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热浪席卷北方多省份 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关注5月潮汐组合

已有 1984 次阅读 2017-5-19 07:3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高温, 4年周期

热浪席卷北方多省份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关注5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05月19日00:17中国新闻网
“热浪”席卷北方多省份 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

  原标题:“热浪”席卷北方多省份 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连日来,中国北方持续着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在内蒙古乌兰浩特、通辽、突泉、高力板、吉林白城等14个气象观测站点,18日的最高温更是突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18日傍晚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19日白天,北方多地还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局地最高气温达37-39℃。20日开始,北方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将趋于缓解。

5月18日,游客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北京持续高温。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5月18日,游客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北京持续高温。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大范围高温天气席卷北方多省份

  ——多地高温打破当地历史极值

  从17日开始,北方多地就已经遭遇大范围高温天气,18日,这轮“热浪”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达到最大。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通报,18日,内蒙古东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南部等局地最高气温超过40℃,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的气温达到了43.6℃。上述地区35℃以上的高温面积有49.5万平方公里,40℃以上的高温面积达10.1万平方公里。

  根据监测,截至18日16时,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等地共有44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地5月历史记录极值。内蒙古乌兰浩特(42.5℃)、通辽(41.9℃)、突泉(41.4℃)、高力板(43.6℃)、吉林白城(42.1℃)等14个气象观测站点突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就北京来说,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气象北京”18日下午17时41分发布的消息显示,18日白天,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为34.7℃,全市最高气温出现在门头沟斋堂(国家级气象站),为36.4℃。

5月17日,北京开启了高温干热的“炙烤”模式。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5月17日,北京开启了高温干热的“炙烤”模式。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高温天气如何形成?

  ——专家:大陆暖气团自西向东移动

  那么,北方多地为何会出现破历史纪录的高温?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近日,来自内蒙古西部的大陆暖气团在自西向东缓慢移动,华北黄淮等地在暖气团控制下出现晴热少雨的天气,导致高温的发展。

  他表示,受大陆暖气团控制,此次高温天气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日最高气温上升幅度快,尤其在午后,紫外线辐射强,温度上升最快;二是空气中湿度较低,因此这种高温天气下公众不会感觉太闷热,天气也较为干爽;三是昼夜温差明显,虽然白天最高气温可达三十多度,但夜间温度仍然较低,体感比较舒适。

  也有专家表示,尽管此轮高温天气过程强度大、范围广,但与历史同期相比并不算异常。从常年数据上看,华北地区在5月中下旬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比较常见,几乎每3到5年就会出现一次。

5月17日,山西太原,民众在烈日下“全副武装”出行。武俊杰 摄5月17日,山西太原,民众在烈日下“全副武装”出行。武俊杰 摄
  

  各地如何应对?

  ——郑州220座快速公交站台备降暑药品

  针对高温天气,一些地方也做出相关应对措施。

  据当地媒体报道,17日,河南郑州迎来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气温,该市所有公交车辆及时开启车厢空调,快速公交定时洒水为站台降温,并在站台准备紧急药品。

  据介绍,郑州全市220座快速公交站台均备有清凉油、人丹等降暑药品,如乘客在候车时感到不适,可向工作人员进行求助取用。

  北京公交集团18日下午也通过其官方微博表示,目前,北京公交集团的空调车设备已经全部检修完毕,凡是具有空调设备的车辆都会按空调开启规定执行,公交集团还提醒“如您乘坐公交时遇到不开空调的情况,可拨打96166服务热线反馈”。

  按照北京公交集团的相关规定,每年5月1日起,凡车厢温度高于26℃是均要开启冷气。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这波“高温热浪”何时休?

  ——预计20日开始趋于缓解

  那么,这一波“高温热浪”究竟何时才能离去?

