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俄媒称中国天文学家确定银河系新边界:比以往认识宽26%

已有 1157 次阅读 2017-10-24 13:19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俄媒称中国天文学家确定银河系新边界:比以往认识宽26%

  科学家们通过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进行了研究,发现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比之前通常认为的要宽近26%

   2017-10-24 00:12: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俄媒称,中国国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说,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比之前通常认为的要宽近26%

据俄罗斯卫星网1023日报道,科学家们通过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进行了研究。他们认识到,银河系新的边境不应该被认为是绝对确定的。

“研究称,由于银晕观察不到,天文学家一直没能最终确定银河边界。

研究作者称,确定银河新的界限有助于研究宇宙扩大,星系形成和新的恒星的产生过程。

英媒:银河系中心或存在中等质量黑洞

参考消息网97日报道

英媒称,一个质量达太阳的10万倍的巨大黑洞被发现“躲”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一团毒气云中。

据英国《卫报》网站94日报道,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那么这个看不见的庞然大物将会成为在银河系发现的第二大黑洞,仅次于位于银河系最中心的超级黑洞“人马座A*”。

日本的天文学家把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一台功能强大的天文望远镜对准这个毒气云,希望能了解其中的气体奇特的运动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这个新物体存在的证据。与构成其他星际云的气体不同,该气体云中的气体——包括氢氰酸和一氧化碳——在以完全不同的速度移动。

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阵望远镜的观测活动显示,这个距银河系中心200光年、宽150万亿千米的椭圆形云中的分子被巨大的引力拖来拖去。根据计算机模型,最可能的原因是存在一个宽度不超过1.4万亿千米的黑洞。

东京庆应大学天文学家朋治冈表示,科学家曾猜测该气体云中存在一个黑洞,在通过进一步观测接收到来自气体云中心、表明有黑洞存在的无线电波时,这一猜测得到了有力支持。他说:“这是在银河系中首次探测到一个中等质量的疑似黑洞。”

所谓的中等质量黑洞填补了天文学家对于这种宇宙中最巨大的物体的一个认知空白。特定类型的恒星会在走到生命尽头时爆炸,最小的黑洞因而形成。据科学家计算,银河系中约有1亿个这种小型黑洞,虽然迄今为止只发现了60个左右。

但是,天文学家们也知道,更大的超大质量黑洞位于银河系等大型星系的中心,其中包括“人马座A*”。这些超级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尚不得而知。

一个理论是,较小的黑洞稳定地聚集成较大的黑洞,然后这些黑洞聚集在星系中心形成超大质量的黑洞。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确切证据。探测到一个质量相当于10万个太阳的潜在黑洞正是天文学家这一探索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步骤。

朋治冈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上。他说,这个新发现的黑洞可能是一个古老的矮星系的核心,这个矮星系在数十亿年前银河系的形成过程中被蚕食。

2017-09-07 13:20:25

银河系中心有神秘“能量陷阱”或捕捉高能宇宙射线

参考消息网721日报道 英媒称,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陷阱”,它可能正在捕捉高能宇宙射线。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19日报道,这些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科学家认为,它们在银河系中心以外的区域生成,然后在气体云的作用下减速。

科学家利用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和高能立体望远镜系统(HESS)的数据发现了这一现象。研究人员说,这一地区或许集中了银河系一些速度最快的粒子。

天体物理学一直以来有个难题,即难以确定来自太空、击中地球的超高能粒子的来源。

这些被称为宇宙射线的粒子所含能量高达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粒子所含能量的10亿倍。

虽然科学家几十年前就发现了这些粒子,但能量如此之高的宇宙射线很稀少,令科学家难以确定它们源自宇宙中的何处。

有人认为,一部分高能粒子来自超新星,但宇宙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宇宙射线来源。

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丹妮尔·加格罗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宇宙射线存在于我们银河系的最深处。尤其是最高能的粒子,它们形成于银河系中心以外的活跃区,后来通过与气体云相互作用而速度减慢。”

研究人员说,大约90%的宇宙射线是质子。其他则是电子和原子核。

当它们在太空中飞行时,磁场会干扰它们的路径,使得研究人员难以确定它们的来源。

但研究人员说,宇宙射线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供让我们了解它们的进一步线索。

2017-07-21 13:05:04

英媒:研究称人类是来自银河系外“移民”

参考消息网730日报道 英媒称,一项新研究认为,形成人类的物质来自万亿英里外的另一个星系。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729日报道,这项研究称,我们身边以及银河系里的很多东西都由“银河系外的物质”构成。

这项研究通过计算机模型发现我们身边的物质怎样被银河系获取。研究发现,超新星爆炸把大量物质从星系中抛出,强大的星系风把这些物质扩散到宇宙各处。

报道称,这意味着构成我们人类的物质,很可能在极度遥远的过去和极度遥远的地方就已经诞生,后来才穿过漫漫宇宙来到这里。

西北大学天体物理学中心博士后研究生丹尼尔·安格莱斯·阿尔卡扎说:“鉴于构成人类的物质有那么多都来自其他星系,我们可以把自己视为太空旅客或银河系外的移民。”他说:“银河系中的很多物质可能之前都在其他星系,后来被强风吹散,穿行于星际,最终在银河系安家。”星际迁移,也就是物质在星系之间的这种运动,是一种新识别的现象,可能最终改变我们对星系形成的理解。

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福谢·吉格尔说:“这项研究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星系如何形成于大爆炸的认识。”

他说:“这种新的模式显示,我们周遭(包括太阳系、地球上以及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原子,有一半之多并非来自我们自己的星系,而是来自其他星系,有100万光年那么远。”

