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暴雨后又遇酷暑,日本多地高温已致4人死亡:日本灾难持续

已有 1805 次阅读 2018-7-16 11:22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 高温, 暴雨, 能量集中

暴雨后又遇酷暑,日本多地高温已致4人死亡6人昏迷

2018-07-16 10:23 环球网 杨子晴

0参与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杨子晴】连日暴雨过后,日本多地被高气压笼罩,气温迅速回升,部分地区气温已达到38.8度。不少日本民众因高温出现中暑症状被紧急送医。据日本《读卖新闻》统计,截止7月15日晚上10时,已有4人因高温死亡,6人仍昏迷不醒。

  日本《读卖新闻》16日报道称,日本国内气温最高的地区为岐阜县揖斐川镇及京都府福知山市,达到38.8度。此外,日本国内逾2成气象观测点气温均突破35度。京都市气温为38.7度,东京都中心地区气温为34.5度。

  因高温死亡的4人均为老年人。其中年纪最大的为滋贺县一名94岁的女性,她当时正在除草。

  7月16日,日本各地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京都市、名古屋市、东京都气温预计还将上升。日本气象厅已向国内除北海道、冲绳以外的地区发布高温警报,提醒民众及时补充水分,使用空调等防止中暑。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8-07/12500179.html

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13年前日本灾难预测得到响应

已有 836 次阅读 2018-6-15 21:04  

日本学者呼吁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13年前日本灾难预测得到响应

                        杨学祥


    关键提示: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我的一项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

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518.htm

    我在2008年6月1日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年2月14日智利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24 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54.9,东经153.3)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0公里。

    中新社旧金山8月30日电当地时间8月30日上午,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发生7级地震,之后再发生数次4.7级至5.4级余震,美国地质勘查局称未引起海啸。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917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4308.html

上一篇:16日厄尔尼诺指数继续出现异常
下一篇:7月16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7月17日早报
收藏 IP: 119.48.179.*| 热度|

1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