  根据天气预报,19日白天这轮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华北北部和东部、内蒙古东南部和西部、辽宁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辽宁西部、河北北部等地局地最高气温有37-39℃。20日开始,上述地区的高温天气将趋于缓解。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尹晓惠此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21日北京有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这也意味着这一轮的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天津方面,受高空槽影响,21-22日,天津将为多云转阴的天气,并伴有东风4-5级,最高气温预计会回落至29℃左右。(完)


责任编辑:刘光博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5-19/doc-ifyfkqwe0229174.shtml?cre=sinapc&mod=g&loc=17&r=0&doct=0&rfunc=16&tj=none&s=0

517-22日气温变化与潮汐组合变化完全一致

潮汐组合B 511为日月大潮,515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9.1810度,513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514土星合月。

潮汐组合C522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519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522金星合月。24日水星合月。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07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3554.html

20175月,潮汐组合类型划分不明显,处于转型阶段。

例如:

潮汐组合A57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53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58凌晨木星合月。

潮汐组合B 511为日月大潮,515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9.1810度,513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514土星合月。

解读:

511为日月大潮,与57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相差4天,与515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9.1810度也相差4,所以出现类型转换现象:7-11日北风增强有利于气温下降,11-15日南风增强,有利于气温变暖。这是潮汐7天周期形成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39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5584.html

拉尼娜和美国干旱:美国玉米带持续干热是拉尼娜前兆吗?

已有 1340 次阅读 2016-6-30 07:34

拉尼娜欧干旱:美国玉米带持续干热是拉尼娜前兆吗?

                           杨学祥,杨冬红

美国玉米带持续干热是拉尼娜前兆吗?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6-06-21 14:45:22报道:现阶段美豆收割工作接近尾声,国际市场注意力已经转向美国玉米带天气。而6月份期间,美豆新作期约的涨幅已经远超近月7月期约。在全球大豆结转库存持续下降已成定局并总体趋于紧平衡的背景下,国际市场较为关注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结束之后是否会转为拉尼娜现象,以及拉尼娜现象是否会和美豆生长周期重叠。拉尼娜现象通常会导致美豆主产区天气异常干旱,对大豆单产造成威胁,目前美国玉米带已显高温干热迹象,若持续到7月初,或将影响到今年美玉米授粉。

最强潮汐4年周期:2004200820122016

承智 2016-01-20 11:05   [回复] [删除]  

杨教授您好请教下 2016年北美出现干旱的概率大不大另外如果您有相关数据能不能比较下2004 20082012这几个年份北美天气是不是属于同一个类型因为这几个年份北美谷物价格上涨比较厉害有说法是因为天气因素但是您比较权威我想知道您的看法另外就是我希望知道2016年的天气是不是与以上3个年份趋同谢谢了

http://control.blog.sina.com.cn/blogprofile/profilepaperlist.php?type=1

  博主答复:2004200820122016年最强潮汐组合属于同一个类型,可能影响北美天气。

2004年,我们在研究特大潮汐时,意外发现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有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四年周期变化一一对应。由于这个变化受到日月大潮的强烈干扰,所以潮汐强度表现为准两年震荡、准四年震荡和准六年震荡,并且叠加日有规律地递进变化。在地球近日点(13-4)附近,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强的特大潮汐,与特大地震的发生相对应。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7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1226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2010227智利8.8级地震和2011311日本9级地震的发生符合这一规律。

2009Sidorenkov列出了1900-2010年地球旋转速率中引潮力(D)的变化曲线,认为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发生与18.6年的周期变化有关,D的极小值在190319231942196019781997;最大值为191419321950196919882007年,下一个极小值可能发生在2014-2016年。我们在2008年就确认了这一现象(包括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将导致严重旱灾发生),并指出它与地震9年周期的关系。

拉马德雷冷位相与这两个周期的叠加将导致2014-2018年成为可能的特大地震的频发年。

1 2003-2018年最强潮汐准4年周期(杨冬红等,2014

                                                                 

