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真正的中国脊梁李德威教授走了,千万个同行者依然在奋斗

已有 1799 次阅读 2018-9-18 07:01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李德威教授, 科学精神, 科学战士, 科学商人

真正的中国脊梁李德威教授走了,千万个同行者依然在奋斗

                                        杨学祥

 

    91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知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他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此后,李德威相继又提出了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和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系统。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更不愿随波逐流,他说:我绝不会为了评职称,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李德威教授是挺直中国脊梁的科学战士,他不屑与追逐金钱的科学商人为伍。

真正的中国脊梁李德威教授走了,千万个同行者依然在奋斗。耿庆国的旱震理论,汪成民的青龙奇迹,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假说,都凝聚着中国科学的创新精神。

英灵豪气在,科学永留存。莫道无谈者,他乡或未闻。

知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千古流芳!

 

相关报道

 

真正的中国脊梁李德威教授走了:病危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科技日报 昨天10:29

    据《科技日报》915消息,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914该校知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他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他在病床上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德威教授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行程超8万公里1990年,他参加了李紫金教授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发现了许多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为了弄清原因,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花34个月的时间奔波在青藏高原,足迹几乎踏遍了高原的每一寸土地。

    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此后,李德威相继又提出了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和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系统。

    在他刚提出层流构造假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也有人暗地里说他傻,一个教授,不把心思放在SCI论文上,却固执地搞什么科学理论创新?”“跟板块较劲、跟地震较劲,就是在跟自己的前途较劲。但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更不愿随波逐流,他说:我绝不会为了评职称,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

    2011年至2012年,李德威曾两次以执行主席的身份参加香山科技会议,先后获得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诸多荣誉。

    近年来,随着对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开始用创新的理论研究固热能(地球物质发生固态流变的热能)。李德威教授科研团队通过重点研究南海、雷琼裂谷及周边的固热能热源及控热构造,查明了雷琼裂谷南侧的固热能分布规律。今年3月在海南琼北打出了中国东部第一井,为我国固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病重之际,同事到医院看望李德威,当时他己浮肿得很厉害,艰难地握了手。他一见到同事说的却是项目的人员安排,他说自己已经没力气了,希望学校能继续把事情办成。从李德威夫人口中得知,他的病情十分严重,怕感染,需要隔离,但他不听,不断召集学生来论证项目。912他在病危住进重症监护室不能说话的情况下,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是他终生追求的事业,也是对祖国最美好祝愿!

    李德威,1962年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藏高原研究中心总工,重大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常务编委。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以青藏高原为主要研究基地,长期从事基础地质、地球物理、矿床地质、灾害地质、地热地质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4部。1992年提出下地壳流动导致盆山合的层流构造假说,相继提出洋陆作用制约大陆内部和大陆边缘盆山系统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假说、地球物质多级循环的地球系统动力学假说及其相关的成矿动力学、四维动态成矿理论、热流体撞击地震成因模式、地热能分类与成因、热灾害链及其取热减灾减排思想,已成功应用于成矿预测和地震预测。目前主要致力于干热岩地热能、无机油气成藏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翻页查看《寂寞先行者——李德威教授印象》

 

寂寞先行者——李德威教授印象

/常明

    如果一个学者要谈论一个学术问题,他可以跟谁谈呢?

    李德威33岁就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教授,自1993年以后一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谈论大陆动力学,提出层流理论,后又发表一系列地震成因的文章,反对弹性回跳模式,提出热流控制理论,建立自己的灾变学。最近几年又深入地研究了干热岩及地热开发,由理论到实践、由地质到地球科学,在西方板块学说和传统的中国五大构造学派之外,独辟蹊径。

    李德威教授没跟谁认真地讨论过他的学术问题,至少这几年没有,尽管他参加了不少学术会议,甚至自己还当过香山会议的主持。在采访时,他说,学术界对他的研究是冷漠的,有些学校教授是讥讽的,在十几年前就嘲笑说:大陆动力学机制美国准备花三十年研究,你一个刚出道的小伙子,花几天时间,就敢说自己已经研究出结果。不知轻重的李教授还早早的就成为博士生导师,那么跟自己的博士生总该可以认真地研讨一番吧?尽管水平可能差一点。但这也没有成为现实。在采访时,他有些奇怪更多是感叹地说:你们提出的这些疑点,我的博士生为什么从来不觉得有问题呢?李寻副主编开玩笑说:学生们是来学成果的,不是来做学问的。信然!

    快三十年过去了,李教授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缺少学术伙伴,领教了知识界冷漠的李教授,深感沟通之难:岁月不匆匆,人匆匆!

