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纠正几项国际流行错误学术观点

已有 2534 次阅读 2017-9-19 23:47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纠正几项国际流行错误学术观点


新华社题为:谱写国家战略科技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科院重大创新成果综述,报道了;

中科院的许多重大创新成果,其中有几项,必须纠正存在的国际流行错误学术观点,以免造成相应的损害:


1,“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早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上天时,本博客就已经具体论证指出:

“悟空真有火眼金睛上太空也不应去找根本不存在的暗物质粒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944100.html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1976

接着又针对有关问题。有多篇博文,及时指出:

“首先应弄清楚暗物质是什么?是否有?再创新执着探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981556.html

并指出:既然“悟空”上太空已经“歪打正着”地探测到8亿个高能粒子,完成了90%天区的扫描,而且,还在继续发回数据。

如此多的高能粒子数据可是非常宝贵的东西啊!

建议充分重视,详细记录、分析,各粒子的能量、性质,出现的时间,地点(特别是,区分,面对或被遮太阳)以及各粒子间相互关联的情况。

就相当于得到了太空送给我国的丰富的大自然高能实验数据。

定能分析得到有关的重要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981617.html  

发现他们仍然把探测根本不存在的“暗物质粒子”作为目标,并且,为此目标还要在得到的数据中,进行标定和重建, 剔除其中99%以上的质子等宇宙线核素的信息,只留下其中只有0.1%的他们认为有用的电子,光子的数据。

这就可能把非常有用的99%以上的重要数据给剔除掉了。

而强调:应该立即纠正这种严重错误的做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14236.html


    但是,直到现在,虽仍未找到任何“暗物质粒子”却仍不改正错误的目标。


2.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所谓“量子”的国际流行错误观念

所谓“量子”是国际流行观念错误地认为:所有个别粒子都具有所谓“波、粒2象性”,既是粒子也是波,而得出的名称。

  实际上,任何个别的粒子都没有波的特性,任何波都不能形成稳定的粒子。只是大量粒子的集体表现(例如:电中性粒子的震荡波,带电粒子的电磁波)

或时空统计结果(例如:静止质量不=0粒子,和静止质量=0的光子、声子

时空统计几率分布)才是“波”。

   应将“量子”纠正为:大量粒子集体表现或统计结果的个体代表。

国际流行错误观念,将大量粒子的统计几率特性,当做个别粒子的运动特性,而产生诸多严重错误。

特别是多类大量同种粒子统计,各自的最可几分布函数,以及相应统计得到的各多类大量同种粒子的统计特性,必然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量子纠缠”,就被国际流行错误观念,错误地认为是,各不同个别粒子的所谓“量子粒子纠缠”,

国际流行的错误观念认为:直接传送光子的“通讯”和建立“密钥”就是:利用所谓“量子粒子纠缠”的所谓“量子通讯”和“量子密钥

其实,多类任何个别的粒子是不可能有所谓“量子粒子纠缠”的,也根本不可能进行所谓“量子粒子纠缠”的所谓“量子通讯”、“量子密钥”和“量子计算机”。

只有多类大量同种粒子统计,各自的最可几分布函数,以及相应统计得到的各多类大量同种粒子的统计特性,才有必然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量子纠缠”才能用以“量子通讯“量子密钥”和“量子计算机”。

   而且,利用激光器和多个偏振器发射的多束偏振光也并非多个单独的光子,而是多束大量同种偏振光子统计的最可几分布函数,才有必然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量子纠缠”才能用以“量子通讯“量子密钥”和“量子计算机”。

更要注意:实际上,通常的导线、光纤和无线电,乃至太空间的通讯,都是传送大量光子统计形成的最可几分布函数进行的。

各种电信号和声信号的信息,都可以利用声电、电光,效应,甚至直接分光太阳的各频率光束,进行太空间的通讯,而不必采用激光器和多个偏振器发射的多束偏振光这种繁琐、耗能的方法。

3. 所谓“中微子有3种类型,两两间振荡”

