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台湾地震的季节性特别强,绝大多数发生在1至4月份

已有 7345 次阅读 2018-2-12 02:4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台湾地震季节性特征, 小震闹大震到, 统计规律, 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2018台湾地震最新消息 莲花近海又遭4.5地震

2018-02-10  来源:天气网  【字体:  

天气网讯  近期,我国很多地区频频发生地震,尤其是我国台湾省,2月6日晚莲花发生6.5级地震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据凤凰网最新消息,莲花6.5级地震已经造成了12人死亡。然而,上天似乎对台湾余怒未消,莲花附近今天又一次发生地震。据2018台湾地震最新消息,莲花近海又遭4.5地震。

2018台湾地震最新消息 莲花近海又遭4.5地震

台湾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2月10日02时43分在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北纬24.00度,东经121.83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具体情况如下:

发震时刻: 2018-02-10 02:43:09

纬度: 24.00°

经度: 121.83°

深度: 10千米

震级: 4.5

参考位置: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据凤凰网消息,花莲市地区震度达到3级,地震发生当时搜救人员还在屋内破坏救援,现场立即响起警报,要求搜救人员撤退,避免遭受屋内物品砸伤,目前搜救人员全数撤离,等候安全后,会再次进入抢救。

台湾地震中遇难的大陆家属

另外,据报道,花莲6.5级地震死亡人数已升至12人。花莲大地震进入第4天,目前黄金72小时抢救时间已过,但现场搜救人员持续挺进大陆游客1家5口所入住的201号房。

目前伤亡最惨重的云门翠堤大楼已造成7人罹难。目前仍有来自中国丁文昌一家3代5口,及一对加拿大籍港裔夫妇共7人失联,上千名搜救人员仍不眠不休、排班轮流搜救。

近期台湾地震为何如此频繁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多发,每年会发生三四次地震。之前,大多地震发生在东部沿海或海里,但此次发生在岛内。过去40年,岛内的最大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南投7.6级地震,史称“台湾集集地震”,造成2000多人死亡,8000多人受伤。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陈会忠研究员分析,此次地震是“台湾集集地震”之后发生在台湾岛上的最强地震,目前余震已较多,最大4 .9级,不排除还有大的余震。台湾地震预警是归“气象局”管,到2014年底台湾已建成用于预警的密集地震网,在人口区每个地震台站间距只有7.5公里。

对全球地震进行长期观测的吉林大学杨学祥教授预测,台湾最近一两年地震特别多,有几次6级地震。按照小震闹、大震到的地震预测规律,预测今年2至4月应该有较大地震,台湾地震的季节性特别强,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1至4月份。

https://www.tianqi.com/news/213979.html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9至12月强潮汐值得关注 

已有 1849 次阅读2016-9-12 18:14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912月强潮汐值得关注

                                  杨学祥

  

每年1月和7月为中国7级地震高发时期

 

1940-1981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总数60次。根据中国1940-19817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杨冬红对1940-1981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7级以上地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中国1940-1981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月的地震有8次,排位第二;发生在7月的地震有9次,排位第一。发生在6月地震为0,概率最小。排列次序为:712348591011126。这对地震预防有重要意义(见表1-2)。

中国1940-1981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月的地震有8次,排位第二;2月和3月各有7次,排位第三;发生在7月的地震有9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1月盛行东北季风,7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见2.3.1节印度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模型)。详细地震的月份分布见表11-4月和7-8月地震次数较多,6月和9-12月地震次数较少。上半年地震次数为33次,下半年为27次,上半年多6次,地震活动较强烈。

         1  中国1940-19817级以上地震的按月分布(杨冬红,200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震次数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2  中国1940-19817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和月份分布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西藏

 

 

 

 

 

 

2

2

 

 

1

 

5

新疆

 

1

1

2

 

 

1

1

1

 

 

 

7

青海

 

 

1

1

 

 

 

 

 

 

 

 

2

四川

 

1

 

1

1

 

 

2

 

 

 

 

5

云南

1

1

 

 

4

 

 

 

 

 

 

1

7

内蒙

 

 

 

 

 

 

1

 

 

 

 

 

1

河北

 

 

1

 

 

 

3

 

 

 

 

 

4

辽宁

 

1

 

 

 

 

 

 

 

 

 

 

1

吉林

 

 

 

 

 

 

 

 

1

 

 

 

1

甘肃

 

1

 

 

 

 

 

 

 

 

 

 

1

黑龙江

2

 

 

 

 

 

1

 

 

 

 

 

3

台湾

4

2

3

2

 

 

1

1

1

3

2

2

21

东海

1

 

 

 

 

 

 

 

 

 

 

 

1

南海

 

 

1

 

 

 

 

 

 

 

 

 

1

中国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60

 

在亚洲大陆东部的西太平洋沿海,由于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1月和7月非常显著。这是表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见图1)。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也会加剧跷跷板作用。

 


 

印度洋和北太平洋跷跷板运动的季风效应(杨冬红,2009

 

学者徐道一指出,某些地区的地震频度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例如,北极地区(大于等于北纬50度)7级以上地震逐月频数在3月和7月有两个峰值,在1月和9月有两个谷值;南极地区正好相反。南中纬度地区(13-33度之间)1月和8月有两个峰值,在3月和11月有两个谷值,北中纬度地区正好相反[40]3月和9月与春分和秋分有关,1月和7月与季风、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有关。南北半球情况反向变化,与季节性冰盖消长和风向海流变化有关。表5.2的统计结果并不是一个特例,与以往统计结果相比符合普遍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97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8037.html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1-4月和10-127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根据表2,由于季风的作用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1-4月和10-127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2015-2016年发生超级厄尔尼诺,2016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20161-4月和9-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62-5月台湾发生了46级以上地震,9-12月值得关注。

 

相关资料:20162-8月台湾6级以上地震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经度(°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2   2016-05-31 13:23:49     25.43      122.41    239  台湾新北市海域

6.2   2016-05-12 11:17:13     24.71      122.00    15    台湾宜兰县海域

6.7   2016-02-06 03:57:26     22.94      120.54    15    台湾高雄市

6.2   2016-02-02 22:19:22     25.41      123.45    200  台湾东北部海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254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9497.html

上一篇:10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8年2月11日晚报
下一篇:11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8年2月12日早报
收藏 IP: 119.48.177.*| 热度|

3 钟炳 李颖业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