    当年和李教授一同破格提拔的另外几名教授,都已经是各级领导了,不讲主流理论的李教授,投入科学研究的时间越来越多,成功却越来越少。执著于自己学术路线的李教授,深陷尴尬:跟板块较劲、跟地震较劲,就是在跟自己的前途较劲。

要理解李德威的孤独,就必须回到当下地球科学的语境,随便翻开一本大地构造方面的著作,扑面而来的都是板块构造及在此假说之上展开的碰撞造山、拉张成海(或挤压成山、断裂成湖)。无论海陆,凡此种种,尤其大学教材,把此假说真说,认认真真说了几十年,学生们也就迷迷糊糊听了几十年,颇像当年的儒生,开口不说之乎者也,别人便不知其为读书人。

    李德威不想这样误人子弟,也不想就此耽搁了青春,所以就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要理解李教授的境界,就必须跟上他的脚步,听他逐一指出板块学说的短处:板块构造学说是指以洋中脊、俯冲带、转换断层为边界的刚性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或地幔对流驱动下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导致板缘变形。李教授首先认为板块学说不能解释大陆盆山构造,认为大陆造山带的隆起与相邻盆地的沉降受控于下地壳热软化物质的顺层流动,其后,进一步论述了盆山耦合及其下地壳流动的同步造山成盆过程及其大陆动力学机制,建立了大陆动力学层流构造假说。板块不能登陆,这是水到渠成的结论,第一步先限制了板块学说的应用范围,青年时代的李教授干了一件漂亮事。

    岁月荏苒,人到中年。李教授学问大有长进,也更自信,敢于正面碰撞板块构造,质疑刚性岩石圈板块边界等一系列板块学说赖以建立的根本性问题,犹如拨云见日,大呼痛快!

    我作为一名编辑,试着来跟他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当然,采访之前,我也是做了一点功课的,我把他历年公开发表的论文,重读了一遍,我希望我们的谈话是严肃的。

    李教授先是详细地解答了我的问题,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后又整体梳理了自己的学术体系。问题自然就聚焦到了板块理论,因为这是他最为鲜明的学术特色,百度搜索李德威会出现中国反对板块理论第一人的评价。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向来作为板块运动的主要例证,解释为北面亚欧板块和南面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李教授二十余年潜心于青藏高原研究,足迹踏遍(喜马拉雅)山南山北,得出了不同凡响的结论:大陆碰撞,造陆并不造山。

    多年来,李教授在文中一再举出青藏高原的例子进行分析说明,如果这一立论站得住脚,那么,喜马拉雅山在板块理论那里就站不住脚,板块理论在这个地球上也站不住脚。

    但是,当我提出诸如碰撞”“漂移这些用语,含有太多的板块理论的残余,应予摒弃,做一个彻底的革命者时,他又现出不舍,表示板块理论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尽管他不承认刚性板块,不承认地幔软流圈对流,但认为漂移”“碰撞还是存在的。

可不可以用别的术语来表示呢?

    这个问题他没有考虑过,或者说,这个问题提得太突然,他犹豫了,现在我们回到开篇提到的那个假设。

    如果一个学者要严肃地谈论一个学术问题,他可以跟谁谈呢?结论是他只能跟他自己。

    李教授跟我谈论了一整天有关板块理论的学术问题,但是,我只是一个半懂不懂的编辑,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真正的思考只能由他自己去进行,答案也只能在他自己脑海里。

    聊到兴起,我向李教授约稿,你有没有兴趣写一本书,书名就叫《板块的终结》?

    李教授欣然接受。

    访谈完毕,笔者一直觉得不解,美国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机制,也指出了板块学说在解释大陆问题上存在着不足,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时,却到处得到的是冷遇而不是欢迎?究竟是普遍的自信的不足,还是科学精神的缺乏?还是学人相轻?诚然,李教授离系统地建立自己的理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以热能为驱动力的地球系统动力学假说也不乏瑕疵,他对板块理论也还有一丝眷念。但是,假以时日,他必将终结板块,而且是中国原创。

http://sh.qihoo.com/pc/detail?url=http%3A%2F%2Ffawen.news.so.com%2Fdd5ee2a23d525719841932973895495d&check=71169abe3e3f57e0&sign=360_0de6261f

 

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讨论会

已有 2835 次阅读 2010-11-23 03:19   

 

香山科学会议

“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

学术讨论会召开

(2010年11月23~25日)

    中国大陆地壳活动性强,强震频发,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发生7级以上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53%。胡总书记于2008623指出:“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构建自然灾害立体检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大陆地震发生机理不明是制约地震预测的瓶颈。国际地学界正试图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体系,已聚焦于大陆岩石圈分层流变、下地壳流动。必须深入探讨国际地学前沿重大科学问题,搞清应力、热动力、重力与大陆地震成因的关系,提取有效的地震前兆异常,探讨有效地震异常特征值与地震时、空、强三要素的关系,从航天、航空、地面、地下浅层、地下深层立体监测有科学依据的震前异常,将先进的空间技术与地质、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大幅度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为探讨大陆板内地震发生机理,总结有科学依据的地震前兆,研讨有效地震前兆特征值与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之间的关系,分析近期中国大陆强震活动趋势,评估中国大陆近期发生强震的可能性,提出潜在强震区立体监测思路和方法。争取在大陆地震成因理论、监测思路与方法上取得创新认识。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0112325日召开以“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大陆动力学与大陆板内地震孕育环境、大陆板内地震成因、有效地震前兆及其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中国大陆强震趋势分析及其立体监测思路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李廷栋 研究员 中国国土资源部

