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兔二号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让路
中国青年报6月1日消息,来自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的消息称,在第十八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月球车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让路,配合“天问一号”任务地面深空测控站的适应性改造,“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的科学载荷并未开机,原地待命。
截至5月29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已在 月 背 工作18个月昼,玉兔二号月球车累积行走447.68米,并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
玉兔二号发现一个“亮东西”,正要去探测,却因“重大任务”暂停
2020年05月28日 16:35 新浪网
近些年来,我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羡慕的成绩,比如我国是第1个在月球背面进行详细的无人探测的国家。如今,跟随嫦娥四号到达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月球车仍然在月球上进行探测活动,在又一个月球日到来之时,月球车也刚刚被唤醒,这不,刚被唤醒就有了新发现!
玉兔二号月球车是在5月16日中午被唤醒的,强烈的太阳光再次照射到月球的背面,月球车告别零下100多摄氏度的低温,在光照之下被唤醒,这台长1.5米,宽1米,高1.1米的车子是如今月球上最为高精尖的设备,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测 月 雷达、全景相机等全部车载设备也开始工作。
据 探月工程办公室发出的消息称,月球二号上面的全景相机在不远处发现了一个“亮东西”,目前还不知何物,正要去探测时,却因一项“重大任务”而暂停——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将对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进行地面通信测控设施进行适应性改造,目的是为满足接下来要进行的火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的通信功能要求,这项任务的确更重大,看“亮东西”的事可以先放一放,待 改造完毕后玉兔二号将赶去探测。
玉兔二号已经在月球表面度过了500多个日夜, 行驶了448米左右,目前距着陆点约292米,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探测新发现,比如玉兔二号刚到月球表面不久,就发现了一块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构成的奇怪岩石,其中橄榄石占4%,之后又结合嫦娥4号的探测数据,发现在月球表面40米之下应该有大量的岩质橄榄石存在。
在2019年7月份时,玉兔二号还曾经发现一团凝胶状物质,被认为或是陨石撞击月球时生成的一种熔岩玻璃。
这次玉兔二号发现的这个明亮的“异物”位于一个陨石坑内,这个陨石坑直径约1.2米,深约20厘米,距离玉兔二号只有3米远,在其西南方向,所以玉兔二号是很容易就能赶到的,至于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目前还不清楚,专家推测认为很可能是一颗白色或浅色的陨石,但是并非是从太空中直接撞击到月球上的,因为这样撞击的陨石会深入月球表面以下较深的地方不会裸露在月球的表面,而是撞击到月球上的较大的陨石破碎之后飞溅出来的碎块,其被弹入高空后又重新落到了月球表面,然后砸出一个较小的陨石坑,陨石本身也才能有一部分裸露在表面。
待这次的地面通信测控设施适应性改造结束之后,玉兔二号将使用红外成像光谱仪对陨石坑中的“亮东西”进行精细探测,届时我们就能知道它大致是什么东西了。
美国数次登月也没发现,玉兔号才到月球就找到了宝贝。
众所周知的是世界上第1个登陆月球的国家是美国,尽管多年以来,美国遭受了来自于世界各国的质疑,甚至美国也有很多人怀疑自己的国家,根本就没有登陆过月球,否则为何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美国人没有再次成功的登陆月球呢?
若说前几年,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实力能够和美国相对比较的话,近几年来美国遭受到的质疑和关注度才是越来越高了,这是因为除了美国之外,不论是我国还是俄罗斯,包括日本等多个国家,目前都在致力于航天领域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我国,更是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不论是我国自主打造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还是在年初的时候,我国第1次将探测器发射到了月球的背面!
也正是这次成功的登陆月球背面,不仅创造了历史,同样也将美国推到了质疑的最高点,这是因为玉兔2号居然才到月球的背面就发现到了一些,美国人在50年前就已经登陆月球,但是都没有找到的宝贝,可想而知,为何人人都质疑美国并未真正的登陆过月球了!
玉兔2号是搭载着嫦娥4号一同发射到月球的背面的,在初登陆月球时,这颗小探测器就已经在勤勤恳恳的工作了,尽管科学家给它他的寿命时长,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但是显然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快过去了,玉兔号在月球上已经发现到了哪些惊人的成果了呢?
嫦娥4号的总工程师就多次透露,月球的地表之上存在着很多矿产资源,甚至有多达5种到9种以上的熔岩层,每一层的资源都足够人类利用千万年的时间了,特别是玉兔2号还发现到的一种叫做玄武岩的岩石,更是令美国都感到震惊,也难怪在未来月球会成为世界各国眼中的香饽饽,毕竟谁也不想放弃月球上的资源,而目前为止,也仅仅只有中国和美国登陆过月球,像现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一定能够充分的利用地球和宇宙中任何一颗星球上的资源,来实现人类文明的前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