年之间,南极覆盖海冰面积持续不变,但是2013年公布的研究评估报告表明,1979-2012年之间,南半球海冰持续扩大,平均每年增加16500平方公里。后来,有科学家指出,这两份评估报告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版本的计算公式造成的,数据集之间的差异与人造卫星传感器有关,南极海冰不可能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快速扩张,其中存在着数据误差。
但是,南极海冰扩大的确是事实。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有人根据这个结论开始怀疑全球气候变暖。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认识。2014年12月,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气候科学家对1978年11月到2013年12月之间全球的海冰变化进行了计算,他们将每个月的北极和南极海冰面积相加,即得到全球海冰面积,然后发现,在这超过35年的时间里,北极和南极海冰的面积总和呈现出每个月不断递减的趋势,即使是在北极和南极海冰达到最大面积的时期也是如此,平均每年减少约35000平方公里。而且,在1996至2013年间比1979至1996年间的递减速度明显加快。这意味着,虽然南极海冰面积在缓慢增加,但北极海冰在加速消失,而且消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南极海冰增加的速度,并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国学者通过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对全球海冰变化进行研究后得出了相似的结论,1979年至2014年北极海冰范围持续减少,南极海冰范围略微增加。即使在2015年这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北极海冰年内最大值创新低,南极海冰范围虽比2014年有所减小,但仍然较常年平均值偏大。
至于说为什么北极海冰在减少,而南极海冰会增多,科学家认为这跟南极洲与南大洋特殊的地质环境有关。北极为海洋,南极为大陆,南极洲的地形与周围海域的水深是海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究竟哪种因素在促进南极海冰的形成与演化,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从表面上看,南极与北极海冰似乎是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平衡关系,而科学的数据告诉我们,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全球变暖趋势依然存在。
之所以有人怀疑全球气候变暖理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混淆了海冰与冰川的关系。所谓海冰,是漂浮于海面上的冰体。根据简单的物理学常识我们可知,即使漂浮的海冰完全融化,也不会对全球的海平面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冰川却完全不同。冰川是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俗称冰河,受重力和压力作用可发生流动,其流速为每年几米至数百米不等。世界上约10%的陆地面积覆盖着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冰盖和北极区的格陵兰冰盖,其它还有少量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
早在1842年,就有一位名家麦克拉伦的科学家提出假说,他认为第四纪期间,由于气候的巨大变化,冰川随之消融和增长形成了冰期和间冰期。后来的研究逐渐证明,在17000-18000年前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末期,世界海平面大致在现今海面以下100米处。后来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海面迅速上涨,大约到6000年前海面才接近于现今的位置。现如今,我们仍处在第四纪冰期之中,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就是典型的证据。据估算,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的话,将使海平面上升约65米。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031
冰期和间冰期海平面变化的极限
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历史记录
二十五年前美国环保局专家Titus指出:“冰期中全球温度比现在低3~5oC,海面比现在低100m。末次间冰期较今高1~2oC,海面高5~7m。而下一个世纪本行星可能要变暖5oC,比最近200万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温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Wu和Peltier(1983)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1350年前到7000年前,7000-5000年前间的冰川融化速度减少。Jaritz和Ruder(1977)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2.65米的速率快速上升,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为每百年0.47米。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米。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165.html
图1 鹿回头地区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曲线
我们在1992年指出,冰川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古冰盖体积的估算一般是通过地质和地貌的调查,从古冰盖分布面积推算体积,推算的方法参照现代冰川形态方面的经验公式及其相关的分析方法。表1中可以算的,北半球冰盖在间冰期融化的总和为44.68×106km3,而南半球的总体积不大于6.1×106km3,差额为37.58×44.68×106km3,。换句话来说,冰期的冰盖扩大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占88%,南半球仅占12%[1-10]。
表1 冰期(G)与现代(T)大陆冰总量对比(根据R.F.Flint,1971)
冰川 | 时间 | 面积 (106km2) | 厚度 (km) | 体积 (106km3) | 折合水体积 (106km3) | 相当海平面上升量(m) |
南极冰川
| T G | 12.53 13.81 | 1.88 | 23.45 26.00 | 21.50 23.84 | 59 66 |
格陵兰冰川 | T G | 1.73 2.30 | 1.52 1.52 | 2.60 3.50 | 2.38 4.01 | 6 11 |
劳伦台冰川 | T G | - 13.39 | - 2.20 | - 29.46 | - 27.01 | - 74 |
科迪勒拉冰川 | T G | - 2.37 | - 1.50 | - 3.55 | - 3.25 | - 9 |
斯堪的纳维亚冰川 | T G | - 6.66 | - 2.00 | - 13.32 | - 12.21 | - 34 |
其他冰川 | T G | 0.64 5.20 | 0.20 1.14 | 0.18 1.04 | 0.5 3 | |
合计 | T G | 14.90 43.73 | 26.25 76.97 | 24.06 71.36 | 65 197 | |
G-T | 50.72 | 47.30 | 132 |
