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旅游风险提示:火山喷发致巴厘岛旅游业遭受打击

已有 1873 次阅读 2017-12-5 18:3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灾害频发, 旅游风险

火山喷发致巴厘岛旅游业遭受打击

2017年12月05日 17:34:45 | 来源: 新华网
(国际)(5)火山喷发致巴厘岛旅游业遭受打击

  12月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附近的艾湄地区,游客减少导致大量木船闲置。目前正值印尼巴厘岛的旅游旺季,然而连日来的阿贡火山喷发导致大量游客撤离,许多往返巴厘岛的航班取消,致使巴厘岛旅游业遭受打击。新华社记者杜宇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7-12/05/c_129757461.htm

旅游提示:中国客轮长江沉没 马来西亚景点震塌 韩国MERS疫情

已有 1833 次阅读 2015-6-7 09:24 |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旅游提示 厄尔尼诺 灾害频发 安全意识    推荐到群组  

中国客轮长江沉没 马来西亚景点震塌 韩国MERS疫情

——旅游风险提示

                              杨学祥

  20150607北京青年报报道,马来西亚沙巴州5日发生5.9级地震,造成多人伤亡,主要是当地著名景点基纳巴卢山的游客或工作人员。截至6日下午,至少11人遇难,8人失踪。

  近期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有关。

  我们在2015125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20155月多国气象机构宣布厄尔尼诺来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时间已经发生。狼真的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4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552.html

  2015520,我在科学网博客中提出疑问,狼真的来了:为什么没人真正担心厄尔尼诺?

  网友的回答令我震惊: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博主回复(2015-5-20 10:22):东北要防夏季低温冻害,促进作物早熟;降雨带做好防涝准备,旱区节约用水,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3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197.html

最近发生的多次旅游安全事件都与厄尔尼诺相关:

  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

  61晚,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船上共搭载450余人,目前仅14人生还。

67消息,据前方指挥部消息,截至昨晚18时,“东方之星”遇难者人数已升至406人,有14人生还,仍有36人下落不明;遇难者的身份确认工作正在进行。

http://news.sina.com.cn/c/2015-06-07/025831921773.shtml

对于中国客轮在长江遭遇极端天气发生翻覆的原因,《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有着40多年航运经验的中国专家,专家认为,这次事故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天灾所致。这名专家认为,目前的救援行动很专业,但他也强调了船体发生翻覆时救援难度很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975.html

马来西亚发生5.9级地震“神山”景点震塌

65马来西亚沙巴州发生5.9级地震,造成多人伤亡,主要是当地著名景点基纳巴卢山的游客或工作人员。截至6日下午,至少11人遇难,8人失踪。

当地时间5日上午715分,沙巴州遭遇地震,不少房屋受损,在当地被尊为“神山”的基纳巴卢山掉落碎石,山体滑坡。地震发生时,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187名游客、107名导游及其他工作人员在山上。

基纳巴卢山山顶2012年实现手机信号覆盖,不少游客在地震发生后通过社交网络报平安。一对来自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夫妻早前亲历尼泊尔地震(2015425,尼泊尔8.1级地震),此次又遇到马来西亚地震。丈夫“琦哥”在微博中写道:“刚在山顶拍完照,下山才几步就遇上地震!大量石头沙土泻下满天飞,余震不断!……我们暂时在山上,下不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06/07/content_136769.htm?div=0

中新网66综合消息,马来西亚东部沙巴州兰瑙5日清晨发生5.9级地震,著名的京那峇鲁山(俗称“神山”)一景点驴耳峰(Donkeys Ears)局部震塌,一些登山者被砸中。马国媒体引述现场消息说,包括一名新加坡女子的5名登山者死亡,但这个消息还未获警方证实。

马国警方到5日晚只证实有三个登山者受伤,有约160名登山者受困山上,已有29人获救,40人失踪。

沙巴消拯局指出,5日共有195人登山,包括117名马国人和38名新加坡人,向导则有32人。

http://news.ifeng.com/a/20150606/43920373_0.shtml?t=1433560102296

2004200520072012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48.5级以上地震,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15425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南亚地震处于异常活跃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952.html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在韩国扩散

  65和讯网,据韩媒报道,由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扩散,韩国决定停课的学校继续增加。截至目前,韩国全国共有700所学校决定停课。此外,在教育部向各级学校作出尽量停止团体活动的指示后,共有1000余所学校决定取消或保留预定于本月进行的体验学习和体育比赛等团体活动。

  另一方面,根据韩国观光公社统计,受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影响,取消赴韩旅游计划的外国游客人数已增至7000人。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共有4400多名游客取消赴韩旅游计划,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也有100多名游客取消赴韩旅游。

520韩国出现首例MERS患者以来,到目前为止,确诊患者已经增至35例,其中包括第二代人传人病例。此外,因疫情被隔离的人员在63一天内快速增加,人数超过1300人。(中新网)

http://mt.sohu.com/20150605/n414468142.shtml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扩散与2015年厄尔尼诺相关,与太阳黑子峰值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715.html

旅游风险提示:游客应该尽量避免进入灾害多发区

国家气候中心实时滚动监测显示,525-31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达1.4,较上周又上升了0.1

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13个月。5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暖海温持续增强,海温距平累积高达9.4,已发展成为自1951年来第9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并由赤道中太平洋向东太平洋发展。厄尔尼诺导致全球气象灾害频发:

厄尔尼诺已达中等以上强度 预计未来继续加强

厄尔尼诺发展加强


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在今年夏季持续加强,并至少维持到秋季,可能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受其影响,预计2015年夏季,我国江淮流域到江南地区、东北北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华北降水较常年偏少,干旱较重。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603/1825108205.html

我在20141217指出,2015年厄尔尼诺变强的可能性存在。按照林振山等人的预测,2014年的两次日食和2015年的两次日食都发生在极区,导致较强的厄尔尼诺发生(见表1)。所以,2015年较强厄尔尼诺可能卷土重来,2018年可能发生极强厄尔尼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432.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3d95b0102vkj5.html

游客应该尽量避免进入灾害多发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610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8336.html

上一篇:12月5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7年12月5日晚报
下一篇:潮汐组合难以遏止12月5日拉尼娜指数快速下降:2017年12月6日早报
收藏 IP: 119.51.57.*|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