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强震频发,美洲强震静的可怕
我们在2016年6月13日指出,全球8.5级以上地震第一个统计特征是,地震的发生地点具有明显的洲际差别:只发生在美洲和亚洲。美洲、亚洲与欧洲、非洲、澳洲的最大差别是具有高耸的山脉和广袤的山地冰川。
我们在2011年建立了地震和气候相互影响的地球物理模型,地震火山活动和气候的相互影响具有普遍意义。气象学家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全球变暖的最大危害是,与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互动,引发气象-地质超级灾害链。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互影响,构成气象-地质超级灾害链。
在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发生4次,亚洲和美洲各发生2次。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发生7次,亚洲发生3次,美洲发生4次。
在2000-201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发生6次,亚洲发生5次,美洲发生1次。
趋势对比表明,亚洲进入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美国地震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41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8632.html
7月末以来,亚洲强震频发,美洲强震静的可怕。大震究竟发生在何处?请关注8-9月潮汐组合。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6.0 | 2018-08-11 02:12:05 | 48.42 | 154.80 | 10 | |
3.2 | 2018-08-11 01:17:30 | 27.23 | 103.89 | 14 | |
3.7 | 2018-08-10 20:54:49 | 39.76 | 97.79 | 12 | |
3.0 | 2018-08-10 18:30:56 | 27.25 | 103.95 | 20 | |
2.3 | 2018-08-10 18:24:48 | 39.78 | 118.46 | 9 | |
2.9 | 2018-08-10 17:09:53 | 28.13 | 104.87 | 6 | |
4.7 | 2018-08-09 16:01:32 | 20.98 | 119.96 | 15 | |
5.9 | 2018-08-09 13:25:32 | -8.44 | 116.23 | 20 | |
2.8 | 2018-08-09 04:22:38 | 39.93 | 118.96 | 11 | |
3.6 | 2018-08-09 04:19:28 | 39.12 | 74.05 | 7 | |
3.2 | 2018-08-08 05:29:49 | 31.08 | 95.09 | 7 | |
3.0 | 2018-08-05 20:01:17 | 27.94 | 101.32 | 13 | |
6.8 | 2018-08-05 19:46:34 | -8.33 | 116.45 | 10 | |
3.3 | 2018-08-05 16:21:55 | 39.78 | 118.45 | 7 | |
3.7 | 2018-08-04 22:56:43 | 27.93 | 101.35 | 12 | |
3.1 | 2018-08-04 21:46:30 | 40.34 | 77.67 | 22 | |
5.2 | 2018-08-04 12:04:12 | 35.19 | 81.11 | 10 | |
3.6 | 2018-08-04 03:41:19 | 40.12 | 104.60 | 10 | |
5.1 | 2018-08-03 09:34:20 | 34.90 | 92.33 | 10 | |
3.9 | 2018-08-03 05:18:00 | 47.54 | 89.55 | 6 | |
2.9 | 2018-08-02 22:34:21 | 32.97 | 105.59 | 9 | |
4.4 | 2018-08-02 21:38:18 | 23.67 | 120.67 | 18 | |
4.2 | 2018-08-01 23:46:23 | 30.33 | 87.72 | 8 | |
3.1 | 2018-08-01 23:45:29 | 30.33 | 87.68 | 8 | |
2.9 | 2018-08-01 17:38:00 | 25.46 | 105.82 | 10 | |
3.0 | 2018-08-01 10:39:19 | 41.11 | 78.81 | 9 | |
5.3 | 2018-07-31 16:42:20 | 37.19 | 141.31 | 20 | |
3.1 | 2018-07-31 05:38:02 | 21.25 | 121.26 | 56 | |
2.9 | 2018-07-30 17:10:53 | 18.72 | 109.69 | 24 | |
3.4 | 2018-07-30 15:18:47 | 40.79 | 83.50 | 13 | |
3.0 | 2018-07-30 14:00:05 | 24.30 | 104.18 | 5 | |
3.1 | 2018-07-29 15:42:49 | 24.31 | 104.21 | 5 | |
3.0 | 2018-07-29 11:22:50 | 32.00 | 83.63 | 6 | |
6.5 | 2018-07-29 06:47:36 | -8.30 | 116.55 | 10 | |
6.0 | 2018-07-29 01:07:23 | -7.18 | 122.72 | 580 | |
2.0 | 2018-07-28 07:48:43 | 43.38 | 88.35 | 32 |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33934803
2018年8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947 次阅读 2018-5-11 16:01
2018年8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11月-2018年2月、2018年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年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年8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三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A:8月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2度,8月5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8月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4519度,8月11日为月亮近地潮,8月11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C:8月1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0度,8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8月2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4624度,8月23日为月亮远地潮,8月26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E:8月2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8月26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7-9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3472.html
2018年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1250 次阅读 2018-3-18 14:49
潮汐组合D:7月2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4516度,7月27日为月亮远地潮,7月28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7-9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4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