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科学发现与创新: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已有 2026 次阅读 2016-12-5 16:1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高潮, 拉马德雷冷位相, 流感爆发, 雾霾频发

科学发现与创新: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1890-2006年拉马德雷现象2个周期的统计规律,从2005年开始我们预测全球将发生五大灾害,目前已基本得到证实:

一、我们在2006-2008年撰文指出,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8.5级以上地震爆发时期,其中前17年,即2000-2018年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证实情况如表1

1 1890年以特大地震、地球自转、气候变化和PDO冷位相对应关系(杨冬红等,2006-2014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9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球自转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4

1

0

1890-1924

低温期

加快

1925-1945

11

0

0

1925-1946

温暖期

减慢

1946-1977

117

1

4

1947-1976

低温期

加快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

温暖期

减慢

2000-2012

66

0

2

2000-2030

低温期?

加快

: 括号内为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二、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流感大流行时期,集中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附近,具有六大特征。据此我们预测2008年将发生流感大流行,证实情况如表2

表2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杨冬红,杨学祥)

时   期

1890-1924

1925-

1946

1947-1976

1977-

1999

2000

-2030

拉马德雷PDO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流感大流行周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亚周期及相关条件

第一亚周期

(1888)-1889

1957-1958

2009

第二亚周期

1899-1900

1968-1969

2019

2023

第三亚周期

1918-1919

(1976)-1977

2030

太阳黑子

1889谷年

1901谷年

1917峰年

1957峰年

1968峰年

1976谷年

2008谷年

2012?

2019?

东北冷夏年o和低温冷害年*

1888o

1902o

1918o

1957o*

1969o*

1976o*

2008冻灾

2012?

20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8322.html

三、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是中国雾霾爆发时期。

我们在20151018指出,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是导致我国雾霾高发的天文背景,201512月至20161月为弱潮汐时期,增强我国的季节性雾霾。2015年厄尔尼诺和高温干旱是雾霾高发的气象条件。2015-2016年雾霾高发不可避免,减轻雾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我们在20144月撰文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2008)。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27.3天和13.6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Li G Q, 2005)。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12月初的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达到52年来的峰值。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2013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52年前,1959-1960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前一周期的雾霾高发。

根据月亮赤纬角极值与日月大潮的叠加可计算得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2-4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5-7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8-10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6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杨冬红等,2007a)。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1月和12月。

吴兑等人指出,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就中国大陆而言,121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2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30%9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5%(吴兑等,2010)。这一研究结果与潮汐类型的划分完全一致。2013年的中国雾霾首发在1月,并于12月进入高潮。预计20141月会仍保持高发态势。作者的理论推导在科学网上得到20141月实践的验证,表明大气潮对天气和雾霾影响的真实存在。

我们在2014年指出10月长春缘何多霾,2015年的雾霾会继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201612月雾霾高发正在得到证实。

四、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全球出现最热年。2014年和2015年均创造了最热新纪录,2016年正在证实中。

我们在2008年撰文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6月至2000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1]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在2012522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2014721指出,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18.6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18.6度向北(南)纬18.6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1997-1998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4年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有可能使其成为最热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3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48月史上最热,都是2014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99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6865.html

我们在2015-8-3 10:33指出,2014年最热,2015年更热,2016年刷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我们在2014年撰文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2008)。

   谁是谁非9年内见分晓:2017年变冷

我们在2014326指出,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是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是全球最冷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五、潮汐组合控制厄尔尼诺/拉尼娜的发展

我们在2012-12-804:24指出:

地球自转确实存在13.6天和18.6年周期。李国庆发现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13.6天、27.3天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12]。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地震的激发原因之一。赤纬角变化周期13.6天、27.3天和18.6年周期对厄尔尼诺/拉尼娜指数存在明显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0384.html

我们在20日指出,由于冷空气活动增强,1124-29日潮汐组合导致拉尼娜增强会非常明显,24-29日寒潮级别冷空气影响全国,拉尼娜将进入新的谷值

1117-21日潮汐组合将导致拉尼娜指数进入新的峰值,预测已被证实。20161118-123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发展24-29日寒潮级别冷空气影响全国,拉尼娜将进入新的谷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45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10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800.html

我们在111-13日多次指出,20161118-123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发展;配合1117-21日潮汐组合,拉尼娜减弱将会成为主要趋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4045.html

我们在24日清晨指出,本轮波动峰值明显低于前一轮,谷值高于前一轮,拉尼娜减弱趋势已经出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6423.html

25日拉尼娜监测证实了这一预测。

我们在28日指出,20161118-123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发展;配合1129-122潮汐组合,拉尼娜减弱将会成为主要趋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7210.html

这一预测正在被证实。拉尼娜指数29-30日开始新的波动,30日加速变为特快持续,进入新的波动峰值-0.424,12月1日进入新的波动峰值-0.205,高于上一轮峰值-0.417,拉尼娜减弱非常明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8160.html

2016120418拉尼娜指数为0.152,比1204120.149增速0.003,加速变的更慢,进入新的波动峰值0.152117进入峰值(-0.643),9日出现次峰值(-0.664),17日再现更高峰值(-0.443),19日形成新的峰值-0.41721日出现新的谷值-0.59228日进入新的谷值-0.81729-30日开始新的波动,30日加速变为特快,124进入新的波动峰值0.152高于上一轮峰值-0.417,拉尼娜减弱非常明显。拉尼娜指数在201612 7-9日潮汐组合转入低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8801.html

相关文献

1. Li Guoqing. 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 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J].Adv.Atmos.Sci. 2005, 22: 359-374.

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2014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10.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11.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12.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8-9.

13. Upgrade influenza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 year 流感大流行预警:2008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发表人:yxx119  发表时间:20081271457 来源:View Single Post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8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8833.html

上一篇:中东部地区大降温 东北局地降20摄氏度:关注7-9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12月5日晚报:拉尼娜指数进入新峰值 7-9日潮汐组合转入低谷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