分别与电子、μ介子、τ轻子同时出现中微子。

因而,国际流行错误观点认为:中微子共有3种类型,即: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并实验观测而认为:3种中微子之间,有两两组合的,3种相互振荡模式。

其实,中微子与反中微子就都是,与不同的基本粒子同时产生的惟一一种。而且,与那些已知的的基本粒子(电子、μ介子、τ轻子,派介子)相互作用结合、衰变,产生,交替与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同时出现的基本粒子的变化,也并不是不同类型中微子的振荡。


当时称作“太阳中微子之谜”的“电子中微子与μ中微子组合振荡的迹象”,是因为太阳发出的大量粒子中在太空分布着一定密度的电子和中微子,会以一定的几率,结合成μ介子。而μ介子又与中微子结合成派介子。而派介子又会以一定的几率,转变为μ介子和中微子。形成似乎是电子中微子与μ中微子的振荡。


当时称作“大气中微子之谜”的“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振荡的迹象”,是因为大气中也布着一定密度的电子和中微子,它们既会以一定的几率,形成μ介子和中微子,也可交替地以一定的几率,形成τ轻子与中微子。形成似乎是τ轻子中微子与μ介子中微子的振荡。


现在,在大亚湾核反应堆附近,也分布着一定密度的电子和中微子,既会以一定的几率,形成电子和中微子,也可交替地以一定的几率,形成τ轻子与中微子。形成似乎是τ轻子中微子与电子中微子的振荡。


可见,它们都是唯一的一种中微子,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替地与相应

的其它粒子同时出现,并非3种类型的两两间振荡。


   这样,就非常清楚地解释了,现有国际流行理论误判:所谓“中微子有3种类型,且两两间振荡"的实质。

   既然分别测得了在各2种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中微子。

这分别测得的各2种中微子,又,实际上,是同一种中微子,那么,它们的差别就只能是运动质量的差别。就应能从实测数据中,分别以一定足够的精度,分析得到那2种中微子的能量,E1E2,运动质量,m1m2,以及其一中微子的动量,p1,空间速度,[v3]1

 而由各粒子相对论,动能、动量和运动质量的公式,得到:

E1=[m0]c^2/(1-[v3]1^2/c^2)^(1/2)m1=[m0]/(1-[v3]1^2/c^2)^(1/2)

p1=[m0][v3]1/(1-[v3]1^2/c^2)^(1/2)

E2=[m0]c^2/(1-[v3]2^2/c^2)^(1/2)m2=[m0]/(1-[v3]2^2/c^2)^(1/2)

[m0]是该粒子静止质量,[v3]是该粒子速度的空间分量,c是光速的空间分量。

即得:

中微子的静止质量[m0]=m1(1-[v3]1^2/c^2)^(1/2)

(1-[v3]2^2/c^2)^(1/2)=m1(1-[v3]1^2/c^2)^(1/2)/m2

另一中微子的空间速度[v3]2=(c^2-(c^2-[v3]1^2)(m1/m2)^2)^(1/2)

   由于大亚湾实验是相应稳定、可控、可知的条件下,大亚湾反应堆产生的电子和中微子,可由反应堆各粒子核反应的能量动量守恒关系,及在反应堆附近测得的中微子的有关数据,就有利于,分析得到开始发出的中微子的运动质量m1及其空间速度[v3]1

并由较精确地测得的在有较多μ介子同时与中微子出现的有关数据,就有利于,分析得到这种中微子的运动质量m2

而能如上求得中微子的静止质量[m0]和与μ介子同时出现的中微子的空间速度[v3]2

这都是现今尚未测得的重要数据。

并进一步具体证明:中微子就是唯一的一种,由于它分别与电子、μ介子、τ轻子,相互作用,而交替同时出现,而被误解为中微子有3种,两两间振荡。

 因此,建议由大亚湾数据分析中微子的运动质量、速度和静止质量。

 而且,请尽快进行,否则,别人就捷足先登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6243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76774.html

上一篇:统一场论实例(2C)2个电中性经典粒子的运动方程、时空轨迹
下一篇:所谓 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 、外尔费米子 的实质
收藏 IP: 123.123.1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