从表1中可以看到,南极冰川在末次冰期后的冰川融化中,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仅为7米。这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南极冰盖融化提供了变化上限。1994年周尚哲提出,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9]。第四纪冰期以北半球的冰川变化为主。
气象学家的认识误区:南极冰盖形成源于陆海分布
我们在2013年撰文指出,根据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大陆分散在赤道可形成极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可形成极冷气候。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是在始新世和渐新世完成的。白垩纪的最强全球变暖与德雷克通道的封闭有关;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隔断赤道向南极的热输送,使南极变冷,逐渐成为冰盖策源地,海冰的封堵和融化影响秘鲁寒流,被称为气候开关[1-6]。
中生代时期,全球各大陆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几乎从一个极延伸到另一个极其巨大的单一陆块,这种轮廓肯定有助于周围大洋中的高效率向极热输送。在南、北两半球,一个单的环流系统作用范围至少达到纬度55度,以致宽阔的、深而缓慢的赤道流在穿过低纬度大于180度弧的旅途中被大大加热。
中始新世和早渐新世之间的总的温度下降,在整个新生代都是最急剧的。这种下降被认为由如下原因引起:①德雷克通道和塔斯马尼亚以南的通道开始为全球循环和气候上隔离的环极流打开了通路;②由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向北移动,吸热的赤道水面积缩小;③特提斯海关闭,不能使赤道环流通过[1-4]。
Van Andel等人(1975)在分析了太平洋所有不整合之后提出,德雷克通道的打通可能形成了环极流,并隔断了对南极洲的向极热输送,因而产生了冰架和冷的底水。对第三纪早期普遍变冷起作用的明显构造事件是巴拿马地峡的封闭,因而限制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赤道水体的交换[4]。
同理,我们多次撰文指出,德雷克海峡被扩展的南极冰盖封闭,导致气候上隔离的环极西风漂流带的消失,加强赤道热流向两极的输送,使扩展冰盖趋于消失,是南极冰盖不能扩展成南半球大冰川的一个重要原因[2-4]。这就解决了1994年周尚哲提出的问题。
20世纪晚期古气候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证实了地球轨道参数变动造成的冰期旋回即“米兰科维奇周期”。1994年周尚哲提出,冰期天文理论的一些结论与实际并不完全符合,其中最明显的两个问题是:
其一,根据冰期天文理论,地球南北两半球都将以23000a(近日点相对春分点的周期)为周期交替发生冰期,这就是冰期天文理论关于南北两半球交替发生冰期的学说。但是,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9]。
其二,冰期天文理论认为,冰期发生在地球轨道偏心率e的高值时期。实际上,e的高值却对应第四纪的间冰期[2,3]。
显然,仅靠太阳辐射量的变化难以解释这些矛盾。莱伊尔关于大陆集中在赤道形成最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形成最冷气候的陆海分布决定气候变化理论仍然有效[4]。石炭-二叠纪大陆集中在南极形成大冰期,中生代大陆分裂在赤道形成温暖期,第四纪大陆向北极圈集中形成大冰期。这是天文冰期理论适用于第四纪而不适用于中生代的原因。大陆漂移理论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构造机制。构造活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头等重要因素[5]。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控制气候变化的一个可能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水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称之为南极环大陆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图1)。
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的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从而使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如图1所示,非洲海冰开关I,澳大利亚海冰开关II和德雷克海峡开关III控制了环南极大陆海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或连接向南极洲的热输送,因而增加或减少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的海洋寒流流量。因此,南太平洋海温的增加和减少在环南极三个“海冰开关”的控制下不断交替发生,与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与增加相对应[1-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8883.html
图1. 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地球历史上,气候冷暖确实与温室气体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并不表明温室气体增加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一个可能的模式是:德雷克海峡打通导致南极冰盖形成,南极冷水下沉导致海洋底层变冷,由于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降温吸收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下降,形成第四纪冰期气候。
有证据表明,中生代海洋底层温度为10-15℃,第四纪大冰期鼎盛时期降为0℃,目前为2℃。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检验标准,我们离中生代温暖期相距十分遥远。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南极海冰消失就是气象学家的白日梦。
图2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研究结论: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7米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
第四纪冰川变化以北半球为主,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7米。
本次间冰期的高峰已经过去(见图1),未来的最大风险不是全球变暖,而是冰期的到来。历史记录表明,在10万年为周期的冰期与间冰期转换中,间冰期为1万年,冰期为9万年。我们正处于由间冰期向冰期过度的转换时期。
地球气候的长期历史表明,冷暖周期交替变化,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
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迅速上升,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1-10]。
现在轮到“变暖说”犯错误的时候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3744.html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受到多重自然条件的约束,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被封闭,南极冰川就不会有显著的变化,完全融化只是现代气象学家的主观愿望,是全球变暖的错误推论。