   张国伟 教 授 西北大学

   金振民 教 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陶家渠 研究员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

   李德威 教 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主题评述报告:

   马宗晋:大陆多震层——背景、特征与成因

   李德威: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板内热地震成因及立体监测系统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张国伟:大陆岩石圈分层流变及其大陆动力学

   许志琴:东昆仑、汶川、玉树地震特征及其汶川地震深钻研究进展

   许绍燮:大尺度、深层次地震活动规律与地震预报

   耿庆国:旱震关系与中长期地震预报及磁暴二倍法短临预报

 

会议日程表

 

20101123(第一天)

上午 

中心议题:开幕式及两个主题评述报告:地震预测的方法讨论;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板内热地震成因及立体监测

 

马宗晋:地震预测的方法的讨论

李德威: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板内热地震成因及立体监测

 

下午 

中心议题:大陆动力学与大陆板内地震孕育环境

张国伟:大陆构造与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及其地震背景

王椿镛:青藏高原东部下地壳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白登海:青藏高原两条地壳物质流的地球物理证据

强祖基:卫星热红外异常与短临地震预报

 

20101124(第二天)

上午

中心议题:大陆板内地震成因

 

许志琴:东昆仑、汶川、玉树地震特征及其汶川地震深钻研究进展

汤懋苍:强震的孕育三步曲——干热异常、应变波和应变弱停

池顺良:强震预测与大陆地震成因探索

邓志辉:地震物理预测与潜热通量

 

下午

中心议题:有效地震前兆及其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

 

许绍燮:大尺度、深层次地震活动规律与地震预报

汪成民:如何迅速将我国对强震的短临预测水平从目前不足10%迅速提高到50%?

赵玉林:汶川8.0级、玉树7.1级等强震的HRT波短临波动前兆

陈 辉:用氢同位素进行临震预测研究

 

20101125(第三天)

上午

中心议题:中国大陆强震趋势分析及其立体监测思路

 

耿庆国:旱震关系与中长期地震预报及磁暴二倍法短临预报

付 虹:云南强震活动和前兆异常共性特征研究

帅 琴:震前温度、流体异常变化的探测手段和方法

陈建国:地震监测预报系统

 

下午

中心议题:归纳重要的科学问题与讨论

 

讨论

小结

闭会

 

“大陆地震成因与强震预测”学术研讨会

(2010年11月5日-6日 武汉)

 

美媒刊文:预报地震有希望了

 

作者:潘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 21:22:47

有关专家在第388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指出:

 

发生机理不明是制约大陆地震预测瓶颈

 

    本报讯 我国是世界上强震频发的国家之一,1985年至今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19次,主要集中在我国台湾和青藏高原。我国不仅地震多,而且震源浅。而浅源地震破坏性极强,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出席日前在京举行的以“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为主题的第388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专家指出,至今人类还不能科学地预报地震,地震预报成为全球最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发生机理不明是制约大陆地震预测的瓶颈。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马宗晋在题为《全球与中国地震(Ms7.0级)概要》的学术报告中,从全球角度介绍了北纬25°~45°大陆地震密集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情况,认为强震在全球尺度上存在时空关联性,指出单一手段预测地震具有局限性。

    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在题为《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板内热地震成因及立体监测》的评述报告中,总结了大陆板内地震的平面、剖面、时间分布规律,认为大陆地震可能的形成机理是:地核和地幔深层热流物质经过多次垂平转换后从大洋流入大陆,造成大陆地幔软流圈加厚和底辟上升,引起大陆下地壳含气热流物质从盆地向山脉流动,当下地壳长期积累的热能超过中地壳应变能时,在引潮力的触发下发生地震,并造成上地壳脆性破裂。

    与会专家强调,地震预测的关键是创立地震成因理论、理顺预测思路、整合监测手段、实施强震立体预测系统工程。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全新的思路探求大陆板内地震发生的规律和机理,找到有效的地震前兆;发展我国航天、航空、地面到地下的多层次高科技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和手段,提高短临地震预报水平。

    国土资源部研究员李廷栋指出,探索地震发生机理,不仅能解决地震预测问题,还有助于创立地学新理论。我国强震多、灾难大,这样的地震区位优势,也为中国科学家探索地震规律和成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地震机理和地震预测完全可以走在世界前列,关键是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攻关、综合集成和资料共享。(潘锋)

《科学时报》 (2011-01-03 A1 要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do=blog&id=386498&mod=space&uid=27839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5422.html

上一篇:9月17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9月17日晚报
下一篇:9月17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9月18日早报
收藏 IP: 221.9.102.*| 热度|

2 尤明庆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