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金星被称为地球的“恶魔兄弟”:关键在于行星轨道偏心率的变化

已有 5138 次阅读 2018-6-20 09:00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行星轨道偏心率, 大气密度, 高温, 冰期, 地外文明

金星被称为地球的“恶魔兄弟”,科学家却认为曾经的金星并非这样

2018年06月20日 06:38


如今,距离太阳系诞生之时已经过去了数亿年之久,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有的星球变得越来越温和,越来越适合生命生存,例如地球。同时,也有部分星球变得越来越可怕,星球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用寸草不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例如金星。

金星被称为地球的“恶魔兄弟”,科学家却认为曾经的金星并非这样

虽然现在的金星被科学家调侃为地球的“恶魔兄弟”,但很多科学家还是坚信,多年以前的金星,应该是一颗在各方面都与地球相差无几的“姐妹星”,曾经的金星或诞生了高级文明。

金星被称为地球的“恶魔兄弟”,科学家却认为曾经的金星并非这样

在太阳系众多行星中,仅有金星在质量、体积等方面与地球有着较高的相似度。但令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两颗外形如此相似的星球,其星球环境却有着天壤之别。地球拥有浓厚的大气层、蔚蓝色的海水、青绿色的森林,让人觉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金星被称为地球的“恶魔兄弟”,科学家却认为曾经的金星并非这样

而金星,其大气层内的“霸主”是二氧化碳,其大气压是地球大气压的90多倍!此外,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50摄氏度,还不时会刮起12级热风暴,如此环境,用“地狱”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即便有生命力再强的生物,也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金星被称为地球的“恶魔兄弟”,科学家却认为曾经的金星并非这样

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还坚信金星曾孕育过生命呢?众多科学家皆认为,曾经的金星并非是如今“可怕”而又“狰狞”的模样。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便拍摄到金星表面存在大量城市废墟。这大片的城市废墟显然不可能是在自然力量下自然形成的,科学家猜测,这数目庞大且排列整齐的城市废墟有很大可能是金星早期高级文明留下的遗迹。

金星被称为地球的“恶魔兄弟”,科学家却认为曾经的金星并非这样

而在后续的探索中,各种金星探测器也陆续拍摄到金星表面存在特殊建筑残骸、神秘足迹等,这些残留在金星表面的事物似乎都在提醒我们,金星曾经也是一颗很美好很温和的星球。而对于导致金星模样大变的原因,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张铁龙认为或与太阳磁场在金星附近产生的重磁联效应有关。

金星被称为地球的“恶魔兄弟”,科学家却认为曾经的金星并非这样

http://k.sina.com.cn/article_5554171622_14b0deee6001008ar5.html?cre=sinapc&mod=g&loc=6&r=0&doct=0&rfunc=65&tj=none


行星大气密度:为什么金星浓密而火星稀薄?

已有 1019 次阅读 2018-2-2 15:15   

行星大气密度:为什么金星浓密而火星稀薄?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2006年发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轨道偏心率分别为0.206、0.007、0.017、0.093,大气浓度分别为极其稀薄、浓密、标准、稀薄。两者成反比的原因是,较大的轨道偏心率使行星在接近太阳时像彗星一样丢失一部分大气。地球轨道偏作心率在冰期时增大为0.0607,使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低,降低了对地球表面的保温作用,导致10万年周期致冷用的增强。由于地球轨道偏心率10万年周期项振幅不到近日点进动2万年周期项振幅的一半,其引起10万年冰期周期的作用受到质疑。大气浓度变化、地壳均衡运动和强潮汐变化三种作用能增强10万年周期作用,给出10万年冰期周期的合理解释。


参考文献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158.html


结论:


    金星轨道偏心率为0.007,不到地球的二分之一,是金星大气密度最大温度最高的原因,如果它曾经存在生命,那是它曾经拥有一个较大偏心率的缘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9877.html

上一篇:大阪地震再次为日本环境安全问题敲响警钟
下一篇:6月19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8年6月20日午报
收藏 IP: 119.51.63.*| 热度|

4 钟炳 周少祥 尤明庆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