      近地点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E

  农历 日食 月食   大 w  s 拉尼那年(L

                                                               

2003  1  24   6.6  22                3   18    www

2004  120    3.4   29               22    7     s      特大地震

2005  1  10 18.1   1                 10  25    sss      特大地震

2006  1  02  6.8   3                 31(上年12)  s        E

2007  1  22 20.6   4                 19  3      0      特大地震L

2008  119   16.5   12                8   22     0

2009  1  10 18.8   15    26         26   11    ss      E

2010  1  02  4.6   18    15    1    15   1    ss       特大地震L

2011  1  22  8.1   19    04          4  20      s      特大地震L

2012  118                          9   23     www    特大地震L

2013  1  10                          12  27      s       L

2014  1  02                          1  16  31   ss      

2014  1  30                          1 16  31   ss      

2015  1  22                           05  20     s      极强E

2016  1 15                          10  24    ww     特大地震L

2017  1  10                           12  28     s      

2018  1  02                           02 17     sss      特大地震E

2018  1  30                           17  31     ss      特大地震E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sss,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ss,相差两天为强潮汐s,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0,相差四天为弱潮汐w,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ww,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www。特大地震为发生最强潮汐附近的8.8级以上地震,?表示预测。

特大地震具有潮汐的准四年周期、月亮赤纬角18.6年周期和54年分段周期(三个日月食的沙罗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和18.6年周期相对应[30, 33, 40]。在1947-1976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中,月亮赤纬角极小值的1960年和极大值的1950年,都发生了8.5级以上特大地震,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4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1952195719601964年后推54年,9级以上大地震可能发生在2006201120142018年。已发生的9级以上大地震有200412262011311,最大误差为1年,所以,2014年和2018年发生9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下一个月亮赤纬角极小值2014-2016年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徐道一推测在2014年,与我们在2008年的推测完全一致。下次9级地震应该在2014-2018年之间(见表1)。

2004200820122016年最强潮汐组合属于同一个类型,可能影响北美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7477.html

统计规律表明,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小于-1将发生拉尼娜事件;大于10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林振山等人根据计算结果预测,2005年发生弱厄尔尼诺,200820112015年发生较强的厄尔尼诺,2018年发生极强的厄尔尼诺,误差在1-2年。我们预测,2005201020132016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实际的情况是,2000年没有发生极强厄尔尼诺事件,2002年和2006年发生了弱厄尔尼诺事件,2009年发生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与预测年份在估计的误差范围之内。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10年和2011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在预测的误差范围之内。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增强拉尼娜事件,减弱厄尔尼诺事件,使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比预测后延1-2年,强度减弱;使拉尼娜事件逐渐加强,并在当年发生,时间延长。根据这一规律,原来预测的厄尔尼诺年201120152018年可能后延到201220162019年,而20132016的拉尼娜事件可能在当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1106.html

我们在2015824指出,受201639日食在低纬的影响,20163月厄尔尼诺开始减弱。受201691日食在赤道的影响,2016年拉尼娜在9月至11月末逐渐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7626.html

5月中旬就出现高温天气是否异常?蔡芗宁称,此次高温天气并不算异常情况,接近历史同期水平,从常年数据来看,5月中下旬华北等地就常出现高温天气,像北京在2010年5月19日就出现了38.1℃的高温。此外,本次过程预计只持续3天,并不算太强的一次过程,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一般在5月下旬出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5504.html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尹晓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气象统计看,以往北京在5月中旬也出现过35℃以上的高温天气。

其中,2009年5月18日出现了35.6℃的高温,2010年5月19日出现了38.1℃的高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5451.html

北京高温的4年周期值得关注。

http://www.zuinow.com/n214751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7626.html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也是高温发生的原因,也具有3-5年周期。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2.     杨冬红, 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YangD H, Yang X X. Study and model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1):58-7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5804.html

上一篇:5月18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7年5月19日早报
下一篇:5月18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7年5月19日午报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