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特别推荐网友曲江文的流感预警:2019年前后大流行风险加大

已有 2341 次阅读 2018-1-18 17:15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拉尼娜, 厄尔尼诺, 太阳黑子, 低温冻害, 拉马德雷冷位相

特别推荐网友曲江文的流感预警:2019年前后大流行风险加大

                                                                    杨学祥

 

       推荐说明:我在201726指出,2000-2035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8-2019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9-2020年可能为太阳黑子谷年,2020年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条件,流感可能在2017年孕育,在2018-2019年流行。

2017年拉尼娜正在发生,2018年初寒潮暴雪正在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六大相关条件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2017年拉尼娜和2018年厄尔尼诺的发生和发展是流感爆发的重要气象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4223.html

美国宇航局(NASA)说,目前,太阳活动正向着低点而行。2014年,太阳黑子的数量曾经达到了相对的峰值,现在,它们正在向低谷滑落,预计将在2019-2020年达到低点。这是流感爆发的重要天文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4426.html

       我们的长期研究和实践支持网友曲江文的流感预警,请相关国家和部门特别关注,也希望中国新闻媒体及时向世界报道中国的流感预警,走在世界流感预防的最前列。

 

相关博文

 

流感大流行预测预警研究进展:2019年前后大流行风险加大

2018-1-18 16:28  曲江文  

 

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具有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极易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自1933年首次分离出流感病毒以来,流感病毒不断引起各种规模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一般每隔1050年就会发生1次,但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原因和预测预警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最新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包括太阳黑子活动在内的宇宙空间环境变化有关,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与世界流感大流行有很好的对应关系[1-2]20世纪发生的几次流感大流行(1946-1947,1957,1968)基本都间隔在11年左右,这与太阳黑子平均11年的活动周期基本吻合提示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可能对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曲江文等采用Logistic回归研究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以及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和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3.855.60,并从太阳黑子活动影响病毒基因变异、动物迁徙以及气候变化等角度科学的分析了为什么太阳黑子活动可以影响流感大流行和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为阐明流感大流行和新发病毒传染病的起源和预测预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34]

虞震东等发现新星爆发和宇宙线大的地面增强事件与流感流行有着重要的关系,认为这种流感大流行都是由宇宙线环境大的增强引起的,从而提出了科学预警流感大流行的对策,即立即加强对宇宙线环境的监测[5]

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同全球大范围的流感暴发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过去四次流感的全球性爆发大流行都发生在拉尼娜现象之后,他们分析了20世纪4次流感大流行出现前一年赤道太平洋地区秋冬两季的海洋温度记录后发现,这些年份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表面温度均低于正常年份。研究人员认为拉尼娜现象可以改变人类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候鸟的迁徙模式,影响它们在迁徙途中的健康和种群混合,进而影响到彼此间的基因交换,导致某些更危险的流感新毒株出现。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导致候鸟与猪等家畜接触,2009年流感大流行一大原因即为禽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发生了基因交换,形成更危险的毒株[6]

杨冬红、杨学祥等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发现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一般有六大气候特征,即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 年, m+1 年或 M+1 年。1889-1890 年、1900 年、1918-1919 年、1957-1958 年、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流感大流行都满足这六大条件[7]

在病毒学研究方面,目前认为流行大流行出现有三个原因:一是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导致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产生;二是禽流感病毒直接突变最后导致流感大流行;三是消失很久的旧的流感病毒重新在人群中流行[18]

曾光认为发生全球流感大流行要有四个前提条件:第一、病毒变异产生了新的亚型或者流行过的病毒亚型对人类的威胁重新出现;第二、人类普遍易感;第三、病毒能在人群中快速传播;第四、病毒对人类有强大的杀伤力,造成大量死亡[9]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流感大流行属于不可预测,但又重复发生的事件,可对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和社会造成影响。当关键因素出现交集时,就会发生流感大流行,即流感病毒的出现伴随着可持续的人间传播力,且大部分人对这种病毒具有较低或不具有免疫力。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局部流行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大流行,使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对公共卫生方应对做出准备,来遏制疾病的传播。根据太阳黑子活动规律、宇宙空间环境变化资料、气象学监测、动物流感疫情、病原学变异资料以及配合目前的流感样病例监测在内的综合监测,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流感大流行预警和防控的一种趋势。

         综上所述,目前科学界认为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与太阳黑子活动、超新星暴发在内的宇宙空间环境变化以及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有关,并且存在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六大气候特征,这些因素的发现为流感大流行的预测预警和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病毒变异或重现、人群易感以及是否获得有效的人际间传播能力也是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基础和原因。2019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目前太平洋上正在形成拉尼娜,种种迹象表明,2019年前后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加大,全球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 Vaquero JM, Gallego MC. Sunspot numbers can detect pandemic influenza A: the use of different sunspot numbers[J]. Med Hypotheses.2007; 68, 1189-1190.

2. Tapping KF, Mathias RG, Surkan DL. Pandemics and solar activity. 

Availableonline:http://www.billhowell.ca/Pandemics,%20health,%20and%20the%20Sun/Tapping,%20Mathias,%20Surkan%20-%20Pandemics%20&%20solar%20activity.pdf.Accessed August 17, 2009.

3. Qu J. Is sunspot activity a factor in influenza pandemics? Rev Med Virol. 2016; 309-313.

4. 曲江文,高志刚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 29 (2):188-190.

5. 虞震东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急需的一项对策[J]. 前沿科学. 2011; 5(18): 37-47

6. Shamana J, Lipsitchb M. The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pandemic Influenza connection: Coincident or causal? [J]. PNAS. 2012, 109 (12):1-3

7.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3):1-8

8  舒跃龙加强监测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础[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6 ,20 (2) :122.

9.  曾光流感大流行与应对策略分析[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27(2):93-9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1095552.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year 流感大流行预警:2008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发表人:yxx119  发表时间:20081271457分来源:View SinglePost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477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49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5561.html

上一篇:冬季风暴再袭美国东岸:关注2017年变冷
下一篇:18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8年1月18日晚报
收藏 IP: 119.48.175.*| 热度|

1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