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年轻时记忆力似乎不错,至少在中等之上。遇到契合的文字,过目几近成诵。不一定很准确,但意思不会差太远。这次要说的小诗《我不要那样的生活》就是这种契合文字的例子。在《诗刊》上读到,并没有想背诵,但现在仍没有忘却。默写附在后面。
读这首诗,首先是惊异。我们这代人,都见过墙上的肖像。开始一幅,后来两幅,再后来还是一幅,然后就没有了。如果再加上前面,最开始五幅,西半坡起四幅放到后墙只留一幅,然后两幅,这简直是高度浓缩的本朝历史。希望不要以后再出来一个。作者(邢卓,生平不详,但诗作似乎不多,不是当时风头正健的“朦胧派”诗人)抓住了标准像的特点,不笑不哭。在我成长的氛围中,这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惊异只是插曲。更主要的是有共鸣。年轻人,不甘于平庸,不喜欢平淡,有理想,有追求。因此,“我不要那样的生活”。在我当时理解,这至少有两层意思。首先是我要一种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次是我想要的生活不是“不笑不哭”“无纹无波”。
在我现在的年龄,觉得心平似水无纹无波也是种值得向往的境界。但这并否定年轻时对此的抗拒与挣扎。或许,正是年轻时对似乎不可抗拒的命运说“我不要那样的生活”,清醒、坚定、勇敢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才在现在过着这样的生活。大概这也就是傅雷先生在《<贝多芬传>译者序》所谓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
现在我见到年纪轻轻的人,就向往“平平淡淡才是真”,多少有些替他们的未来担心,除非他们有非富即贵的出身,或者真有古井枯木的道行。当然,也许是社会进步了,平平淡淡变得远比过去容易实现。
附:记忆中的原诗
我不要那样的生活
邢卓
墙上的肖像是谁?
不笑不哭
我不要那样的生活!
要哭就哭出眼泪
要笑就笑出性格
路边的那潭死水
无纹无波
我不要那样的生活!
要么就呼啸地流入大河
要么就无声地滋润田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