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黑木耳常吃有害健康!

已有 4025 次阅读 2011-6-15 21:2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黑木耳

黑木耳常吃有害健康!

 

友人转发来此文,

与过去对黑木耳的了解,有新的显著差别,

须改变对它的经常食用!

 

特此提供参考!

 

请看原文:

 

 

近年來,一篇關於黑木耳的報導,轟動全國,其內容是:

 

黑木耳這個東西特別好,它可以降低血黏度。

一個臺灣企業家得了冠心病,血管都堵了,要到美國做心臟搭橋手術,而吃了45天的黑木耳姜棗湯血管全通了,不用搭橋冠心病好了。

 

這篇演講稿被印刷成冊分發全國各地,冠心病和血粘稠患者如獲至寶,黑木耳成了靈丹妙藥。

 

我的一個親戚76歲,血黏度化驗結果5項高,經常心慌、氣喘、胸悶,醫院確診為冠心病,與資料上介紹的臺灣企業家病情相似略輕。

我就勸他吃黑木耳姜棗湯,並說:“專家講的一定沒有錯,那個臺灣企業家血管都堵啦就吃好了,何況你的血管沒有堵,比臺灣那個企業家病情輕多了。”

 

老人相信我的話,按照資料上講的方法連續吃了10天黑木耳姜棗湯,每天一次,血流變化驗結果真降了兩項(吃前化驗5項高)。

 

我認為沒有全部降下來的原因可能是吃的次數少,又照樣吃了20天,化驗結果出乎意料,血黏度變成了6項高,比沒吃前還高,怎麼搞的,仔細分析原料沒錯,水符合飲用標準,是不是吃的次數還少?

 

臺灣企業家不是吃了45天嗎?再吃10天看看,結果又吃了10天,化驗結果一出來嚇了一跳,血黏度7項高!!!還有一項平高線,醫生說實際上是8項高,此時老人病情加重,不得不求助速效救心丸,並立即住院搶救,造影顯示冠狀脈嚴重狹窄,必須裝支架,否則有生命危險,結果花了5萬元裝了一個支架,才救了老人的命。

 

我百思不得其解,專家明明說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那個臺灣企業家血管都堵啦就能吃好,為什麼照專家說的方法吃了後,血黏度反而升高堵塞了血管呢?

 

找不出理由,最後請教血液病醫師,他看了化驗單及病歷後告知:

 

“從化驗單上看,第一次吃了黑木耳後,血流變化驗結果與吃前相比,有三個參數變化,一是血黏度的高切值降到了正常範圍;二是紅細胞壓積值上升0.02;三是紅細胞變形指數下降0.07

在血液中紅細胞壓積值和紅細胞變形指數是兩個重要的參數指標,一旦紅細胞變形指數下降,血液迴圈阻力增大,紅細胞就會在血管內聚集,形成紅細胞壓積值上升,紅細胞聚集越多,血黏度就上升的越快,從而導致血栓的形成,老人的後兩次化驗報告證實了這一點,紅細胞壓積值的不斷上升,老人的血黏度就不斷升高,最終堵塞冠脈血管。”

 

黑木耳是不是真的影響紅細胞變形和壓積值升高呢?

 

為了證實這一點,又找了不同年齡段的人做了實驗,仍然每次 10黑木耳,連續吃10天,前後化驗結果對比,所有人的紅細胞變形指數都下降,最多的下降0.15,低於正常範圍0.08,差一點休克,吃藥並修養5個月後復查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而血黏度又複升高。

另外紅細胞壓積值全都升高0.04——0.05

 

試驗結果表明:

吃黑木耳能暫時降低血黏度但同時導致紅細胞病變,而紅細胞病變比血粘稠對人的危害更大。

血粘稠尚可飲食控制,紅細胞病變將危急生命,後患無窮。

 

凡血粘稠患者都可試一試,但試驗時要有防範措施,以免出現意外,老年人最好不要去冒險。

 

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才明白;偏方不可輕信。

黑木耳姜棗湯沒有進行全面的人體臨床試驗,那個臺灣企業家的血管堵塞,也絕不是黑木耳姜棗湯能治好的。

 

總之,黑木耳並非特別好,它除了能引起紅細胞病變外,還含有多量的鉛,

《本草綱目》認為:

“本耳乃朽木所生,有衰精腎之害。”

能導致性冷淡、陽痿、腎功能減退等,

成年男子、老年人、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血粘稠患者儘量少吃或不吃黑木耳,更不可把黑木耳當藥吃。

 

今將黑木耳治療血粘稠的試驗結果公佈於眾,其目的是提醒廣大患者免受其害,有病就去醫院治療,萬不可盲信偏方,以免誤了病情後悔莫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455714.html

上一篇:关于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最近发生的严重问题
下一篇:千年杜甫诗,竟藏今日事!
收藏 IP: 123.116.116.*| 热度|

8 张利华 吕喆 鲍得海 肖振亚 郭桅 周可真 黄兴滨 vigorou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