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根本不存在所谓“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已有 5785 次阅读 2010-7-14 20:52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根本不存在所谓“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近日,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物理学家托马索-多里戈在他的博客《量子日记生还者》中声称:“我从两个不同的,可能是独立的消息来源打听到,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的一次实验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微弱信号存在的证据。一个消息来源说是观察到了‘三倍标准差效应’;而另一个消息来源没有详细解释,却提及了实验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美国费米实验室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或许已经发现了所谓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这一结果肯定来自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目前,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实这种难以捉摸的神秘粒子,而世界上其他物理学实验更没有足够的能量发现它。不过,我现在还不太清楚这一传闻究竟是来自费米实验室两个粒子探测器(可能是CDF探测器或是D0探测器)中的哪一个,。
多里戈并不是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研究团队的成员,而且他承认这一传闻的可靠性还有待证实。他似乎是希望将自己所听到的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及时与大家分享。多里戈补充道,物理学家或将于本月底在巴黎举行的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公布关于这一实验结果的更多消息。
标准模型是一套描述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磁力这3种基本力以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但是,仍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根本缺陷。
为修补认为是标准模型理论的唯一关键缺陷,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存在所谓“希格斯机制”、“希格斯场”、“希格斯玻色子”。这种假设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而其他粒子是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
标准模型支持者,认为:所预言存在的62种基本粒子,但是,除了唯有希格斯玻色子仍未现身外,其他粒子基本都已被实验证实。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帮助科学家寻找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尚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CDF探测器和D0探测器,多年来,一直在搜集数据,并且已经缩小了希格斯玻色子出现时的可能能量和质量探测界限。据多里戈介绍,去年11月时,两项实验共同发布了一个改进的希格斯玻色子界限。自此以后,研究人员已经搜集了更多的数据,多里戈估计,数据已增加了50%。因此,科学家们进一步缩小了探测界限。2009年,费米实验室物理学家甚至预测到当年底有50%的可能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所谓“三倍标准差效应”是指:从统计学上讲,该实验结果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可能性有99.7%。
通常认为确定性的程度达到“五倍标准差效应”(正确的可能性达99.9999%),才足以证明一是个完全合理的新发现。而“三倍标准差效应”还不能够证明结果的确定性,不过,“三倍标准差效应”仍然意味着可能存在希格斯玻色子的有力证据。
所谓 “希格斯机制”,认为:由于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它不同于一般有静止质量的粒子“有3个极化方向”,而“只有两个与其动量方向垂直的横极化,没有沿运动方向的纵极化”。而通常复标量场的两个实分量都是具有“非零的”静止质量。希格斯研讨满足定域 U(1)规范不变性的复标量场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当选取其中的一种特殊参数,使U(1)规范不变性遭到破坏的同时,却使得原应为光子的粒子,出现了纵极化分量,静止质量不再是零。而标量场的两个有静止质量的分量,就只剩了一个。即:由于对称性发生了自发破缺,标量场的一个分量所转化为的零静止质量的戈德斯通玻色子,变成了原应为光子的粒子的纵分量,而成为具有静止质量的粒子。而标量场剩下的另一个有静止质量的分量就成为所谓的“希格斯粒子”。并认为它是一切粒子质量来源。
然而,我们知道:光子虽无静止质量,却仍有运动质量、动量,根本不存在与其动量方向垂直的两个所谓“横极化”。只是大量光子统计表现的电磁波才有两个所谓“横极化”,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由这样的希格斯机制使光子产生静止质量。也不会有这样的希格斯粒子。更不能说它是一切粒子质量的来源。
因而,即使有再大能量的对撞,又怎能产生根本不存在的所谓 “希格斯机
制”和“希格斯粒子”呢?!
所谓“三倍标准差效应”、“五倍标准差效应”,究竟是怎样的“标准差效应”?它们究竟是如何能证实根本不存在的所谓 “希格斯机制”和“希格斯粒子”存在的几率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343947.html

上一篇:创建时空可变系多线矢物理学(235)对天体和宇宙的探究(13)
下一篇:创建时空可变系多线矢物理学(236)对天体和宇宙的探究(13)
收藏 IP: .*| 热度|

1 王号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