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foss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vingfossil

博文

古植物学的故事(专辑):古植物学家的遗言和葬礼

已有 3713 次阅读 2010-11-13 02:07 |个人分类: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古植物学家, 遗言, 葬礼

古植物学的故事(专辑):
古植物学家的遗言和葬礼
 
 
Part I 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1910--1992)的遗言
 
著名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1910年8月22日生于安徽芜湖,1992年11月18日在北京逝世。
 
徐仁先生得了脑血栓后,最不放心的是古植物学的前途和古植物学研究室主任的接班人。他常常挂在嘴上不断地说:“古植物室怎么办?古植物室怎么办?”他写过遗言:他死后他的书都捐给图书馆。
 
文字出处:
古植物学的故事(71):
一位古植物学家的女儿对父母的回忆(作者:徐竺声)
发表于 2010-10-8 5:17:57
 
[附编者按:为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20世纪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1910--1992)的学术历史、学术思想、学术成就以及他的实际生活,今年春我邀请徐仁先生的女儿徐竺声女士通过“零距离”观察回忆她的父亲和母亲。最近,徐竺声女士身体欠佳,但她克服眼疾等困难,撰写了这篇很感人的回忆录,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古植物学家背后的许多催人奋进的真实故事!由于内容较多,我为这篇回忆录添加了若干标题。孙启高 2010年10月7日写于美国]
 
 
 
Part II古植物学家李星学先生(1917--2010)的葬礼
 
著名古植物学家李星学先生1917年4月8日生于湖南郴县,2010年10月31日在南京逝世。
 
《李星学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报道出处:
2010-11-04
 
另见:
古植物学的故事(79)
古植物学家的葬礼---李星学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
发表于 2010-11-6 21:23:28
 
[编者按: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一般而言,我们在追求某种工作方式或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追寻着某种死亡的方式。我觉得,“因爱而生”是人生的最大要意。我常常这样地想,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若能意识到:他(或她)曾经爱过、或被爱过、或者曾经得到过爱,那么他(或她)似乎可以知足地死去。如果一个人热爱古植物学,也被古植物学所热爱,为古植物学而生、为古植物学而死,那么他(或她)就会拥有“古植物学家的葬礼”!本期《古植物学的故事》特别收录并转发著名古植物学家李星学院士遗体告别仪式的报道,以表示纪念。我相信,若干年后,这些文字将成为重要史料,对研究中国古植物学历史会有所帮助。孙启高 2010年11月6日写于美国]
 
Part III 相关文章
 
古植物学的故事(5):徐仁与中国古植物学的兴起
2009-8-29 22:52:50
 
古植物学的故事(8):中国古植物学的院士(学部委员)名单
 2009-9-15 11:59:18
 
古植物学的故事(10
“勤、谨、和、缓”:古植物学家徐仁院士的学术人生(转)
 2009-10-17 1:10:29
 
古植物学的故事(40):
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而是为了永远的激励
-----纪念著名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诞辰100周年
发表于 2010-5-29 20:37:39
 
古植物学的故事(41):
关于著名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学术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发表于 2010-6-1 11:39:09
 
古植物学的故事(52):走进南亚
让印度古植物学的故事在中国流传
发表于 2010-6-24 6:51:55
 
古植物学的故事(75):
中国与美国古植物学交流与合作的大门是如何被打开的?
发表于 2010-10-30 11:36:36
 
古植物学的故事(75)附件资料
发表于 2010-11-4 0:12:56
 
古植物学的故事(77)
美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领域的通讯会员
(资料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
发表于 2010-11-4 7:36:26
 
古植物学的故事(76)
著名古植物学家李星学院士的学术人生(作者:何琦 & 王军)
发表于 2010-11-1 21:09:03
 
纪念古植物学前辈---努力攀登学术历史、学术思想和学术道德的高峰
----致海内外同事
发表于 2010-11-1 23:03:16
 
    孙启高
2010年11月12日编辑整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383198.html

上一篇:《古植物学的故事》资料补充与更正(第4次)
下一篇:永远的记忆与魅力--回望北京2008
收藏 IP: .*|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