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8日起寒潮大Boss暴击广州:关注1-2月潮汐组合

已有 1686 次阅读 2018-1-24 08:3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拉尼娜, 潮汐组合, 寒潮, 极端灾害

28日起,寒潮大Boss暴击广州!预计市区最低5、6

2018-01-23 22:12:00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 举报

 

781c1bd7ly1fnqv5w3otsj20xn0rejzh.jpg

@中央气象台:1月23日21时,我国东部气温0 线已越过淮河,继续向南推进!!!有图有真相。


1月28日又一股冷空气来凑热闹 听说它将带来今冬最持久的“湿冷”...... 

相信你们都听说了,马上有一股冷空气,会赶来吹散连日的雾霾!周五从18 降至11 的酸爽,大家还是要裹紧自己的小被子呀。 

虽说这股冷空气玩一天就跑了,但是boss还在后头。

1月22日,北极涡旋在我国东北安顿下来,接下来它会带给我们一波接一波的冷空气攻击!据@中国气象爱好者,华南将陷入极品湿冷,并可能逐渐迎来今冬最冷时刻。 

88be9becly1fnqlw5raaaj20mn0u5n0s.jpg

真的这么可怕?

20180123220255960.png

广州气象台回复,“还未定论。”据目前情况预测,28日晚的冷空气待机时间确实较长,预计到2月3日左右,降温幅度则和1月初的情况差不多,预计市区最低5、6度。

不管如何,还是先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吧。

(采写:南都记者李鑫 )

 

netease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http://news.163.com/18/0123/22/D8SAI6GJ000187VE.html

 

20181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1424 次阅读 2017-8-14 10:26

20181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81-2月、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1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49-728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25-47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46, 47]。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A12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0323度,12为月亮近地潮,12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B18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19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C116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0257度, 115为月亮远地潮,117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123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125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 129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0143度, 130为月亮近地潮,131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1022.html

 

20182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768 次阅读2017-11-25 16:16 

20182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11-20182月、2018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2-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2月是强潮汐时期最后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49-728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25-47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46, 47]。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A24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5度,27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212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0135度,211为月亮远地潮,216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C219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223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226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0322度,227为月亮近地潮,32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6794.html 

 

被忽视的2017年变冷预警

 

关键提示:新年伊始,寒潮来袭,美国多地出现低温天气,温暖的东南部罕见地出现降雪天气。13多地再次迎来降雪。自2日早上至少有11人在因寒潮造成的低温天气中遇难。

http://news.163.com/18/0104/04/D79EEHP200018AOP.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我在201726指出,2000-2035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8-2019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9-2020年可能为太阳黑子谷年,2020年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条件,流感可能在2017年孕育,在2018-2019年流行。

2017年拉尼娜正在发生,2018年初寒潮暴雪正在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六大相关条件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3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474.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201710月和201711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世界气象组织分别发布声明称,2017年有可能位列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三名。多个联合国机构表示,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粮食安全,与高温相关的疾病或死亡的总体风险也在稳步攀升,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人口还因天气灾害被迫迁移,仅2016年就达到2350万人。

不幸的是,2018年初,带来惊人灾难的不是高温,而是美国多地打破历史最低温。全球变暖的理论无法预测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只能起到误导作用。自然的力量无法抗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谁的预测在误导公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4054.html

 

 

相关报道

 

寒潮蓝色预警:山西内蒙古等局地降幅超10

20180121 18:09

  中国天气网讯中央气象台12118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2日至26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气温累积下降6~10,局地可达10~14;日平均气温将由目前的偏高状态转为偏低2~5;期间,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江南东北部至广西东北部、贵州南部等地,-10线位于黄淮东部-华北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一线。

  22日至23日,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自北向南先后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大部、黄淮西部和东部以及辽宁等地气温将下降6~8,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北部等地局地降温将达10以上;渤海、东海等海域将有8级、阵风9级大风。

http://news.sina.com.cn/o/2018-01-21/doc-ifyquixe5628054.shtml

 

寒潮蓝色预警冰冻模式开启

20180122 20:39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出现降温降雪天气,昨天(21号),青海、甘肃、内蒙古及黑龙江等多地出现68℃的降温,内蒙古、山西、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出现降雪。今晨(22日)6点,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中东部冰冻模式开启。

  从昨天(21号)开始,河北大部分地区迎来降雪天气,其中承德、唐山、廊坊、保定、沧州降雪较明显,截至今天上午,保定市区平均降雪量2.6毫米,积雪深度达6厘米。从2011点开始到今天(22号)早上,河北省气象台已连续4次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和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22号)白天,河北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下降至0以下,23号起,北部地区气温将下降1012℃,西南部地区下降46℃。

http://news.sina.com.cn/c/2018-01-22/doc-ifyqtycx2037750.shtml

 

中央气象台:寒潮持续冷空气“速冻”中东部

20180123 16:56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23号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23号到26号,强冷空气继续南下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气温将再创今冬新低。并且从23号夜间开始,大范围雨雪还将来袭。

http://news.sina.com.cn/c/2018-01-23/doc-ifyqtycx2613098.shtml

 

极寒长春低温接近48年来最低值

20180124 06:23 长春市政府网站

腾讯QQ QQ空间 .  23日的长春天气用“天寒地冻”“寒风刺骨”来形容最贴切。从市气象局了解到,当日白天市区平均气温为-28.1,预计未来十天我市气温持续偏低,无明显降雪,预计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4日~26日早晨,低温将接近1970年的-36.5

  据市气象局资料显示,我市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温度出现在1970年,为-36.5。我市近日气温明显偏低,降水明显偏少。预计全市平均气温-22左右,比常年同期-15.46.6

  23日白天,我市市区平均气温为-28.1,榆树为-32.1,德惠为-31.4,农安为-31.8,九台为-31.2,双阳为-29.5。据预测,24日~26日早晨将出现自去年入冬以来最冷天气,最低气温市区可达-29左右,北部县(市)可达-35左右。

http://news.sina.com.cn/c/2018-01-24/doc-ifyquixe7171666.shtml

 

极寒!-35之下的冰城“暖生活”

2018012319:11  来源:新华网

一股强冷空气近期侵袭我国。在被称为“北国冰城”的哈尔滨市,23日最低气温跌至约零下35摄氏度,非常接近历史同期极值。

23日早上六点多,天刚放亮,哈尔滨尚被冰雾笼罩。路上行人稀少,脚步匆忙,不少人的眉毛、口罩、头上挂满冰霜。帽子、围脖、手套、羽绒服成为人们外出的标配。

黑龙江省气象专家介绍,本月21日至26日,哈尔滨最低气温均处于零下30摄氏度以下,其中24日或降至零下35摄氏度,或打破历史同期最低气温值。

严寒持续,哈尔滨市民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着“暖生活”。 新华社记者李建平、董宝森

http://sn.people.com.cn/GB/n2/2018/0123/c378296-311752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490.html

上一篇:23日拉尼娜指数进入峰值:2018年1月24日早报
下一篇:23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1月24日午报
收藏 IP: 221.9.76.*|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