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磊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imao

博文

抗青蒿素疟疾非经蚊子传染否定了全民给药的必要性

已有 2986 次阅读 2017-4-25 09:2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作者声明: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未经任何讨论)

   去年底, 东南亚的抗疟研究团队发现抗青蒿素类药物的疟疾不会经蚊子叮咬传染 (New hope for malaria treatment as drug resistance found unable to spread for the first time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6-04-malaria-treatment-drug-resistance-unable.html )

   也就是说,抗青蒿素类药物的疟原虫源于被感染的病人本身,而非因蚊子叮咬传染。

   这一发现否定了以全民给药治疗疟疾的的必要性,同时非直接明确全民给药这种做法极可能导致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抗药性或促使其对青蒿素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潜在危害。

   全民给药即在疟疾多发区域,不管你是否被传染或有无症状,都给予青蒿素复方药物,以求控制疟疾在该地区传播。通俗地讲,类似于在结核病或细菌类疾病传染区,不管你有没有被传染、不管你是否有发烧症状,都让你服用抗结核药或抗生素。这种做法可能在短期内会达到已控制疾病的表象,但其严重的危害性是导致寄生虫、结核菌或细菌产生耐药性。

   事实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试图以全民给药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消灭疟疾。结果不但没有消灭疟疾,反而因此诱导产生了抗氯喹类药物疟原虫,导致恶性疟疾大规模泛滥,无法控制。

   疟原虫在人体内有不同的生长周期,青蒿素类药物仅对处于特定生长周期的疟原虫有杀伤力,例如在红血球内繁殖生长期。如果让没有疟疾症状的病人服用青蒿素类药物,不仅不起到任何治疗作用,相反疟原虫在体内长时间接触青蒿素类药物加速诱导病人体内疟原虫产生抗药性或对青蒿素类药物敏感性降低。

   已有报道非洲地区已出现抗青蒿素类药物的耐药性疟原虫 (First detection of an artemisinin-resistant malaria parasite contracted in Africa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7-02/kauo-fdo022217.php)。

如前所述,如果抗青蒿素类药物的疟原虫非经蚊子叮咬传染,那么该耐药性疟原虫的产生可以归属于滥用青蒿素类药物所致。给未传染疟疾的病人或无症状的病人服用青蒿素类药物会加速产生耐药性。在盲目大规模全民使用青蒿素类药物前,这个问题值得谨慎考虑。

   世界卫生组织 (WHO)颁布过明确的疟疾治疗方案,并每年更新。WHO  为防止、延缓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提出了明确的用药原则,即诊断、确认、用药治疗这一原则。WHO 最近又首次推出了全球消灭疟疾框架书 (A framework for malaria elimination http://www.who.int/malaria/publications/atoz/9789241511988/en/), 并同时对在小范围内全面使用青蒿素类抗疟药物提出了九条指导细则 (Mass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malaria - a practical field manual. http://www.who.int/malaria/mpac/mpac-mar2017-MDA-draft-manual-session7-presentation.pdf?ua=1)

   全球范围内消灭疟疾,需要正确的方法。疫苗 (First malaria vaccine to be widely tested in Africa next year  http://www.cnn.com/2017/04/24/health/malaria-vaccine-trial-who/) ,   消灭蚊子并阻断蚊子叮咬仍是控制疟疾的主要手段,研发使用单剂抗疟药或缩短治疗周期的抗疟药可以加速达到消灭疟疾这一目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20991-1051034.html

上一篇:雄安经济区的顶层设计应避免深圳与浦东经济区的失败之处
下一篇:免费App监控用药及病症有助于有效控制哮喘病人症状
收藏 IP: 107.15.162.*| 热度|

1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