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秘鲁地震火山活动与厄尔尼诺指数异常发展一一对应

已有 2418 次阅读 2017-4-19 14:0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火山, 厄尔尼诺, 地震

秘鲁地震火山活动与厄尔尼诺指数异常发展一一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

6.0级地震震动厄瓜多尔首都民众跑到街上避难

国际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41910:00 A-A+

原标题:6.0级地震震动厄瓜多尔首都民众跑到街上避难

  中新网419据“中央社”报道,北京时间19日凌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区发生6.0级地震,震撼厄瓜多尔首都基多(Quito),目击者说,许多人跑到街上避难。去年厄瓜多尔的太平洋岸曾发生大地震,造成惨重伤亡。

  美国地质勘探局表示,这次地震发生在与厄瓜多尔毗邻的秘鲁,这种在丛林地区城镇伊基托斯西北方约263公里,当地人烟稀少。

  厄瓜多尔的亚马逊森林地区离伊基托斯不远,是这个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成员国的石油业重镇。

  据报道,这次地震发生在秘鲁北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都有震感,但目前尚未传出伤亡或灾情。

厄瓜多尔去年4月发生规模7.8大地震,造成近700人丧生,并且摧毁了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

http://news.cctv.com/2017/04/19/ARTIi12ghSUQrLCNVSbVo5Qx170419.shtml

中国地震台网:北京时间419149秘鲁(南纬2.68度,西经75.28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7-04/10499623.html

秘鲁南部萨班卡亚火山频繁喷发

2017-04-19 11:18:09 来源:新华社 .

  新华社利马4月18日电(记者张国英)据秘鲁地质矿业冶金研究所火山观测台18日公布的最新报告,位于秘鲁南部阿雷基帕省的萨班卡亚火山近日频繁喷发,上周内平均每天喷发37次。

  火山观测结果显示,4月10日至16日,萨班卡亚火山平均每天喷发的气体达4051吨,并出现11次地热异常现象,喷出的火山灰柱最高达3000米。

  萨班卡亚火山灰已飘落至附近方圆40公里地区。火山观测台专家建议当地居民户外活动时戴口罩和眼镜,以保护呼吸系统和眼睛。

  报告还说,秘鲁南部位于莫克瓜省的乌维纳斯火山活跃度近日降低,每天约有10次喷发,喷出的灰柱最高达500米,每天喷发的气体为278吨至1793吨。

萨班卡亚火山和乌维纳斯火山均位于安第斯山脉。萨班卡亚火山海拔高度为5976米,在沉睡200多年后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活跃期,最近一次喷发发生在今年3月。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4/19/c_1120836595.htm

秘鲁地震火山活动与417-19日潮汐组合有关

潮汐组合C417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9.0546度,419为日月小潮,415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0901.html

我们在414指出:预计417-19日潮汐组合期间变暖和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为主要趋势。416000.378为峰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8907.html

41612时的0.368为谷值。17日继续上升。

4月18日12时拉尼娜指数为0.572,跨过厄尔尼诺门槛0.5

我们在2017321指出,20175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388 次阅读 2017-3-2110:0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0717.html

秘鲁地震火山活动是厄尔尼诺发展的信号

证据显示,从19641987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20oS40oS插入式的地震活动几乎同时发生,厄尔尼诺和地震群相关。在过去最持久的6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完全一致,它们在19641992年沿东太平洋海隆从15oS40oS同时发生。

1763年以来的十九次强厄尔尼诺事件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强烈的年份,20世纪以来七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全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异常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对100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的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最重要的外强迫因素。

厄尔尼诺成因的地震火山说认为,蓄存热源的西太平洋“暖池”与地幔热气排放相关,海底火山比大陆火山要强烈得多,平均每年至少有100km3的岩浆溢出海底形成新洋壳,释放出的地下热量为4.5×1021J,远远高于地表热流的能量。东北太平洋中脊有两个地下热能排泄区,大量岩浆从大洋中脊溢出形成海底火山。1982-19831986-19871991-1992年三次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前这两个地下热能排泄区(1982-1983年只有其中一个)表层海水都有持续发展的海面水温(SST)正距平异常区。海底火山喷发出的热量与周围环境仅有很少的交换,大部分热水在浮力作用下迅速升到海洋表面,加热海洋表层水和海洋上空的大气,形成厄尔尼诺事件。模拟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


1 2017年4月1818拉尼娜指数为0.604,比418120.572增速0.032,增速变慢,进入上升区间201722300拉尼娜指数为0.013,进入谷值,这是寒潮结束,回暖开始的结果预计26日日食后进入峰值31180.485峰值3512-0.145为谷值37060.196为峰值。31000-0.267为谷值31100-0.081为峰值。31312-0.132为谷值。317063月17日18时0.306峰值。15-21日将快速上升到峰值得到证实,实际上,320000.387为峰值预计,330日后进入谷值。事实上,324180.093为谷值,这是30日前的小波动。326000.132为小峰值。328000.078为谷值。4月1日06时拉尼娜指数0.334为峰值。8日木星冲日和10-11日强潮汐组合可能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预计9日达到峰值。2017年4月9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428为峰值,在11日木星合月和10-11日潮汐组合加速下降。410000.403为谷值。411000.424为峰值13日继续验证厄尔尼诺指数11日木星合月和10-11日潮汐组合加速下降。413000.305为谷值。416000.378为峰值。416120.368为谷值。17日继续上升。4月18日12时拉尼娜指数为0.572,跨过厄尔尼诺门槛0.5

   秘鲁的地震火山活动与厄尔尼诺指数的异常上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circulation[J]. 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2014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YangDH,Yang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YANG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10. 杨冬红,杨学祥.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22(5):1680-1685.YangDH, Yang X X.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iceregulatorsfor El Nino 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2007,22(5):1680-168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9853.html

上一篇:2017年4月19日午报:厄尔尼诺指数18日超过0.6
下一篇:2017年4月19日晚报;厄尔尼诺指数18日超过0.6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3 杨文祥 钟炳 haipengzhangd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