报道称,即便物质以每秒数百公里的速度传播,这么遥远的距离也意味着它们要走几十亿年。

科学家们依靠相当于数百万小时的计算,模拟物质在宇宙当中的运动以开展此项研究。他们勾勒出宇宙在大爆炸之初的详细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宇宙的运动,直到今天的样子。

模拟显示,物质是从较小的星系迁移到较大的星系,比如我们的银河系。这些气体后来形成恒星,在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中有多达50%的物质都是这么形成的。

宇宙在形成之初充斥着单一气体,没有我们今天认识或居住的这种恒星或星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轻微的扰动使物质聚在一起,这种效果因为引力而加速,最终形成星系,并围绕一个巨大的中心运行。

身为西北大学天体物理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成员的福谢·吉格尔说:“我们的起源远远不像之前想象得那么具有地方性。这项研究让我们认识到周遭的一切如何与天空中的遥远事物发生关联。”

2017-07-30 14:50:00

我国的慧眼和AST3-2切莫陷入探测根本没有的“引力波”误区

本博主的博文:人类这次看到的也根本不可能是引力波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81150.html

已由充分的根据和理由具体证明:

这次在8月17日的事件中,中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全球约70个地面及空间望远镜从红外、X射线、紫外和射电波等波段开展观测,确认来自距地球约1.3亿光年的长蛇座内NGC4993星系的信号,确可肯定的只能是:来自该星系的“光波”,没有任何根据说明它是“引力波”。

LIGO这次测得的,可能仍然只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某种作用产生的结果,恰巧比来自长蛇座内NGC4993星系的“光波”信号早2秒,而被国际流行“引力波”专家们误解为得到了他们一直孜孜以求,而实际并不存在的“引力波”至宝。又闹一次大笑话。

   我国第一颗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0.2~5百万电子伏特(MeV)能区的探测接收面积最大、时间分辨率最好,MeV能区的伽马射线辐射的探测能力最强。

我国在南极昆仑站安装的第二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其有效通光口径50厘米,是南极现有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并且完全实现了极端环境下的无人值守全自动观测。

它们在这次来自距地球约1.3亿光年的长蛇座内NGC4993星系的信号的探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切莫陷入探测根本没有的“引力波”误区,而应继续加强在空间MeV能区的伽马射线辐射的探测和超新星巡天、系外行星搜寻,极端环境下的无人值守全自动观测的研究。

    本文在【科学网】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81264.html

台媒关注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大陆“慧眼”贡献巨大

参考消息网1019日报道

台媒称,全球多国科学家1016日同步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发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大陆天文科学家不但高度参与,大陆第一颗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和位于南极的巡天望远镜,都做出巨大贡献。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018日报道,美国东部时间817841分(北京时间2041分),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捕捉到这个引力波信号。此后2秒,美国费米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同一来源发出的伽马射线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台和电磁波望远镜同时观测到同一个天体物理事件。科学家在美国华盛顿发布这一重大发现时,大陆、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科学家也各自发布这项讯息。

报道称,当引力波事件发生时,全球仅有4X射线和伽马射线望远镜成功监测到爆发天区,大陆的“慧眼”望远镜就是其中之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金志平参加的国际团队,通过引力波光学信号的观测和光谱分析确定,中子星合并确实是宇宙中金、银等超铁元素的主要起源地。

报道称,大陆第一颗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在引力波事件发生时成功监测波源所在的天区,对伽马射线电磁对应体(简称引力波闪)在高能区的辐射性质给出严格的限制,为全面理解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重要贡献,相关探测结果发表在报告此次历史性发现的研究论文中。

南极天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力帆表示,从北京时间20178182110分起,即距离引力波事件发生24小时后,大陆位于南极的巡天望远镜AST3合作团队,利用南极昆仑站运行的第2台望远镜AST3-2,对引力波事件GW 170817展开有效的观测,持续到828日,获得大量重要数据,并探测到此次引力波事件的光学信号。

资料图片:1016日,在位于南京市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展示2017818日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观测窗口期观测引力波光学对应体模拟演示图片。新华社记者李响

2017-10-19 00:20:02

中国南极望远镜探测引力波对应光学信号

1016日,在位于南京市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主任王力帆介绍相关研究情况。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1622时通报,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于今年8月追踪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此次引力波事件,让人类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伴随其产生的电磁现象。我国南极望远镜成功追踪并独立观测到该引力波光学信号,意味着中国天文设备正加入国际关键天文事件的直接观测。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1016日,在位于南京市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吴雪峰介绍相关研究情况。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1622时通报,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于今年8月追踪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此次引力波事件,让人类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伴随其产生的电磁现象。我国南极望远镜成功追踪并独立观测到该引力波光学信号,意味着中国天文设备正加入国际关键天文事件的直接观测。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这是1016日在南京市拍摄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1622时通报,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于今年8月追踪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此次引力波事件,让人类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伴随其产生的电磁现象。我国南极望远镜成功追踪并独立观测到该引力波光学信号,意味着中国天文设备正加入国际关键天文事件的直接观测。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1016日,在位于南京市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吴雪峰介绍相关研究情况。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1622时通报,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于今年8月追踪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此次引力波事件,让人类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伴随其产生的电磁现象。我国南极望远镜成功追踪并独立观测到该引力波光学信号,意味着中国天文设备正加入国际关键天文事件的直接观测。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图为20161230日拍摄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1622时通报,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于今年8月追踪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此次引力波事件,让人类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伴随其产生的电磁现象。我国南极望远镜成功追踪并独立观测到该引力波光学信号,意味着中国天文设备正加入国际关键天文事件的直接观测。新华社发(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提供)

2017-10-17 09:04:4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82250.html

上一篇:同一频率光从各星体到达地球的红移量
下一篇:统一场论实例(2C)2个电中性粒子的封闭系统
收藏 IP: 114.246.84.*| 热度|

1 曹广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