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威宁再次地震,是八天内第四次! 关注8月潮汐组合

已有 2814 次阅读 2018-8-21 20:2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潮汐组合, 地震高潮, 潮汐预警

威宁再次地震,是八天内第四次!

2018年08月18日 10:24:08
来源:贵阳网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18日1时36分在贵州毕节市 威宁县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7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7.42度,东经103.96度。

震中地形

周边村镇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团结村、泉发村、山脑包、砂地、坪上、黄家老屋基、犀牛塘、万家沟、野鸡戛沟、雷打牛山,20公里内的乡镇有石门乡、云贵乡、黑土河乡。

周边县区

震中距彝良县24公里、距昭阳区27公里、距大关县37公里、距鲁甸县48公里、距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70公里,距昭通市26公里,距贵阳市287公里。

震中天气

毕节市今天天气情况:阴转阵雨,北风3-4级,全天气温26~18℃。未来3天天气情况:19日,多云,气温29~19℃,无持续风向微风;20日,多云,气温29~19℃,无持续风向微风;21日,阵雨转多云,气温30~19℃,无持续风向微风。

威宁1 月4 次地震

为何如此频发?

↓↓

监测显示,8 月以来,威宁已发生4 次地震:

8 月18 日1 时36 分贵州毕节市威宁县发生3.8 级地震

8 月15 日21 时28 分贵州毕节市威宁县发生4.4 级地震

8 月11 日01 时17 分贵州毕节威宁县发生3.2 级地震

8 月10 日18 时30 分贵州毕节威宁县发生3.0 级地震

毕节10 年发生2 级以上地震120 余次

据了解,毕节市地处南北地震带南端东侧,辖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显著,各种构造形迹叠加,相互交错,地震多发,主要断裂有垭都紫云断裂、金沙岩孔断裂、大方马场断裂、石门坎断裂等。

威宁县大部分区域被确定为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星关区、大方县、金沙县、赫章县及威宁县被确定为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威宁县城

据毕节市防震减灾局地震监测数据以及其他途径搜集地震资料整理统计:今年1 月至今,威宁共发生2 级以上地震7 次,3 级以上地震5 次,4 级以上地震1 次,最大震级为8 月15 日发生在石门乡的4.4 级地震。

地震和刮风、下雨、打雷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500 多万次地震,其中造成严重的全世界每年大约一二十次。2008 年1 月至2018 年8 月15 日,在毕节市境内共发生2 级以上地震120 余次最大震级为2009 年3 月22 日发生在威宁县小海镇的4.7 级地震。

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

如何防震减灾

http://news.ifeng.com/a/20180818/59874232_0.shtml


     2018年8月14日-8月19日,全球6级以上地震发生11次,8级以上地震发生1次。集中发生在8月15-18日潮汐组合:


潮汐组合B8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4519度,811日为月亮近地潮,811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C815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0度,818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822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4624度,823为月亮远地潮,826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E829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826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7-9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34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94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251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0432.html

上一篇:巴布延群岛海域发生5级地震:菲律宾发生大震的可能性增大
下一篇:高温干旱令欧洲大陆枯黄一片:证实下一场灾害是干旱
收藏 IP: 119.51.53.*| 热度|

2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