在全球变暖的高峰过后,我们将面临21世纪次小冰期:
2016-2017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24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2020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杨冬红等(2011, 2013)指出,近20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6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2)。
表2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 时间(年) | 坏天 时代 | 潮汐极大年时间 | 火山活跃时间 | 全球 气温 |
欧特 | 1040-1080 | 1010-1110 | 1062 | 低温 | |
沃尔夫 | 1280-1350 | 1165-1360 | 1264 | 1275-1300 | 小冰期 |
史玻勒
| 1450-1550
| 1420-1525
| 1425
| 1440-1460 1470-1490 | 小冰期
|
蒙德 | 1640-1720 | 1600-1725 | 1629 | 1640-1680 | 小冰期 |
道尔顿 | 1790-1830 | 1790-1915 | 1770 | 1810-1820 | 小冰期 |
21世纪 | 2007-?? | 1997-?? | 1974 | 1980-?? | 次小冰期 |
注:??表示终结时间待定。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15-17世纪小冰期和2020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冬红等(2013)指出,国外资料显示,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郭增建(2002)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范围内的Ms 8.5级和大于Ms 8.5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9级和9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20世纪4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1952年堪察加地震,1957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1960年智利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50-70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杨冬红等(2013)指出,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1~3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小冰期”的到来。研究报告称,1275年到1300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1430年到1450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2)。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任振球(1997)指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2003)指出,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这一周期与拉马德雷周期相对应。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Keeling(2000)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1800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今后400年处于变暖高峰,下次小冰期将在3100年出现。
杨冬红等(2011)指出,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54-56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50-70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杨冬红等(2014)指出,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18.6年周期,与气候变化18.6年周期对应。杨冬红等(2008,2014)指出,1998年最热年记录与1995-1997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16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2005-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2014年和2015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根据以往记录,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30年以上。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2)。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2020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6887.html
参考文献
1.Frakes, L. A., Climates throughout geologic time.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M], Amsterdam—Oxford—New York, 1979. 182, 192, 200, 223, 315.
2.杨学祥。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J]。世界地质,2003,22(4):380-384。
3.杨学祥。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J]。自然杂志,2004,26(3):151-155。
4.Van Andel T H, Heath G R, Moore T C. Cenozoic history and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J]. Geol. Soc. Am.,Mem., 1975, 143: 134
5.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
6.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8. 杨学祥. 地球反对称构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自然杂志. 2001, 23(3):135~139
9. 周尚哲. 冰期天文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冰川冻土. 1994, 16(1):85~92
10. 杨学祥.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地球科学进展. 1992, 7(5): 22-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921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