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UFO与美国“51区”

已有 2814 次阅读 2013-8-20 12:3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ufo, 美国“51区”

UFO与美国“51区”

 

所谓“UFO”就是“不明飞行物”

一般猜测为外星人的飞行器实际上都可能是

某种对自然现象某种实际飞行物,的某种类似“海市蜃楼”映像产生的误解。

 

至少在现有实际观察的所有资料,都表明:

迄今尚未发现任何其他星球有生物存在的迹象,更不要说存在什么“外星人”的可能了!

 

发现UFO,决不可能是什么“外星人的飞行器”!

 

  但是,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西北约90英里(约150公里)的沙漠中的一处靠近核试验基地。的地方,具体地理坐标为北纬3 14'06″,西经11 48'40″的“51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未经许可,任何车辆都不得进入,就连它上面的约42公里×40公里空域也被限制,不准一般飞行器进入。

这一湖边地区从未对居民甚至是常规的军用飞机开放过,受到雷达站和地下传感器的保护,任何的不速之客都将遭遇直升机以及地面武装卫队的驱逐。甚至美空军飞行员训练也要详细地报告给军方情报机构。“51区”周边到处竖立禁止进入和拍照的告示牌,不对外开放。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将该地的管制范围延伸至邻近的山脉上。因此,“51区”成了“美国国家机密”的代名词。

 

因此,长久以来,“51区”就有许多与UFO有关的传说充满谜样色彩的种种传言:包括俘虏外星人、外星飞行器、地下秘密基地及美国政府与外星人的秘密协议等。据悉,在1947年著名的罗斯维尔事件之后,“51区”就成了传闻中美国政府秘密处理飞碟坠毁残骸及外星人尸体的地方,同时也被很多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爱好者传闻视为外星人尸体及飞碟等不明飞行物残骸的储存地。

有些人甚至认为美国的一些先进武器与科技,就是从秘密研究外星飞船所获取的成果。以及外星人研究基地名扬天下。

 

  中新网817电综合消息,一份最新解密文件显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正式承认内华达州第51区的存在,该区曾被用来实验U-2侦察机

据美国媒体报道,815,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的资深研究员杰弗里·里奇尔森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档案中心发表了《U-2的神秘历史》报告,基本上完整引用了中情局最新解密的U-2侦察机研发历史档案,并多次提到“51区”。冷战期间,美国政府一直把这里作为秘密测试基地。报道称,多年来一直从事美国空中侦察历史研究的里奇尔森2002年首次重新评估U-2侦察机的发展历史,但当时所有关于“51区”的内容都被涂改。2005年,里奇尔森根据美国《信息自由法案》相关条款再度要求中情局提供这段历史文献。几周前,他得到了一份长达407页的U-2侦察机计划的报告,并且涉及“51区”的内容都已恢复。报告同时附带了一张标志“51区”基地在内华达州具体位置的地图。报告表示,“51区”仅用来研发和测试美国的U-2侦察机和牛车(OXCART)空中侦察和监控计划。报告还说,U-2侦察机在冷战时期曾赴前苏联以及中国等“美国敌对国家”开展高空侦察工作。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档案”日前取得CIA关于51区的历史数据,当中纪录美国曾在美苏冷战期间,于内华达州的51区进行机密军事计划,开发与测试超高空飞行间谍机U-2

美国研制U-2侦察机是用来在冷战中侦察前苏联的。U-2侦察机现在仍在美国空军服役。

 

这就真相大白了!

 

在这个区域内,是美国试制各种高空飞行和航天武器的秘密实验场区。

当然会使周围的人看到由其中的某些飞行器产生的某些UFO现象。

这类带有高度危险性的实验,还当然会发生某些事故,并可能造成参加试制人员的某些伤亡。

这就成了传闻中“美国政府秘密处理飞碟坠毁残骸及外星人尸体”,以及所谓“外星人尸体及飞碟等不明飞行物残骸的储存地”的“事实根据”。

 

虽然中情局的这次解密报告未提及飞碟、外星人或登月行动等内容,但是,已揭开了该基地研发U-2等高空侦察机的神秘面纱,就足以判定,那些传言的实际原因了。

哈!那些“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爱好者”又何必大失所望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718343.html

上一篇:新型短波长非线性光学材料
下一篇:中微子究竟是3种,还是只有1种。
收藏 IP: 123.114.33.*| 热度|

1 罗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